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廣州家具展上,喵姐不僅逛斷了兩條腿,而且還看傻了眼。
一開始的狀態是各種興奮激動「啊這個燈不錯」,到下一個展廳發現「哎?怎麼感覺跟之前的差不多?」
最後震驚發現,展位里某些」雷同」的燈具竟然都是淘寶山寨品,仿的就是一些在國內少為人知的外國燈具原創品牌。
01 泡泡造型玻璃吊燈
GIOPATO&COOMBES
Bolle的靈感來源是每天洗澡都會碰到的肥皂泡泡,模擬泡泡們聚成一搓的模樣。
規格有兩種,四顆和六顆,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裝成一大串泡泡燈。
圖源:giopatocoombes
「Bolle」系列球狀玻璃燈,由黃銅吊杆掛在屋頂上。每個玻璃球都以傳統工藝手工吹制而成,球與球之間都以自鎖裝置固定,省去了用螺釘固定的安裝過程。並配以雙面發光的燈泡,以取得全方位的照明效果。
02 網紅燈鼻祖松果燈
Louis Poulsen設計的PH Artichoke吊燈被大家親切地稱作「松果燈」。
松果燈誕生於1958年,全燈有上下12層,每層由6片金屬葉片構成。
這種層疊的設計外型,使燈泡散發的每道光線在燈罩表面形成平均的光源,再透過每層燈罩平均地減弱亮度,確保光線既能被反射出去,又不會刺眼。
圖源:scandinavia-design.fr
03 Brokis 麻繩燈
圖源:mayephoto.
Brokis是捷克著名的燈具品牌,將人工吹制玻璃與其他材料有機組合,創造出富有靈性、現代化的設計。
這款名為KNOT系列的燈,喵姐覺得有點像倒立的蠟燭。
LED光源被放置在一個用精製金屬製成的漂亮頂蓋上。
粗糙感的天然纖維與光滑透明的吹制玻璃相結合,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球體被結實的繩子所穿透,看起來像是把玻璃的底部拉到裡面來。
04 Verpan 貝殼燈
圖源: danish.tm/company/verpan/
丹麥(Denmark)在古代語言中就有「沙灘」,「森林」的含義,這與丹麥人對自然的親近和敬畏也有分不開的聯繫。
這款出自丹麥設計大師的「貝殼燈」靈感正是來源於沙灘上的貝殼,不僅具有照明功能而且用手撥動或者被風吹拂就會發出風鈴一般悅耳的聲響。
05 義大利FLOS 幾何燈
圖源: flos.com
FLOS於1962年成立於義大利的梅拉諾市。 該品牌許多設計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明星產品,被業界許多專家稱為「貴族式風格」。
經典的流線造型和簡約高貴設計,使FLOS品牌歷經40多年的考驗,直至今日仍是世界照明設計的引領者。
原創已死?
除了抄襲,國內就沒有燈具原創設計了?
其實國內設計師也陸續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只不過只能靜靜「藏」在抄襲紅海的背後。
喵姐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國內原創設計燈具品牌,價格從幾百到兩三千的都有,並且都能在線上購買。
01 十竹九造madebamboo
創始人楊劍和陳肖宇大學校友,出於對竹子的熱愛走到一起,2011年在上海創建十竹九造。
他們認為竹子是環保可速生材料,因為竹子本色的生理結構特質,因而具備天然的透光特性因此是竹燈具的絕佳材料。
「十竹九造,就是用『九分』加工工藝來呈現『十分』的竹子天然之美。
喵姐覺得竹燈總會給人一種山居幽冥的感覺,仿佛擁有一盞竹燈就能穿越到古代,逃離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並且竹燈也有返璞歸真的意味,不僅適合中式,也能hold住日式小清新。
木質日式竹燈客廳新中式極簡吊燈
02 WUU 物
WUU(物)由設計師陳福榮在廈門成立於2014年,由於設計感與功能性的完美融合,產品曾多次獲得家居類大獎。
WUU偏向中高端市場的消費群體,更在注重用戶體驗。專門設立材料研究工作室,探索材料應用的更多可能。
通過設計尋求功能與外觀的一致性,將產品打磨成潮流中經典款。
行星| STARGAZER
這款吊燈的靈感來源是天體,主光源通過反光平面均勻的漫反射映照空間。
T落地燈
這款T系列燈具,底座採用整塊大理石切割,通過人工打磨拋光實現圓潤美感。
03 本土創造BENTU
本土創造成立於2011年,聚集了一群把水泥作為設計原材料的年輕設計師,各種跨界合作,研究水泥的設計價值,利用廢渣的水泥粉灰來進行產品設計。
把水泥玩成這樣也只有他們了。
水磨石北歐簡約客廳牆燈
不同於當下設計對木與竹的關注,他們希望通過用水泥這種普及且低廉的建築材料開創家居行業新方向,從而讓更多非環保材料的產品退出地球。
喵姐去過很多老房子的地面就是這樣的水泥磚,現代的房子裡更流行鋪木地板和大理石磚,所以水泥磚越來越少見了。
被設計成燈具很有懷舊的感覺,說不上是給純色牆面當點綴,因為水泥本身就是建築材料,跟什麼都能契合。
04 喜的 SEEDDESIGN
如果一件作品只是美,毫無功用,那是藝術品而非設計品了。
SEED早期以丹麥為主要市場,簡單的美,不需多餘線條及綴飾,SEED團隊堅信家的溫馨感受來自於「光」與人之間的互動 ,居家照明的最終目的,並非在於光的最大亮度,而是著重光線環繞家人間的幸福互動氛圍。
SALUTE Cake 舉杯
圖源:京東喜的燈飾
舉杯的設計來源就是酒杯,當餐桌吊燈再適合不過了,就算一個人吃飯喝酒,也可以舉杯和吊燈互碰一下。
05 JIHE STUDIO
JIHE STUDIO由李天在2016年創辦於深圳,擅長運用簡約的點線面以及幾何造型表達設計,主張「設計越簡,情感越多」,這是貫穿於李天所有設計的理念。
WAIT落地燈
WAIT落地燈是一款極簡的設計,由兩個圓盤和兩根金屬組成。
在燈下看書閱讀,需要休息的時候,可以把書掛在燈上,下次閱讀只需取下翻開,燈既是照明工具又完美充當了書籤的角色。
06 體物
體物是把冷冰冰的「物體」倒過來,以強調「體」這個從認知到創造,再到享用這個行為過程,以最少的改變,來發現生活的詩意。
趙雲是體物品牌創始人和獨立產品設計師,2015年成立體物TIWU家居設計品牌及個人工作室。
希望凝造一種讓人們通過體會身邊的一切物體、物件通過對這些常見的東西的接觸而思考出一些變化。
tear drop pendant淚滴吊燈
這款淚滴吊燈的設計,很容易讓人想起來,眼淚在臉頰滑落的那一刻,淚珠是會有一些光亮。
總結:
不用說喵姐也知道,大家看了肯定覺得原創的燈具好好看,然後就去搜淘寶同款了。
沒辦法,誰讓房價那麼高,付完首付再裝修完,就算有心支持國產,也沒多少預算了。
一味呼籲消費者買正版真的很不現實,但讓設計師設計好的作品,用優質的材料去呈現,又要讓消費者買的起似乎也很難。
像喵姐這樣的貧民窟女孩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設計師的燈」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