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不「打折」美麗不「縮水」——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財政所嚴把美麗鄉村建設質量關

2020-04-21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 18日,行走在紅安縣七里坪鎮八一村,鱗次櫛比的新房,蜿蜒向前的道路,生機勃勃的田野……化作一幅幅無比鮮活的壯美圖景,描繪著八一村面貌的巨大變遷。這些變化無不得益於七里坪鎮財政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全程參與監督。

抓質量,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這次施工出現疏忽,我們一定按照要求及時整改到位。」 2019年5月22日,在王錫九灣大塘整治項目施工現場,承建方正組織工人對七里坪鎮財政所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返工重修。

七里坪鎮財政所在全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財政監督作用、嚴把項目監管關。財政所所長陳劍峰迴憶說,當時,這個工程一是建設 施工進度慢,二是工程質量不過關,我多次與施工方協商無效後,就迅速下達工程進度催促書,並責令承建方返工整改,並現場督辦整改,直至全部達到設計標準為止。

為了保障美麗鄉村建設過程的廉潔透明,在實際工作中,七里坪鎮財政所將村幹部廉政教育貫穿在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提升幹部群眾的思想覺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對可能出現的違紀違規、履職缺位、權職不清等行為提前介入,對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落實抓早抓小,將問題矛盾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八一村作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所在地和紅軍團長方和明的家鄉,八一村已成為紅色旅遊新亮點。該村曾是重點貧困村,沒有主導產業,基礎設施落後,群眾生活困難。在七里坪鎮財政所的大力支持下,建議村裡狠抓基層黨建,吸引在外發展的黨員帶著項目和資金回鄉,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據了解,八一村王錫九灣村民王少華的一間舊小屋與美麗鄉村建設 規劃格格不入,所長陳劍峰多次找到王少華做細緻的工作,王少華的思想認識很快,不到第三日,王少華就投資近萬元對小屋進行改造升級。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該所主動介入、全程參與重點建設工程和「一事一議」建設工程的招投標、合同簽訂、竣工驗收、決算審計工作,對財政投入的項目資金實施跟蹤管理,提高了項目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充分發揮財政監管的優勢,對項目建設進度、質量進行嚴格把控與監管,先後發現並責令相關施工單位對八一村文化廣場、旅遊接待中心等項目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整改,確保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興產業,利用紅色資源讓村民致富

在八一村,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體育廣場和鄉村戲台,成為村民休閒活動的好去處;黃牆紅頂的房屋立面及紅色文化圖畫,38名退役軍人光榮榜、200名在冊革命烈士、歷任村支部書記、五四先賢鄭南宣、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的妻子程訓宣、老紅軍團長方和明、全村的黨員群像圖……讓人耳目一新;圖文並茂的好婆媳、致富能手榜,展示著村民身邊的好人好事。

村主任鄭喜中介紹,村裡以往道路破舊,牲畜亂跑,垃圾成堆。村兩委全力整治,實施道路硬化、安全飲水等工程,拆除、改造危舊房屋100多間,清理衛生死角和垃圾,人居環境煥然一新。2018年,共投入200多萬元,建成了標準的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政治生活館、村史陳列館、文化廣場、農家樂,2019年,建當家塘8口,改廁9座,便民小道3000米,翻修升級兩處革命文物,組織志願者挖掘紅色故事、擔任紅色導遊,引來大批遊客,紅色旅遊成為村級新興產業。

該村連續兩年爭取縣裡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扶持專項資金,流轉土地200多畝,發展特種苗木和蓮藕種植,給村民帶來可觀收入。2019年,村裡投資60餘萬元更新制茶設備,維修制茶車間10間,引進種植「福建大白毫」優質茶苗80餘畝,此項目未來三五年可使村集體收入超過百萬元。

如今的八一村從以前的貧窮落後村,一躍成為七里坪鎮黨建、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吸引了全縣兄弟村前來參觀學習,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也達到10萬元。(廖亮 毛紅平 趙炳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UdGmnEBfwtFQPkdT8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