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些日子跟鄰居媽媽一起陪孩子在樓下公園玩,看著孩子們玩得正開心,她的臉上卻寫著"發愁",於是我問她怎麼了,她看了我一眼,又轉過頭去看孩子,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我家不是年初的時候生了個第二個寶寶嘛,最近家裡雞飛狗跳,老大覺得我跟孩子爸爸眼裡只有老二,什麼都偏袒老二,好幾次想跟他坐下來好好說說,結果老二開始哭鬧,老大就更不開心了。
最近小傢伙都不大給我倆說話,我們都很擔心,是不是當初就不該生二胎……"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開始考慮要不要再生一個寶寶。近年來,各種隨著二寶的出生而出現的家庭矛盾層出不窮,許多新手爸爸媽媽紛紛打起了退堂鼓,甚至開始懷思考二寶究竟該不該生。
二寶帶來的所謂家庭矛盾,無非就是家裡的大寶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感覺弟弟或者妹妹搶走了爸爸媽媽的愛,感覺自己在家裡失去了存在感與寵愛。
出現這樣的矛盾的原因有二:
一是有的家長在二寶出生後確實有失偏頗,對大寶的要求與關心較以往改變較大;二是父母沒有發現大寶情緒上的小彆扭,不能及時地與孩子溝通交流並進行引導,讓他對新的家庭成員產生了錯誤的認知。
很多家長在考慮生二胎的時候總是擔心老大不同意,生了二胎之後又覺得老大不懂事,其實不然,只要找到合適的相處方式,老大對弟弟妹妹也會抱有期待之感。
作家龍應台在自己的書中講述了一些大兒子和小兒子相處的小故事,讓人看後感覺醍醐灌頂,關於二胎的難題,看看龍應台是如何解決的,或許從中你也能找到適合你們的方式。
為什麼說二胎之家等於災難之家
二胎很多家庭在生了二胎後發現,家裡的老大對自己的弟弟妹妹感覺像是對敵人一樣,一點都不友好,兄弟間的相處也是時常鬧得雞飛狗跳。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老大對老二抱有這麼大的敵意呢?老大和二胎真的是"天敵"嗎?
事實上,導致這樣的情況產生的原因正是家長自己。
很多家長在生了二胎之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二寶的撫育事業當中,忽視了老大被愛的需求。
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可以體諒小孩子在剛出生時需要更多的照顧,但這並不意味著生了二胎後老大就不需要父母的關愛了。家長如果不加思考就偏袒二寶,會讓老大感覺弟弟妹妹搶走了自己的東西,搶走了爸爸媽媽,開始對二寶產生敵意。長此以往,老大會覺得自己是多餘的,逐漸對家庭失去歸屬感,十分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
有的家長覺得就是老大不懂事。但在此之前,家長需要明確一點,即便二寶出生,老大也還只是個孩子。
家長在生二胎後,應密切關注老大的情況,一旦發現老大有情緒上的低落,要及時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像以前一樣愛他。
龍應台說二胎
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提到了一些大兒子與小兒子相處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體現了龍應台作家先進的育兒觀念。
- 代代相傳的陋習——老大要讓著弟弟。
在以往的親子關係中,上一輩的人總會不自覺地挑唆孩子之間的關係,讓孩子站在對立面。伴隨著老大們長大的話中,肯定少不了一句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時常掛在嘴邊的"你要讓著點弟弟/妹妹!"似乎在他們的眼中,老大在二寶出生的時候就自動長大了,該自己學會懂事了。
甚至還有一些拖後腿的親戚會跟老大開"玩笑":"爸爸媽媽生了新的孩子就不要你啦,你現在沒人要了"——他們在話出口的時候似乎都不曾考慮,這些話會給年幼的大寶帶來多大的傷害。這些灌輸給孩子的錯誤思想,讓老大自覺地將二寶劃入了對立的陣地。
- 一些家長對老大常常忽視,總是誤解,一直苛責。
出去郊遊,家長只顧著把二寶打扮得漂漂亮亮,臨近出門,問老大一句"你自己穿好了嗎?"。老大和二寶玩,二寶哭了,家長過去就是劈頭蓋臉一頓罵"是不是你又欺負弟弟啦?都跟你說多少次了……"。老二做錯事了,一直念叨"當哥哥的要做好帶頭作用,要告訴弟弟怎麼做……"。
可是老大們也不過只是孩子,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愛與支持,需要父母的循循教導,還需要父母的"我愛你!你真棒!"。
