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階段,有四種行為影響身高發育,「大長腿」可能要和你拜拜

2020-12-08     媽之道

原標題:青春期階段,有四種行為影響身高發育,「大長腿」可能要和你拜拜

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高峰期。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有個比較可觀的身高,雖說身高這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其實後天因素也不可忽視。

青春期是身高發育的一個「黃金期」,家長若是能夠抓住這個時間段,孩子的個頭很有可能往上竄一竄,但也有幾種行為,容易影響身高發育,與「大長腿」無緣。

青春期是身高發育的「關鍵期」

青春期是指兒童在發育過程中,第二性特徵成熟,體格發育完善的一段時期,是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一個時期。

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孩子們的青春期發育開始時間,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但與此同時,青春期也是孩子身高發育的最後一個關鍵期。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般來講,孩子從出生到青春期前的長高空間,占據全部生長空間的80%-85%。

所以,想要幫助孩子達到理想身高,那家長就應該抓住最後的關鍵期。

青春期階段,有四種行為影響身高發育

1、熬夜

眾所周知,想要孩子身高發育良好,就必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夜間10點到凌晨1點是發育的高峰期。

在這個時間段,家長理應做好監督責任,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讓孩子進入深度睡眠,這樣身高才能正常生長。

對正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來說,熬夜不僅對身體發育不利,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導致身體的免疫功能迅速下降。

總之,熬夜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行為,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尤其青春期更要堅持。

2、挑食

處於青春期階段,大多數孩子都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也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自己決定自己的事。

在飲食這方面,有些女孩子可能會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選擇「節食」這種減肥方法,吃得很少,甚至有時候乾脆不吃;而有些男孩子可能會比較偏食,只吃自己喜歡吃的菜,營養吸收得並不均衡。

這種行為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是完全不可取的。

食物是身體大部分的營養來源,缺乏營養來源,身體自然無法正常發育,想要長得高更是難上加難,如果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有這些行為,那很有可能會出現發育遲緩或者是落後等情況,身高方面自然比不上同齡人。

3、穿高跟鞋

進入青春期,很多女生都對美醜都自己的見解,也特別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有些女生甚至還會嘗試著化妝,就為了讓自己更好看。

除此之外,還有些女生喜歡穿高跟鞋,希望能拉長自身的線條。

但事實上,高跟鞋雖然看起來時尚又美觀,也是大多數女性都鍾愛的物品,但其實對於正處在青春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並不是個好物件。

如若青春期的女生時常穿著高跟鞋走路,那在這個過程中,下肢肌肉減弱,踝關節活動幅度小,而膝關節彎曲度大,伸展度較小,整個人的活動都會因此而受到一定限制。

不僅如此,由於青春期的孩子骨骼、關節等還尚在發育階段,高跟鞋也很容易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最後身高發育可能也遠遠不及同齡人。

4、常蹺二郎腿

其實,蹺二郎腿是很多人都有的習慣,有些孩子看到大人都這麼做,於是也紛紛效仿,覺得這個動作很帥氣。

可事實上,這種動作做久了,會壓迫到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環,容易讓脂肪堆積在一起,久而久之,不僅會導致腿變粗,腿型往橫向發展,從而影響腿部美觀,還可能會影響骨骼發育。

總之,處於青春期階段,想要擁有一個好的身高,並且擁有美觀的肌肉線條,還是儘量別做這個動作。

家長如何最大限度地幫助青春期孩子長高?

均衡營養

人體在生長發育期間,均衡的營養是必不可少的。

家長想要最大限度地幫助青春期孩子長高,就應該確保一日三餐都吃蛋白質,因為在生長發育階段,青少年兒童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比較大,一般為每公斤2-4克,也就是說如果孩子體重是50千克,那一天至少需要攝入100克蛋白質。

堅持運動

想要一個可觀的身高,堅持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孩子,身高比不運動的同齡人高出4-8厘米。

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多運動,增進食慾,並促使身體的骨骼發育,比如慢跑、跳繩、籃球等,但像是舉重、槓鈴這類的負重運動,孩子還是應該儘量別接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1obQnYBjdFTv4tARS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