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發生了很多大事件,關於女性的更是讓人記憶猶新。
中國婦女報社編輯部評出2019十大女性新聞,涉及女性政治和社會參與、女性榮譽、女性職業發展、女性權益維護、家庭教育等多個領域……
1
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寫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
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對人民團體和群團工作、對婦女事業和婦女發展、對家庭工作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
2
11位女性被授予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42人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這份群星璀璨的名單中有11位女性,成為其中的巾幗先鋒。其中,申紀蘭、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國勳章」;於漪、秦怡、郭蘭英、布茹瑪汗·毛勒朵、都貴瑪、樊錦詩分別被授予國家榮譽稱號;瑪哈扎克里·詩琳通、加林娜·維尼阿米諾夫娜·庫利科娃、伊莎白·柯魯克被授予「友誼勳章」。
3
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發表
2019年9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平等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白皮書運用大量事實和數據,從中國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婦女事業發展、保障婦女權益的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婦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半邊天作用日益彰顯、婦女政治地位顯著提高、婦女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婦女健康狀況極大改善、婦女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婦女在家庭文明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婦女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廣泛等方面,全面宣介中國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理念和實踐,全景式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婦女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4
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外嫁女權益
2019年2月19日公開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在「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指出,「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做好成員身份確認,注重保護外嫁女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權利。」這是保護外嫁女權益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
5
中國女排十一連勝衛冕世界盃冠軍
2019年9月29日,2019年女排世界盃大阪站,中國女排以3比0戰勝阿根廷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奪冠,成功衛冕,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向新中國70華誕獻上了厚禮。這是中國女排第5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第10次在世界三大賽中登頂。
6
九部門發文促進婦女就業
2019年2月,人社部、教育部、全國婦聯等九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要求依法禁止招聘環節中的就業性別歧視。各類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擬定招聘計劃、發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員過程中,不得限定性別(國家規定的女職工禁忌勞動範圍等情況除外)或性別優先,不得以性別為由限制婦女求職就業、拒絕錄用婦女,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不得將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不得將限制生育作為錄用條件,不得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7
新版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印發
2019年5月15日,全國婦聯、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關於印發《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的通知。新版大綱有五部分,新增了8條核心理念,進一步明確了52條指導內容要點,重點修訂內容包括:對家庭教育指導原則進行了完善,新增了家庭教育核心理念內容,對每個年齡段家庭教育指導要點進行了修訂調整。2010年2月,《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頒布。
8
多部門合力預防懲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審議過程中多次就預防懲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建議。最高法、最高檢、教育部、全國婦聯等部門以及一些省份也出台相關文件或地方性法規,合力加大懲治力度,共建預防機制。
9
上海對涉性侵違法犯罪人員進行「從業限制」
2019年5月29日,上海市《關於建立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制度的意見》發布,加強對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行業從業人員的招錄和管理,加強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源頭預防。意見將對未成年人負有監護、教育、訓練救助、看護、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納入管理範疇,明確了審查範圍。從業人員如果因實施強姦、猥褻兒童等犯罪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因實施猥褻,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等違法行為而被行政處罰將不被錄用。這也是全國省級層面首份涉性侵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意見。
10
廣東通過全國首部促進母乳喂養地方法規
2019年10月29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廣州市母乳喂養促進條例》。經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這是全國首部促進母乳喂養的地方性法規,旨在通過推動政府及其部門、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用人單位、社會組織等多方主體,為母乳喂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編輯/侯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