文|阿眠的一封情書
聆聽你的故事,感受你的真情,如果有需要,就請我吧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的面前,
我卻沒有珍惜,
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如果上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
這句經典的台詞,說的是珍惜。
珍惜這個詞聽到的真的是太多了,過來人總是會告訴你「好好珍惜吧」。
若干年後,成為了過來人的你又會告誡小輩「要好好珍惜」。
可儘管再多的人給過你提醒,再多的經驗教訓擺在你的面前,你依然會下意識的忘記「珍惜」二字。
就像是學習一樣。
學生時代,我們厭煩讀書,恨不得立馬長大。可真的等到出入社會後,我們才幡然醒悟,後悔沒能珍惜那一段美好的學習時光。
珍惜是一種後天習得性行為,沒有人生來就懂得珍惜,它就像吃飯、走路一樣,需要人為引導。
但兩者又有不同,我們可以在跌倒數次後學會走路,但可能並不會失去過就懂得了珍惜。
有些人總想著「如果上天能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可真的給了他機會,他又會忘記自己曾經說過的話。
更何況,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也沒有那麼多的機會。
在感情世界裡,珍惜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
它不是不愛,而是因為被愛,用陳奕迅的一句歌詞來說,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台灣作家林海音在小說《我們的爸》中寫了這麼一個故事:
爸和媽媽結婚了,爸爸在結婚前是個很好的人,溫柔善良。
可結婚不久之後,他卻開始酗酒賭博,對家庭不聞不問,對媽媽冷漠,家庭都靠媽媽來支撐。
後來媽媽受到的傷害太多,提出了離婚。
爸爸不久就感到後悔,責怪自己沒能好好對待她,但是媽媽卻已經嫁給了其他人。
身邊有很多人,都跟這個爸爸一樣,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等到愛人離開自己後,他們才弄明白,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才是最美好的幸福。
劉若英在《後來》裡面唱:「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感情一旦錯過,就不會再回來了。
破鏡儘管能重圓,但卻有了裂痕。
你愛的人,或許會原諒你,但真心卻不會再完整。
無論誰,如果在愛情里,拿被愛當資本,把對方的好當做是理所當然,那最後只會後悔莫及。
不懂珍惜,是因為對已擁有的東西太過自信。
從心理學理論來看,人的需求存在優勢等級,當一個優勢慾望得到了滿足,自然就意味著一個次級慾望成為新的滿足目標。
在這新舊滿足的交替中,人們更容易忽視自己輕而易舉得到的,或者是早已經擁有的。
於他們而言,這些東西早已被自己牢牢抓在手裡,不會失去,何必要費盡心思去打理?
當一個人從始至終都被偏愛,從沒為愛受過苦和累,那他自然也就不會多麼在乎這份愛。
因為他沒有付出過,也因為他覺得這段愛不會離開,所以他就不會上心,更不會因此而產生任何焦慮的情緒。
可實際上,感情不像尋常的東西,擁有就能長久保存,它更容易消失,更需要人們學會珍惜。
儘管對方愛你,願意包容你,可這是有期限的,需要你拿真心來交換。
若是你一直都沒能學會珍惜,那這段感情遲早會離你而去。
愛你的人,總有一天會覺得疲憊。
無論是誰,都別等到失去後,才開始珍惜。
學會珍惜,守護住那個重要的人,需要自己去努力。
懂得對方的好。
沒有誰是欠你的,能對你好的人,都是懷揣著一顆真心來愛你的。
當你被幸福圍繞的時候,就該提醒自己,用真心來回饋對方的好。
你也該明白,如果想要保持長久的幸福,光靠他一個人的好,是不夠的,還需要你共同去付出。
從失去中得到教訓。
失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在失去後學會珍惜。
一段感情的結束是痛苦的,而在這朵痛苦之花里,藏著酸甜的果,如果只看到外面痛苦的花,看不到裡面的果,那麼將再次經歷同樣的失去,這樣的經歷對你的成長是沒用的。
我們唯有在失去中看到教訓,才能學會珍惜,讓自己對待感情的態度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