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中生競選學生會主席,都這麼專業,這麼硬核了?

2019-10-29     射手座惡魔



當年看《紙牌屋》木下重返母校,和老友相聚的時候,我其實很想知道年少時期的木下夫婦會是什麼樣?他們是什麼時候起就有了入主白宮的堅定信心?他們的競選團隊是什麼時候建立的?他們是否也被老油條好好教育過?

沒想到,網飛近期推出的美劇《政客》似乎讓我看到了那些風雲人物年輕時候的經歷和風彩。



在某種程度上,《政客》第一季幾乎就是未來政客年輕時期的背景介紹。

這群精英階層的孩子們,從高中時期就已經精於競選的各種套路、指標和數據,甚至竟選策略也玩得溜到飛起。

高中時期他們的職業目標就是有一天要入主白宮,為此他們一直在朝著更加無情、更加專業、更加精密的算法,更靠譜的團隊而努力。

這所公立高中的學生會主席競選能專業到什麼程度?簡值超乎你的想像。

每一個競選人都有一個相當專業的團隊,有專業負責數據分析的,有專業提供策略支持的,有專門民意調查的,他們還有專業的數據模型,會演算和推斷出自己和對手的支持率的趨勢圖,會從學校的各個論壇中發貼數量和評論中收集數據,以大數據為基準,去分析全校學生們更偏好哪種風格的竟選人?對於分手、劈腿、種族歧視、同性戀等各種關鍵詞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而這一切的工作並沒有外包給專業公司去做,全都是幾個高中生一起做的。

而他們為了戰勝對手,也是各種招數頻出,花樣操作讓人眼花繚亂。

競選人之一的里弗在演講中說了一段曾經自己抑鬱到自殺的經歷,而讓人感同身受,一下子支持率提高了好幾個百分點。而對手佩頓的數據分析師馬上根據數據得出結論:因為佩頓看上於過去理性,高高在上,而不夠接地氣。



怎麼樣才能更接地氣呢?策略團隊給出分析:你的家族有錢又有名,你人長得帥又多材多藝,你女朋友端莊又甜美,對手各方面條件幾乎都跟你一模一樣,但人家自曝出一段抑鬱想要自殺的細歷,這就無形之中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原來看似完美的人生也會有著這樣深刻的痛苦和缺撼,一下子就將所有人都代入到那種情緒中,極大的縮小了與大眾的距離感,不完美的人生才會有更多共鳴。

佩頓這廂馬上女朋友就願意甘當渣女,不惜背負一個變心的罪名,對外假意在網絡上放出佩頓被劈腿的消息,結果,第二天人人見到佩頓都一臉同情,人氣爆漲,支持率很快逼平。


因為,失戀這件事,人人都經歷過。而你這麼帥,居然也被劈腿,得了,哥們兒,我支持你,你也不容易。


所有的細節和手段,都是用來操控大眾情緒的工具。

包括競選搭擋的選擇,是選擇全校唯一一位海地人,以示支持少數族裔,還是選擇一位激進的女權兼Less,又或者選擇一位癌症少女,以喚起人們對抗生活的勇氣?

這劇中充滿了大量的政治諷剌和暗喻。比如那位立志要當第一夫人的女孩愛麗絲,每次競選出鏡時,必須是珍珠項鍊、優雅端莊系打扮,既象希拉蕊,又象傑奎琳。你看,人家十幾歲就開始為第一夫人的人設盡心打造了。為的就是多年以後,當夢想實現時,媒體翻到她高中時代的照片,會說,第一夫人少女時代就是如此的優雅、大方。

這群孩子才十七八歲,男主佩頓更是從七歲開始就立下目標,一定要成為美國總統。



並且,在高中階段,他就擁有了一個對他非常信任的競選團隊,女友愛麗絲立志一定要成為佩頓的第一夫人,而另外兩位,詹姆斯是佩頓的好朋友,還有女孩麥卡菲都是要成為幕僚長的,並且堅定的相信佩頓有能力和他們一起未來進入白宮。



有人說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其實還真不誇張,這群孩子成績優異,家裡有世代積累的財富,不必為生計發愁,考入名校對他們來說也不是難事,有從政的想法一點也不突兀。

細想之下,人生的職業目標,很多還真的是從高中時代開始的。

而雄心,《紙牌屋》里有句名言:任何能從費城南部的大街上爬到國會圓形大廳的孩子都有野心。我們只要激起這份野心,給他最優秀的人才,建立好團隊,就能勇往直前。

而這群孩子,不止有夢想,還真努力鑽研過。

雖然,他們學到了很多技巧,掌握了不少方法。但畢竟只有十七八歲,正是熱血與衝動的年齡,有人衝動嫉妒,非贏不可,贏不了就投毒,有的人壓力大到難以承受,索興放飛自我,自動出走,而有人還是愛上了好友的女朋友,在愛情和友誼之間,控制不住自己。

背叛與謊言,意外和未知,槍擊與投毒,這一出青春大戲,狗血與抓馬齊飛,淚水與歌聲相伴,轉折與驚險同行。

雖然各種狗血和鬧騰,但劇中隱含深義的點也很多。


詩意暖男里弗,這樣美好的美男子,只活了一集就在佩頓面前自殺了。

此後就活在佩頓的臆想空間中,會在佩頓孤獨、痛苦、迷茫、緊張的時候,會出來和佩頓對話,每一次佩頓都能在臆想的里弗那裡獲得寧靜和力量。

里弗曾經是佩頓的好友,也是他的中文補習老師,因為里弗在小學時曾經跟隨從事金融業的父母在上海住過好幾年。(看來美國精英階層小孩都在學中文?)