想要調節老大和二寶的關係,可以借鑑龍應台在書里提到的解決方法。要告訴朋友:"來到我家裡,一定要先跟大寶玩一會兒,說一會兒話關心一下他,讓老大感覺到大家仍舊愛著他。然後在徵得老大的同意之後再去看老二。"這樣基本能避免大多數老大心理不平衡的問題。
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們和諧相處
老大與二胎並不是天敵。老大們的彆扭往往是因為不知所措,他們還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一個一出生就跟自己關係密切的小朋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及時對孩子加以引導。
- 公平對待孩子,不偏頗。
上文提到,有的家長總是讓哥哥讓著弟弟,這其實就是一種偏袒。大的孩子為什麼要一定讓著小的呢?這是什麼道理?有個朋友生了兩個孩子,姐姐在弟弟出生後就失寵了,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留給弟弟,爸爸媽媽都叫她讓著點弟弟。
一開始姐姐還會哭鬧,說爸爸媽媽不公平,但時間一久,後來她就適應了,就算是弟弟搶了她的東西,她也無動於衷了。上次我去他家做客,給了姐姐一根棒棒糖,姐姐接過糖揣進了兜里,我問她是不是不喜歡,她愣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說要留給弟弟。
朋友夫妻倆的忽略和偏愛弟弟對姐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姐姐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懂事得讓人心疼。父母對孩子應當做到一視同仁,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
- 理解孩子的感受,不比較。
除了老大傷心,有時候,父母經常掛在嘴邊"怎麼就不會學學你哥哥?"也讓二寶傷透了心。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獨特的個體,盲目地在人前拿孩子作比較,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留下陰影。父母本應是孩子的安全感,千萬不要孩子活在父母的比較與否定下,一步步走向自卑。
美國教育學者阿戴爾﹒費伯和伊萊恩﹒梅茲立希在《沒有對抗的兄弟姐妹》中這樣建議:當你想要比較兩個孩子的時候,就對自己說:你無論想對這個孩子說什麼,直接說就好了,不要牽扯到其他孩子。比較的行為會讓被比較的孩子被迫站在彼此的對立面,尤其是在親兄弟姐妹之間。
- 正視孩子的年齡,不要讓孩子當"爸"又當"媽"。
相信很多過來的老大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自己不是在當哥哥姐姐,而是在當爸當媽。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會讓老大缺失許多玩樂的個人時光,也會讓二寶失去許多成長獨立的機會。其實,二胎家庭里,老大的情感需求往往比老二更強烈。習慣從獨寵到分寵的心理狀態,老大更加需要父母精心的呵護。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里講過一個鄰居來串門的故事。
媽媽生完二胎不久後的一天,鄰居來看小寶寶,帶了兩份禮物。開門時老大安安正依偎在媽媽身邊,看見鄰居帶著禮物眼前一亮。鄰居把禮物送到安安手裡,對她說:
"今天是來看新寶寶的,可是安安是老大,安安更重要。我先給你禮物,然後才去看弟弟,你同意嗎?"安安很開心地同意了。媽媽又是感激,又是佩服。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理解,無論家裡有多少兄弟姐妹,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需要無差別的愛。當自家老大覺得自己不再被愛時,請各位家長抱住他,看著他的眼睛告訴他:"爸爸媽媽生了二寶,但是對你的愛並不會少。爸爸媽媽不是不管你,只是你不需要像弟弟這樣的管束了。"二胎家庭想要同時教育好兩個孩子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卻可以收穫雙倍的幸福。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MbCJW8BMH2_cNUgoo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