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網絡文化的發展使得孩子接觸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即便是年齡不大的孩子也會有捧著手機的行為。年輕的父母們對於孩子手機的使用也是秉持一種比較開放的心態。所以現在孩子接受的內容相較於父母小時候的會更加的多樣,而這其中自然也會存在一些誤導性內容。
杭州的王女士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聽到孩子嘴裡一直在哼著兒歌。王女士看孩子哼得很起勁兒,於是留神聽了一下,沒想到一細聽發現孩子兒歌的內容很不恰當。兒歌中有一句是「媽媽別上班兒,上班兒也掙不了幾個錢兒。」這樣的言語表達顯然是不適宜的,這否定了寶媽上班的價值。言語之間的貶低之意,影響寶媽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於是王女士強忍著心中的憤怒,在網絡上搜索了這首兒歌,從頭讀到尾,王女士更是氣憤的不行。寶媽的努力付出被這首兒歌貶低的一無是處。隨後王女士又搜索了同一作者的另一首兒歌,結果更是令人氣憤。另一首兒歌中提到孩子更愛爸爸,因為爸爸掙錢養家。這無疑是對全職媽媽的一種否定。王女士質疑這樣的兒歌給孩子聽了後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
對此網友也表示了憤怒。直言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誤導,指責其是流氓文化。家庭中寶媽的付出是不可否認的,在育兒的過程中,寶媽需要面對的育兒難題,並非是幾句歌詞就可以抹殺掉的。家長有必要對孩子接觸的網絡文化內容有所把關。
陪同孩子一起觀看。有父母在身邊可以對孩子觀看的內容有所把關,這樣就可以做到內容上的篩選,找到適合孩子的內容。家長們的陪同也會增進自己與孩子間的親密感,親子關係得到維護。
帶孩子多進行戶外運動。家長有必要帶著孩子多了解真實的外界環境,控制孩子與網絡信息的接觸時間與頻率,更加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為對於孩子而言,觀看信息時,孩子的大腦是不需要思考的。
對於孩子接觸到的不良信息有所重視。家長有必要重視起孩子所接觸到的信息內容,及時地對於錯誤的信息內容或者存在誤導性的信息內容進行糾正。以免孩子的價值觀等方面受到影響。
對於父母而言,引起其憤怒的不是一句簡單的兒歌歌詞,而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育荼毒。如此有認知偏差的內容仍然能夠被孩子們所接收到,這顯然是一種對教育忽視。
大家對於這首兒歌是怎麼看的呢?對此有哪些建議呢?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