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美玉無瑕。」但是,作為自然造物的翡翠來說,很難有完美無瑕又天然的翡翠。
如果翠友們把這句古語作為自己挑選翡翠的標準,那必定會乘興而往,敗興而歸。
那麼,既然無暇的美玉如此難得一見,為什麼古人還要說上這麼一句「美玉無暇」呢?
其實,這句話本不是指玉的,是來形容人的。
如《紅樓夢》中的《枉凝眉》一曲中,就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這便是用來形容妙玉的冰清玉潔,似一塊無暇美玉。
回到翡翠本身上來。翠友們可不過分追求無暇的翡翠,但我們也要大致了解一下翡翠的一些無傷大雅的瑕疵。
一般而言,以下幾種瑕疵被認為是自然形成的、不太影響美觀度的,屬於可接受的範圍。
它們伴隨著翡翠成長,也是翡翠天然形成的標誌之一,不太會令翡翠貶值。
石 紋
一般來說,翡翠的紋是指翡翠內部已經癒合的裂隙,或者是一些翡翠生長過程中出現的紋路。
翡翠的石紋與裂紋不同,翡翠的石紋沒有破壞翡翠的結構,因此不會阻止光線的透射。
所以,石紋是幾乎不影響翡翠做成手鐲及其他飾品的。
雜 色
翡翠內部所含的微量元素不同,顏色也有所不同。翡翠的顏色,有大片分布的,也有以小點形式存在的。
小面積、點狀的黑色、褐色、灰色等,它們如果數量多,就會影響整個翡翠產品的美觀度,故而,這種起負面效果的顏色被稱為雜色。
反之,如果翡翠存在小面積或點狀的與主色調不一樣的色彩,使整個翡翠首飾更漂亮、更有特點,就被人們稱為俏色。
石 花
翡翠中常有的比地子的透明度稍差的團狀物,比較乾巴的叫「石腦」,比較散碎的叫「蘆花」,狀似棉絮的叫「棉花」,細碎、漂泊的叫「雪花」。
這些都是翡翠在形成過程中,外面的礦物沁入到了翡翠內部而形成的物質。
如果有技藝精湛的雕刻師,就會用巧雕,合理利用它們,發揮出翡翠最大的魅力。
雜 筋
在翡翠的形成過程中,會有一些雜質摻雜進翡翠的原石里,形成像樹根、筋脈一樣的雜色物,這被稱作「雜筋」。
雖然肉眼可見雜筋,但它絕非裂紋,因而,雜筋對翡翠的外觀和質量的影響都不太大。
棉
在翡翠中,最常見的瑕疵就是棉了,它是翡翠內部的白色雜質,數量過多的話,會影響翡翠的質量和美觀程度。
棉以無色、白色居多,故又被人們稱為白棉。翡翠的棉,一般呈斑塊狀、條帶狀、絲狀、波紋狀,為半透明的、微透明的白色礦物。
翡翠棉的大小、均勻程度會決定它被人們接受的程度。
有一種高級的棉,叫「雪花棉」,它是晶瑩剔透的木那料翡翠的特色之一。
雪花棉很有意境,非常適合用來雕刻禪意翡翠,所以,擁有雪花棉的木那料一直都是文人們的心頭好之一。
綹 裂
綹和裂,常常並舉。二者從本質上看,是相同的,但是在表現上有程度的差異。
雕刻時,把線狀的斷裂留在裡面,那就是綹,留在外面的就是裂。
如果一件玉石產品或翡翠,有綹、裂,都會嚴重影響其價值。
綹裂意味著,這個產品有嚴重的瑕疵,不僅日後一定會貶值,還容易斷裂。
翡翠的線狀,通常被分成了兩種,如小綹、小裂等。綹在內部,未斷裂到表面,對耐久的影響相對較低。
裂在外部,一般用指甲就可以摳得到,對首飾的持久性影響較大,更容易導致斷裂。
總而言之,這些瑕疵是翠友們在選擇翡翠的時候,必須要細心鑑別的,尤其是裂紋,需要我們特別留意,這樣才能做到有所買、有所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