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發展脈絡、歷史底蘊、文化淵源,最好的去處莫過於博物館了。而到了信陽,想要感受信陽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絕對要到信陽博物館去轉一圈。
信陽博物館坐落於羊山新區百花園西北隅、百花館南部,館藏文物逾萬件,其中一級品119件,二級品638件,三級品2061件,包括3500年前的淮河古沉舟、商周時期的父乙角、提梁卣等文物。多年來,作為信陽市的文化地標,它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前來參觀,是人們了解"淮上文化"文明進程、領略豫風楚韻風采的重要窗口。
信陽博物館,以歷史的發展脈絡為序,分為遠古家園、淮上諸侯、楚地王風、天下根親、茶韻天香、豫風楚韻等六大板塊。
一廳:遠古家園——從遠古到文明初現的原始文化。主要陳列淮濱、固始、平橋等地出土的遠古時代動植物化石,潢川、淮濱、溮河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標本,帶領觀眾領略史前風貌,探索遠古奧秘。
二廳:淮上諸侯——流淌輝煌的青銅時代。商周時期,這裡是中原王朝的南部屏障,號稱"小殷墟"的羅山天湖出土大量精美青銅器,經研究是商代息國墓地;由商繼周,淮河上游一帶星羅棋布著申、息、江、黃、弦、白、賴、蓼、番等10餘個諸侯方國,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兼具南北特徵而又獨具過渡風格的"淮上文化"。
三廳:楚地王風——迴蕩九曲的神秘靈性和鳳舞九天的永恆浪漫。信陽素稱"楚頭豫尾",城陽城址是我國現存6座楚王城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的一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在此發掘了震驚國內外的長台關1、2號楚墓,以墓中所出編鐘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聲振寰宇,被世人傳為佳話。
此外,這裡還是孔子周遊列國最南端的城市,"葉公問政"、"亡羊補牢"的典故也發生在此時此地。
四廳:天下根親——循著先民的遷徙之路尋根問祖追本溯源。信陽是多個姓氏的發源地、中原著名僑鄉、客家人的祖根地之一。此廳展示歷史上三次信陽固始人南遷入閩,特別是唐代陳政、陳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審知兄弟開漳定閩和開發東南的歷史貢獻。
五廳:茶韻天香——自然之靈的人文沁色。信陽是中國北方古老而美麗的茶都,考古發現表明2000多年前這裡已經開始人工栽培和生產茶葉。早在唐代,信陽茶葉聲望已炙。
陸羽《茶經》有述:"淮南以光州上,義陽郡、舒州次。"唐《地理志》載:"義陽土貢品有茶。"宋蘇軾曾贊曰:"淮南茶,信陽第一。"展廳部分復原了清末"八大茶社"之一的車雲茶社,辟出"紅茶館",展示茶萃、茶具、茶藝、茶俗和茶緣。
六廳:豫風楚韻——觸摸城市歷史的記憶。此廳通過實景體驗和情景互動,展現信陽山川風物,人文景象,民間風俗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形成信陽民風民俗大觀園。另外,還開闢了生產民間工藝品的手工作坊,遊客不僅可以零距離接觸民間工藝,還可親手學做親身體驗。
信陽博物館內的一件件藏品,展示著過往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人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古人的聰明才智,高超手藝;能夠感受朝代更迭,滄海變桑田的時光變遷。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後,人類未來的方向也將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