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對國學不感興趣——這說明你部分正常

2019-10-02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私信來問:我為什麼對國學不感興趣?

這個問題有問題。

國學博雜,總有讓人討厭的地方

近年來人人在講國學,大師蜂起,國學培訓班、講堂如過江之鯽,大有神州處處國學復興的態勢。

至於某一個人為什麼對國學不感興趣?我們先不說國學,你對某門學問不感興趣,不該問自己嗎?每個人的興趣點和思維千差萬別,有人喜歡吃甜,有人喜歡吃咸,你為什麼不感興趣,誰能替你做主回答啊?

所以,這是個扯淡的問題。我們只能邏輯推理。

到底什麼是國學?估計大家都跟著湊熱鬧,好像都知道,其實沒有人能真正回答這個問題吧。在頭條上也看見過大V旗幟鮮明地反對國學,也有很多人在推崇國學。

都對,又都不對。

因為他們對國學的定位都不準確。喜歡的選著自己喜歡的推崇,討厭的選著自己討厭的痛罵。因為對國學的概念模糊,所以愛與恨都是抽象地,自以為是的。

這就是題主問題的一種情況,根本沒搞清楚「國學」是什麼,就已經開始討厭了。他討厭的只不過是他認為的「國學」罷了。假如他是個理工男,天生不喜歡文史哲,那自然是對文科的厭惡;如果他是個「社會人」,講究的金錢至上,那自然不喜歡哲學思辨;如果他是個西學之人,那自然不喜歡孔孟老莊之學;如果他是個現代詩狂,可能僅僅是不喜歡近體格律詩。

所以,你為什麼討厭「國學」啊,得從你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到底什麼是「國學」

通俗理解的「國學」,包含學術、歷史、藝術本身以及對它們的研究,是關於中國傳統歷史時期所形成的一切文化的學術體系。

實際上國學是個大的概念。我們簡單來說,中國的「國學」,就是中國的人文學問。換句話說,哪個國家沒有國學?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史哲,包括自然科學,只要是他們國家所擅長的,傳統的學科,就可以稱為這個國家的「國學」。比如莎士比亞的戲劇,美國的牛仔文化,西班牙的鬥牛藝術,法國的浪漫學問,這都是他們那些國家的「國學」。

假如你是在這個層面上不喜歡「國學」,那你就純粹不喜歡學問罷了。

好吧,假設你就是不喜歡中國的國學。還是很寬泛啊?古裝劇不愛看?古書畫不喜歡?麻將不愛打?這些都是浸淫在中國「國學」之中啊,你過個年,都是國學。

提問題,切記把概念說清楚,模模糊糊的,讓人無法確切回答。

借國學之名的商業欺詐

不過私下猜測,題主可能是不喜歡如今到處假模假式借「國學」欺世盜名,辦班教學,甚至讓「弟子規」之類糟粕回流的現象。

上面這句話已經包括了回答,這種現象實際上是一種商業欺詐行為,他們傳播的是「偽國學」,滿足的是家長們的虛榮心和騙子的口袋,對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國學沒有任何研究,也就談不上傳承、推廣、深入研究,發揚光大。

他們只是為了錢。題主也許看到了這一點,所以討厭這種行為。可這與「國學」並沒有關係。基本上可以說,打著所謂國學招牌的,都是騙子。

騙老人買保健品不也讓人厭惡嘛,其實性質是一樣的。

這世界騙子多,但是跟風的傻子更多。那些讓小孩不接受正規學校教育,而送去所謂的「國學館」的人其實都是一些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知半解、盲目崇拜然後被忽悠的傻子而已。只是苦了孩子。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要去學女德之類的糟粕,這些父母有錢、有一定知識、卻沒有獨立思考,大腦因為空白而空虛,對世界的認知甚至連自己的子女都不如。

這世道啊,騙子多,傻子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jTRmW0BMH2_cNUgJ6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