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時節都有不同的特點,家長要根據季節變化給孩子穿衣。正值秋冬季節,很多家長都開始給孩子穿上厚衣服。但是霜降過後,孩子穿衣有"三暖二涼"需要注意。
霜降過後,天氣有些涼意。小巧因為擔心自己的寶寶受天氣變化影響會生病。
所以,給孩子穿上了厚衣服,就連睡覺都讓他穿著毛衣入睡。結果孩子隔天卻反而出現了咳嗽、流鼻涕的症狀。
小巧不放心給孩子吃了藥後晚上把孩子抱在自己和老公中間睡,怕孩子有新的情況,結果孩子先是哭鬧不止、並且一直出汗。小巧摸了摸寶寶的額頭才發現寶寶發高燒了。
小巧趕緊將孩子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表示家長給孩子"穿錯衣服"了,才導致孩子生病。
那霜降過後,家長給孩子穿衣要注意些什麼呢?
1、腹部保暖
肚子是脾胃之所,所以家長要注意穿衣時要保護好孩子的腹部。
有的孩子被家長抱在懷裡或晚上踢被子的時候,衣服容易上移漏出腹部,所以家長要密切關注。
如果冷空氣侵入孩子的腹部,孩子的脾和胃很容易會受到損傷,導致寶寶出現厭食、嘔吐或腹瀉等問題。所以家長最好給孩子穿寬鬆稍長的上衣,可避免寶寶腹部著涼。
2、背部保暖
中醫常說"背部喜溫惡涼,寒、風之邪最易侵犯而致病"。又因為秋冬季節,受強對流空氣影響,下雨的季節是很頻繁的。
所以空氣容易潮濕陰冷。家長要給孩子穿衣服要注意保持孩子背部的"適當溫暖"。如果衣服受潮一定要吹乾才能給孩子穿。
但也要切忌"過暖",否則孩子背部出汗,容易因為背部濕涼而生病。家長要學會摸孩子背部位置做判斷,如果是溫熱不出汗就說明衣服穿的剛剛好。
3、足部保暖
腳部的皮膚神經末梢豐富,這個部位對外界最為敏感。
俗話說"寒從腳起",所以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手腳要保持溫暖,才能夠幫助孩子的身體更好的去適應外界氣候交替帶來的變化。
儘量選擇讓孩子穿上舒適的棉襪和保暖鞋,切忌光腳在家裡跑動。
1、頭部透氣
在生理學角度,幼兒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中有1/3的熱量是由頭部散發的。
如果家長把孩子的頭部裹得過於嚴實,熱量無法散出,孩子容易因為頭熱而導致頭暈而神昏,反而更容易生病。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戴舒適透氣的帽子,既起到一定的保暖,又能夠適當的散熱。
2、不捂口鼻
一到寒冷的時節,很多的家長就喜歡給寶寶戴上口罩並圍上圍巾。
以為這樣能夠更好的給孩子全方位保暖,事實上這樣往往適得其反。
孩子的口鼻被捂上後,正常的呼吸和肺部換氣受到影響,並且導致孩子對於冷空氣的適應力減弱,輕易的吸入冷空氣就咳嗽生病。
除了孩子生病為阻擋冷空氣以外一般不建議家長捂住孩子的口鼻。
霜降的季節,民間常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霜降季節對於體質較弱的寶寶來說,是很容易受到節氣交換導致的影響而生病的。所以家長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正確穿衣。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