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人的早晨都是從這聲問候開始……「你吃了沒得~」
不管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上班放學永遠最困擾的問題就是吃哪樣?
所以,僅僅從「吃」這一方面就能看出我們貴陽人生活的變化。
五六十年代大家都是吃大鍋飯,每月的糧食供應是按比例分配的,比如 80% 的大米就要配備 20% 的雜糧,紅薯和洋芋不需要用糧票,有條件想吃的用錢買,可以熬稀飯也可以拿來燜飯。
圖源/貴陽晚報黔生活《黔城舊事》
那時候吃東西基本靠糧票,各種糧票一大堆,每到年關在供銷社憑票購物時就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刻。
全國通用糧票
圖源/7788.com
那時候供應肉是按人頭來分的,每人是 7 兩肉的標準,分肉的時候也喜歡肥肉多一點,這樣可以用肥肉煉油,剩下的油渣可以時不時改善生活。
伴隨著國家的迅速發展好吃的零食也慢慢多了起來,有新宣好吃嘞豆腐腦,濃濃奶香味的大白兔,有令人期待又害怕的炸苞谷花,傳遍貴陽大街小巷叫賣聲的「叮叮糖,賣叮叮糖~」
進入九十年代後貴陽人開始喜歡「下館子」了,這時候大家的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時不時出去搓一頓,開開葷,再喝點小酒,日子過得不錯~
圖源/@貴陽美食
後來,各地美食開始進入貴陽,重慶火鍋、川菜、日料韓料西餐等把我們的口味養刁不少,現在的貴陽人對吃很是講究,不僅要吃味道,還要吃環境、吃花樣,環境不能太差,有獨特裝修風格的餐廳會加分
攝/盧勇
味道不僅要好吃、正宗,食材也追求新鮮、健康。
攝/盧勇
有條件的話最喜歡在包間吃飯,因為在包間可以搓麻將,經濟半小時。
攝/盧勇
對菜品花樣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吃個粉面就有這麼多佐料可以選擇。
各種飯也必須精緻,單一是不存在的。
各種各樣的貴陽美食料都很足。
從前貴陽美食的知名度不夠,基本上處於貴陽人自嗨的程度。近年來,貴陽各方面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貴陽美食被越來越多外地人熟知、喜愛,還有人會專門打個飛的來貴陽打卡各種各樣的美食。
攝/米to
去小十字、蔡家街、陝西路等地方挨個掃蕩,就是為了吃一口地道的腸旺面。
攝/米to
勁辣的鐵簽烤肉
攝/米to
冰爽解渴的冰粉
攝/海賊迷妹
小吃界的扛把子絲娃娃
攝/盧勇
飯中王中王板筋蓋飯
攝/米to
不管大街小巷都藏著無數美味的小吃,讓你滿懷期待。
別有一番滋味的雞蛋肉餅
攝/米to
爽口的涼粉涼麵
攝/Myd__*
貴陽版洋芋泥
攝/米to
涼拌豆腐皮折耳根
攝/米to
不管排多長的隊都願意等,哪怕是坐在外面也要吃。
攝/米to
從前貴陽的交通、經濟不發達,能吃過一條街的美食都算老大,更別說吃遍整個貴州,而現在可能只需要 2 小時就能做到,還能吃得精緻,吃得多樣,這一切都得益於貴州高鐵的發展。來,跟著盟妹子一起坐起高鐵動車吃遍貴州大好河山!
PS:全程用時以當天車次情況為主
扎佐蹄膀
圖源/大眾點評網
扎佐蘿蔔乾
金秋梨
扎佐葡萄
陽朗辣子雞
紅岩葡萄
小米鮓
圖源/微信公眾號 @息烽在線
西望山柴灰豆腐
圖源/微信公眾號 @息烽在線
富硒枇杷
圖源/貴州旅遊在線 史春強 攝
鹽酸菜
圖源/微信公眾號 @黔美食報
麻辣洋芋絲
圖源/微信公眾號 @黔美食報
馬場涼粉
圖源/微信公眾號 @開陽電視台
安順奪奪粉
攝/Z周小游
安順裹卷
圖源/美團網
小鍋涼粉
圖源/多彩貴州網
花江剪粉
圖源/樂游安順
蝦子羊肉粉
圖源/都勻潮生活
雞蛋糕
圖源/貴陽網
豆花面
攝/陌孤
劉二媽米皮
攝/小艾
水城羊肉粉
圖源/吃辣幫
水城烙鍋
圖源/中國日報
盤縣燃面
圖源/城市聯合網絡電視台
苦蕎飯
圖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綠豆粉
圖源/銅仁新聞網
玉屏社飯
圖源/銅仁網
松桃米豆腐
圖源/風妖精むJoanna的博客
涼米蝦
圖源/銅仁新聞網
墨沖角角魚
圖源/黔南州政府門戶網站
肉卷粉
牛雜火鍋
蝦酸牛肉
豆花熗鍋魚
圖源/吃辣幫
雞肉湯圓
攝/大叔任然
興義刷把頭
圖源/3158貴州分站
貞豐糯米飯
圖源/貴州農經網
酸湯魚
圖源/新浪房產
台江姊妹飯
圖源/攜程網
三穗血漿鴨
圖源/黔東南美食
羊癟
圖源/貴州旅遊在線
等成貴高鐵建成開通後,從貴陽到畢節也能坐高鐵了,到時候想吃畢節美食一趟就飈過去,方便!
圖源/看見畢節
貴陽的發展越來越好,曾以吃飽為理想到現在以吃為樂趣,吃,見證著貴陽的發展變化,吃的變化,就是貴陽人生活的變化。
貴州微聯盟整理 轉載註明出處
編輯:海賊迷妹 責編:果芒芒
整理不易,請動動你的小手點一下下方的廣告,幫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