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都是假象,孤獨才是本質

2019-07-22   聊史補丁

文/王玉(玉與君說)

適時為生活做一些減法,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沉下心來,好好地做自己,才能遇到那個最好的你,也才能真正找到幸福。

01

很喜歡麥加的一句話:「人生的幸福來源在於一直對生活做減法,社交也是。」

這樣的道理或許也只有經歷了生活的磨礪與人性的拷打之後,才能真正地懂得。

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在對生活做加法,關於前程、關於名利,甚至是關於社交,只要是能為我們帶來榮光的東西,都是需要不斷努力去做加法的。加法做得越多,也就越幸福嗎?

不一定,有時候,我們的幸福與加法有關,更多的時候,它們是沒有任何關聯的。

02

比如說,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社交,大部分其實都是無用的,這些無用的社交,占據了大量的時間,表面上看似你擁有了強大的交際圈,實際上真正能夠帶來精神愉悅、真正有交往價值的並不多,廣義的社交在一定意義上,只是一種資源的置換。

名片與微信的交換,並不一定能帶來交往的樂趣與心靈的愉悅,為目的而交往的朋友,如果缺乏思想的共鳴,也就少去了許多交友的快樂所在,很多所謂的交往,都是時間性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朋友一定會慢慢地淡出你的朋友圈,因為缺乏共同的價值觀與興趣,兩個人很難走得更遠。

年齡越大,越能明白,滾滾紅塵,茫茫人海,能遇到一個懂你而又純粹的朋友,實屬不易。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一些值得做的事情遠比去附和一些毫無意義的交往更有價值。

03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探討誰是那個真正懂你的人?後台有讀者給我留言感慨:翻遍通訊錄,其實也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懂得自己的人。由此也可見,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看起來活得那麼熱鬧。

終會明白,孤獨才是生命的常態,即便是朝夕相處的親人,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懂得自己,更多的時候,需要自己在孤獨之中學會與自己好好相處,學會與自己傾心交談。

一個人也只有在孤獨中才能真正地找到自己,才能去深刻地思索,到底要過怎樣的生活,要成為怎樣的人?

或許你是哪一個方面的專家,或許你是高高在上的官員,鮮花笑臉與掌聲時常環繞著你,夜深人靜的時候,你也會發現,身邊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是陌生的,熱鬧的背後或許你更能深刻地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孤獨,那些喧喧擾擾的應酬,常常會令人疲憊不堪。

04

回看我們的朋友圈又何嘗不是呢?無論是酒桌上熱情地推杯換盞、私底下費心地彼此親近,或是朋友圈瘋狂地點贊,終會發現,很多社交帶來的不過是虛假的友誼與虛擬的熱鬧。

自從有了微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密切而方便,在便利的同時,它也讓我們的社交無處不在,翻開你的微信通訊錄,每個人看似都擁有幾百個甚至是上千個朋友,其實真正的朋友又有幾人?

有時候,因為沒有深刻的交集,你甚至不知道那些跳動的頭像,它到底是誰?但你也不得不花掉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回覆信息,這樣的社交,真的有用嗎?

所以,與其周旋於虛假的熱鬧,還不如沉下心來去成就自己,認真地去親近真正的朋友。

那些真正有心靈溝通的朋友,常常是默默無語的,甚至也不在微信跳動的頭像里,你還會發現,他常常不會點贊你的朋友圈,但他會在暗地裡默默地關注你,只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哪些是真朋友,哪些是假友誼。

真朋友,他懂你堅強背後的脆弱,懂你微笑背後的眼淚,他不需要你祈求他的幫助,卻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為你分憂解難。當你春風得意的時候,他不會讓你看到他,在你落魄失意的時刻,他卻成了你最堅強的後盾,最溫暖的港灣。

你們或許不需要經常聯繫和見面,但友誼卻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愈發地醇厚。

05

人與人,真的是一場註定的因緣,有些人,一見如故,親切而溫暖;有些人,朝夕相處,遙遠而陌生。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更是興趣、價值觀、人生觀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朋友之間,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有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朋友之交,貴在真誠,有緣之人,終會走近,因為那是一場靈魂的相吸;無緣之人,終會遠離,因為所有的友誼,都不是刻意求來的。

千帆過盡,我們才會發現,熱鬧都是假象,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人,也只有在孤獨中,才能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成就自己。

適時為生活做一些減法,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沉下心來,好好地做自己,才能遇到那個最好的你,也才能真正找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