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一片!「五一」小長假全球股市慘不忍睹 港股「閃崩」節後A股怎麼走?

2020-05-05     杭州網

都市快報訊 這個「五一」小長假,全球資本市場顯得並不太平。歐美股市接連重挫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新一輪下跌的擔憂,而這個擔憂很快傳導到了亞太市場。

昨日,率先開盤的香港股市遭遇「閃崩」,收盤下跌4.2%,而與內地股市聯繫緊密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又稱國企指數)跌幅同樣超過4%,這使得明天(5月6日)開盤的A股倍感壓力。

「股神」的無奈

美股下跌引發新一輪擔憂

從今年3月23日最低的18213.65點到4月29日最高的24764.77點,道瓊斯指數高達36%的漲幅幾乎讓人忘記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不過就在5月的第一天,美國三大股指卻遭遇了當頭棒喝,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以及標普500指數的跌幅分別達到了2.55%、3.2%和2.81%,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下跌,這使得原先向好的反彈行情趨於終結。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五一」小長假期間全球資本市場唯一下跌的股指。日經225指數5月1日收盤下跌了2.84%,澳大利亞股指大跌4.87%,而內地投資者普遍較為關注的富時A50指數也在5月的首個交易日重挫4%(該指數昨日繼續小幅下跌0.2%)。

小長假期間,另一個必須要提到的熱點事件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股東大會首次採用了線上直播的形式,直播現場只有2個人——巴菲特和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面對鏡頭,90歲的沃倫·巴菲特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樂觀自信以及詼諧幽默,神色甚至顯得有些黯淡和茫然。不過這也難怪,面對今年以來的美股暴跌,伯克希爾哈撒韋一季度凈虧損497億美元(約35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虧掉了一整個格力電器的市值,這也是公司史上最大的投資組合帳面季度虧損。

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罕見地兩度認錯,一是錯估了油價走勢,二是錯投了航空股。但「股神」依然堅持,從長期來看,股票的回報會比國債高。巴菲特強調,他出生後不久,(美股)就遭遇大蕭條,道指在此期間暴跌,此後花了20年的時間才回到他出生時的水平。2020年的過去幾個月,大家都不知未來會如何,就像1929-1930年那樣。但是大家「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奇蹟正在發生。巴菲特希望全球投資者能夠跨行業,全面分散地投資股票,並對未來持樂觀態度。

此外,巴菲特也談到了近期暴跌的原油。巴菲特說,「原油生產未來幾年會顯著下降,因為需求大幅下降,20美元一桶油價是讓油企沒辦法進行下去的,鑽井活動都會下降。不知道未來油價是不是會顯著增長。產油企業的未來無法預測。如果油價一直處於低位,將會有大量的不良能源貸款,無法想像股權持有者會遭遇什麼。」

恒生指數重挫4%

內資金融股成為「重災區」

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與內地股市聯繫緊密的香港恒生指數同樣沒能「倖免」。昨日,率先開盤的香港股市遭遇「閃崩」,盤中最大跌幅超過4%,恒生國企指數跌幅同樣超過4%。

盤面上,內資金融股普遍遭遇重挫,成為了本輪港股下跌的「重災區」。其中,港股國泰君安證券股價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0%,收盤報收10.06港元/股,而與之相對應的國泰君安A股目前的價格是16.92元/股,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國泰君安A股累計上漲3.93%;與之類似的中信證券港股,昨日重挫6.42%,最新股價報14港元/股,而中信證券A股目前的股價則是23.7元/股,較港股溢價明顯。消息面上,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券商一季度整體自營收入同比下滑43%,不少券商自營業務紛紛「折戟」,甚至出現虧損,導致一季度凈利潤大幅下滑。

在其他內資金融股方面,郵儲銀行港股下跌了8.39%、光大銀行港股下跌了6.08%、招商銀行港股下跌了5.52%、農業銀行港股下跌5.21%,而另外兩隻內資石油股——中國石油以及中國石化港股則分別下跌8.6%和8.42%。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市場今年出現了較大幅度調整,但香港股市相對較低的估值卻吸引了眾多基金公司爭相布局。統計顯示,2020年以來,有超過2214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通過港股通凈流入港股市場。有公募基金內部人士透露,「南下資金很多是保險公司的長線資金,市場的過度調整,為長線資金提供了很好的布局機會。這些資金通常偏好銀行股的低估值、高股息特徵,也會追逐一些優質的成長股龍頭如騰訊、美團等。」

工銀國際策略分析師劉佳驥表示,香港目前的流動性較美元與內地要略緊,未來有望更為寬鬆,這對於市場是正面的影響。而A股的流動性也有望隨著利率下降和社會融資的高增長,而得到改善。工銀國際對於港股與A股近期的走勢較為樂觀。

「五窮六絕七翻身」是否會應驗?

節後A股怎麼走?

在A股市場中,向來有著「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說的是按照過往經驗,資本市場在五月和六月的表現往往不會很好,但到了七月又會迎來新一輪的上漲。從今年「五一」期間外圍資本市場的走勢來看,這一擔憂似乎正在變為現實。

不過在一些機構投資者看來,「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並不站得住腳。大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9年間(1991年至2019年),A股5月上漲和下跌的年份基本相等,15年上漲,14年下跌。換句話說,對A股來說,5月沒有特別的日曆效應。

在杭州某券商投資顧問看來,「五一期間,外圍市場的下跌短期內會對A股的走勢形成一定的壓力,這個壓力體現在對於投資者心理的層面,但不會改變資本市場中長期向好的格局。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中國的企業大多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秩序,中國的經濟也在逐漸復甦,這些都會在後期的企業財報中體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短期A股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調,那麼恰恰是布局A股的好時機。」

節假日之後A股如何走?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表示,最近外盤市場出現了波動,主要原因在於歐美疫情蔓延升級超出了市場預期。歐美經濟受疫情干擾會通過貿易、出口等進行傳導,對國內經濟也構成了影響,進而對A股造成拖累。但由於中國在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方面走在全球前面,成為全球復工復產最快的「避風港」,所以對A股的影響相對比較小,尤其是中央近期推出了以新基建領銜的,擴大消費、投資、內需等一攬子的宏觀對沖政策措施,二季度經濟會出現明顯的恢復,全球投資者對A股、中國經濟的信心會進一步增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7g64nEBfGB4SiUwuu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