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哪吒成暑期爆款 這部中國產動畫電影如何打動觀眾的?

2019-07-28     美國僑報網

【訊】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正式上映,僅1小時29分影片總票房突破1億大關(人民幣,下同),創下動畫電影首日最高票房紀錄以及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報(圖片來源:中新網客戶端)

截至目前,《哪吒》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5億,豆瓣評分高達8.7、淘票票評分9.6、貓眼評分9.7,是十餘年來國產動畫電影的最高分。

北京《新京報》報道,對此,導演餃子表示:「想把最好的一面都奉獻給觀眾,但我知道這裡面存在著很多問題和缺陷,有點不自信和忐忑。現在觀眾非常期待國產動畫能出好作品,他們對我的愛護一方面是對作品的認可,另一方面也包容了我們很多的瑕疵。特別感動,以後會用更好的作品回饋觀眾」。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哪吒》還在以驚人的速度在持續發酵,微博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10億,朋友圈更是引發了「全民自來水」的瘋狂安利和宣傳。目前許多平台給出了20億的預測票房,更有人預言它將是2019年暑期檔最終的票房冠軍。國產動畫電影,終於再次迎來了一部現象級作品。

顛覆原著

上海澎湃新聞報道,伴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這已經不知道是哪吒的故事第幾回被改編了。與以往的作品不同,這回《魔童降世》幾乎完全顛覆了原著。這個策略非常正確,因為哪吒的故事被搬上舞台和銀幕太多次了,人們對這個故事太熟悉了,其中還有些是難以超越的經典,要想脫穎而出,必須另闢蹊徑。而近年來最成功的兩部國產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白蛇:緣起》,也都證明了顛覆原著,講述一個全新的故事是有效的做法。

《魔童降世》第一個同時也是最大的顛覆就是改變了哪吒的出身。按照原著《封神演義》,哪吒是靈珠轉世,這就決定了哪吒整體上是一個正面人物。《魔童降世》則將哪吒改為魔丸轉世,這一改變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本矛盾:一個魔丸轉世的孩子要怎麼獲得世人的認可?

影片的第二個改變是哪吒的性格。在《封神演義》中,童年時代的哪吒充滿戾氣。他到東海去遊玩,把東海攪得天翻地覆。身為東海管理者的敖丙當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先派夜叉,後又自己親自出面制止哪吒。結果哪吒打死了夜叉,又將敖丙剝皮抽筋,手段極為殘忍。龍王敖光上天庭告狀,又遭到哪吒攔截,被暴打了一頓。這一系列事情怎麼看都是哪吒不對。不過,由於哪吒後來在武王伐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人們也就習慣於忽略哪吒早期的過錯,甚至將其美化。最典型的就是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哪吒鬧海》,其中將龍族描繪成殘害百姓的反派,哪吒則扮演拯救世人的少年英雄。2003年出品的動畫《哪吒傳奇》也同樣將童年時代的哪吒描繪成一個光輝正面的英雄。

國產動畫沉寂4年再登頂

北京《經濟日報》報道,四年前,《大聖歸來》橫空出世,在當時攬下9.56億的電影票房,甚至有人稱之為「國漫之光」。

這部現象級的中國國產動畫電影也極大地點燃了市場的熱情,動畫電影項目成批湧現。

根據廣電總局公布的立項數據,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12個月共計有116部動畫電影立項備案;而在《大聖歸來》上映後,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中旬,10個多月里廣電總局共公布184部動畫電影立項備案。

從2016年開始,資本方也盯上了這塊蛋糕,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湧入動畫市場。根據新元智庫研的數據,動漫產業的融資規模從2015年的14.46億元增至2016年的24.5億元,增長近70%。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表面的繁榮,亮眼的數據並沒有真正解決國產動畫的商業化問題。

在《大聖歸來》的往後幾年中,市場上相繼出現《大魚海棠》《風語咒》《昨日青空》《大護法》《白蛇:緣起》等國產動畫電影,儘管獲得了業界的認可和一定的口碑,但是囿於題材、內容等種種因素,始終未能在市場上引起較大的觀影熱潮,總體票房也不甚理想。

還有相關數據顯示,暑期檔動畫電影在2016年達到20.52億的頂峰後,2017年、2018年暑期檔已經出現了連續兩年的票房下滑。

提振行業信心

新華社報道,從唱著打油詩的叛逆魔童成長蛻變為嚮往真善美、主宰自己命運的英雄,新版哪吒不屈服、不認命的精神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片中多個特效密集的對戰場景,以及30秒「一鏡到底」的特效鏡頭,給觀眾以新鮮而不乏震撼的視聽感受。

其更為深遠的意義也許在於點燃了中國動畫人的熱情,提振了動畫行業的信心。

動畫影視從業者唐步朗表示,此前很長一段時間的中國動畫電影,常因「劇情低幼化」為人詬病,也因「原創力、想像力不足」,一直無法與迪士尼、皮克斯動畫作品同台競技。近二三十年來,更被年輕人接受和喜歡的是美國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或宮崎駿的作品。

在內地動畫電影票房紀錄頻繁被外國動畫電影刷新的大氛圍下,「做純粹的中國動畫電影」首先遭遇的是信任危機。

「你們要做電影,還可以談。動畫電影?那算了。」國產動畫電影《風語咒》出品方北京若森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軼弢曾透露,在《風語咒》尋找投資的階段,這是他們團隊一開始得到的最多回復。

資金無法順暢進入,行業信心匱乏,項目流產、從業人員外流,進一步導致動畫行業舉步維艱。「這一行又苦又累又相對小眾,懂動畫也懂電影的高素質人才奇缺。」唐步朗說。

在這種情形下,想要誕生品質超出預期的作品,必須有死磕的勁頭。「我們許多大的特效鏡頭是硬磕下來的,甚至還有『磕到最後沒錢了只能放棄』的鏡頭。」導演「餃子」說。

此版死磕下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無疑帶來了多個「顛覆」:哪吒外形的顛覆、角色塑造的顛覆。「至少讓人了解到,純粹做國漫,做純粹的國漫,這條路走得通。」唐步朗說。(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N3OPGwB8g2yegND7X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