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吼後有這兩種反應,媽媽別大意,將來可能會有性格缺陷

2020-03-11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媽媽

今日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當中,孫儷演技好,現實生活也是個很懂生活、愛生活的人,更是一個好媽媽。

記得孫儷曾經發過一個微博,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這些話也是寫給我自己的,哈哈哈,現在拍戲錄音師都會表揚我,嗓門變大了,有穿透力了......為什麼進步這麼大,是媽媽的應該都懂,還不是這7年練出來的。

言語間很是幽默,但是也很貼近生活,做了媽媽都會知道,有無數個瞬間,你會吼孩子一頓,如果吼完孩子之後,孩子有這兩個表現,那麼媽媽可別大意了,將來很有可能形成性格缺陷。

01、對自己的玩具「暴力」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妞妞正在「教訓」她的玩具熊,那個神態讓我想起來我吼她的樣子。

這是一個寶媽的留言,總是吼孩子,然後情緒傳遞給孩子,孩子不能吼媽媽,但是可以吼比自己弱小的事物啊。

其實吼孩子算是一種暴力了,用大聲音去制服孩子,一開始孩子可能會聽,但是時間長了,孩子也學會這種方式,會大聲喊叫,會變得暴躁,變得易怒。

如果孩子出現這個反應,當媽的要注意自己的方式了,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了。

02、經常呆呆的

有一天你突然發現,那個愛笑、愛跳的孩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個膽小懦弱,而且看起來有點木訥的孩子。

那你要反思自己,這類孩子通常膽子不太大,經常被媽媽這樣吼,就變得膽子小,自卑,敏感,生怕自己犯錯,生怕自己做不好惹媽媽生氣,於是乾脆呆呆的什麼都不做。

媽媽的目的達到了,孩子變得聽話了,可是孩子失去的是孩子的本性和靈性。

大多數媽媽都有吼孩子的經歷,為啥會吼呢?一方面是忍不住自己的脾氣,另一方面是真的管用。

當你吼的時候,孩子會被嚇住,呆呆的,什麼都不敢做了,正在調皮的時候就會立刻停下來。哭著的時候,也會硬生生憋住。

其實當你吼完之後,內心一定是後悔的,反正我自己就是這樣,以前總能看到姐姐吼孩子,當時就想以後決不能這樣吼孩子,可是孩子還不到兩歲就開始被吼了。

後來我仔細想想,其實我們吼孩子,大多數都跟當時自己的情緒和心境有關,如果當時心情好,你看到孩子調皮也會覺得可愛,可是如果自己心情就不好了,當孩子調皮了,就很容易會情緒失控。

日本一位三胞胎媽媽,照顧寶寶太過疲勞,壓力太大,晚上哄寶寶睡覺的時候,情緒失控,把其中一個寶寶反覆拋起來,最後導致寶寶死亡。

我們再責備她都無法挽回寶寶的生命,只是唏噓,情緒失控的時候是多麼可怕,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現在人們壓力普遍比較大,像我們小的時候,幾乎都是自給自足,家裡有菜園,有田地,沒什麼經濟壓力。而現在社會人們壓力很大,如果沒有老人帶娃,那麼寶媽要全職帶娃,全職就意味著減少了一份收入,再加上獨自帶娃的疲勞,吼孩子就是經常的事兒。

寶媽應該學著調節自己的情緒,就算你難過,也無法改變現狀,倒不如好好享受跟寶寶相處的時光,其實你仔細想想,孩子在我們懷裡一年多,在我們身邊三年多,然後寶寶上了幼兒園,白天你就看不到了,再長大,他就開始有自己的小夥伴了,其實他完全屬於的時間也就三年而已。

只要想到這個,還有什麼不能忍?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