一向以理智、冷靜面貌示人的佩頓卻不知為何,和里弗短短相處了幾分鐘後,在里弗的關心之下,就不禁淚流滿面,呈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而自己的脆弱從來不肯示人,以至於自己都忘記了。這一哭,一發而不可收拾。

他問里弗,你怎麼能感受到我的脆弱?里弗說:我就是很容易就能感受到。

里弗後來參加了竟選,成為了佩頓的對手,而里弗可是學校里最受歡迎的人。可參加競選並不是里弗本身願意的,是父親與女友雙重作用下的結果。

里弗為什麼自殺?這在第一季中並沒有直接說出原因。但此後在佩頓經歷重重打擊之後,與臆想出來的里弗對話時,有過暗示。

里弗說:我太高度敏感了,我總是太容易的感受到別人的痛苦。「

其實佩頓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里弗的自殺其實就是另一個佩頓的死亡。

敏感是一種特質,它能讓你很容易的就能感受到別人的內心,敏感的人往往直覺非常準,能夠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細節,更有利於做出正確的判斷。但也因為敏感,能夠經常性的體諒到別人的難處和痛苦,長期下來,對於自己的壓力和損耗也是非常大的。

而從政,則是一個逐漸失去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感覺、感情的過程。

而佩頓一直就知道自己的特點,所以總是壓抑自己,儘可能用頭腦、用理性去判斷,而儘量的去隔絕一切的感情波動。

作為一個高中生來說,這太可怕,也太反人性。

當得知女友真的出軌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顧問詹姆斯時,他不是譴責好友的失德,而是說這破壞了他們的計劃,破壞了未來幾十年合作的可能性。

當他感到危機四伏,總覺得有顆雷要爆,但卻一時半會兒想不出可能哪裡會出差錯時,你能想像這位高中男孩在幹嘛嗎?

他在深夜反覆的觀看歷任美國總統被暗殺時的錄相,用來提醒自己危機無時、無處不在。

當哈佛將他列入侯選名單,暗示他可以通過捐款順利拿到通知書時,他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因為,這會是他人生中的污點,他不想多年以後被競選對手拿來嘲笑和大作文章。這真的讓我很難不聯想起《紙牌屋》中的木下夫婦。

對於伍德夫婦來說,他們的曾經的每一段經歷,當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白宮的那張椅子,他們向上爬,生活嚴格自律(克萊爾連水管都會修,因為不能讓陌生人到自己家)殫精竭慮,要保證無論是私人生活還是工作經歷都不能有破綻給對手抓住。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生活緊張的,也是並不快樂的。可是怎麼能堅持的下來?因為痛苦,因為那張椅子上坐著的人不是我。

可是佩頓只是一個還未上大學的孩子?他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經歷,會讓他如此小心翼翼,又志在必得呢?

原來,他只是這個富裕家庭里的養子。

他的生母只是一家脫衣舞俱樂部的女服務生,生下他之後就拋棄了他。




他的養父擁有世代積累的巨額財富,喜歡收藏奇書和古董家具,性格有些古怪 。

他的養母也是出身世家的白富美,在佩頓之前已經生過兩個男孩。



那為什麼還要再收養一個小孩呢?

他的媽媽說:我從未感受到過母愛是什麼,我的保姆說我的母親是一個很冷漠的女人,我不知道這種評價是否正確,但我的確幾乎沒有見過她。所以,我對如何成為一個好母親一無所知,我不知道榜樣在哪裡,又該跟誰學?也許正因為這樣,你的兩個哥哥才會那樣的不成器,他們無知、懶惰也不善良。「

所以,媽媽在收養佩頓之後,要求自己必須成為一個好母親,要有無盡的耐心,溫柔的陪伴。

媽媽和佩頓之間的感情非常好,這也引起了他的雙胞胎哥哥們的嫉妒和挖苦,常常嘲笑佩頓是沒有任何繼承權的,遲早會被趕出去。

所以,敏感的家庭位置,深厚的家族背景,這些離他很近,卻又完全不屬於他。面對不成器的哥哥們,他會說,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挽救這個家族的名譽和聲望。

所以,他格外敏感,又格外理性,他能一面參與學校競選大戰,一面冷靜不露聲色的與兩個哥哥爭奪父親的信任,同時還利用兩個哥哥的愚蠢和怒火,成功的將新的對手---里弗的女友艾斯翠德帶進了溝里。


可是,他越理智,就越痛苦。

成為政客,計算得失,利用人們的心理,去不動聲色的操縱人心,哪怕是違備自己的良心,也明知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痛苦,雖然某種程度上,他是一直想去追求更好的結果,想要去改變世界。

當他一步步想要走上政壇,也會一步步變成象伍德夫婦那樣的政治動物,也是一步步失去人性的過程,這種痛苦,這種煎熬,會伴隨他很多年。

所以,不難理解片頭的喻義,污濁的黑水中那一顆粉紅色的心。


理智和情感,缺一不可。

《政客》是編劇瑞恩 墨菲簽約網飛後的第一部力作,直接就被訂了兩季,善於利用大數據挖掘觀眾喜好的網飛,自然也會在一部劇中加入多種元素以求爆點,就象當年那部《紙牌屋》一樣。


《政客》第一季中埋下的線索很多,任何一個人物和事件,都可以單拿出來深度挖掘單獨拍出一集,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顯得第一季不夠聚焦,有些散亂,但仍不失為一部節奏飛快,特點鮮明的劇。尤其男主佩頓的歌聲太好聽了,我已經迫不急待想看這一幫小鮮肉小美女在下一季中大戰政界老油條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R2mGW4BMH2_cNUgS5_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