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
汪東曉從部隊退伍後
加入公安隊伍
身上的制服從橄欖綠換成了藏青藍
成為了嘉興平湖市公安局獨山港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
汪東曉轉業時是排長,所以大家都喜歡喊他「汪排」。而汪東曉也挺喜歡這個稱呼,他說每一聲「汪排」,都仿佛將他拉回到21年前剛加入公安隊伍時的情景,他好像還是那個熱血青年,不忘初心。
從警21年,他一直紮根基層,在管轄的18平方公里內,企業、學校、社區,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跑一圈。經過他的努力,化解了很多基層矛盾,消除了各類安全隱患,轄區的刑事警情也大幅減少。為方便和群眾溝通,汪東曉還建起49個微信群,旅館的、手機店的、計程車的、小區的、自然村的……
2015年,汪東曉還擔任星華村的書記,社區民警兼任村支書,全權負責大小事務。
「當時,整個獨山港鎮正處於大拆遷、大開發的發展關鍵階段,星華村作為獨山港鎮人口房屋集聚區,情況複雜。」汪東曉回憶,前任村支書離任後,新書記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群眾工作出色的汪東曉進入當地黨委、政府的視線。
汪東曉到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提升村集體資產利用效率,這讓村民們看到汪東曉是實實在在為他們辦事,村民們也就都信任這位穿著警服的村支書。以此為開端,汪東曉又陸續化解了村裡積累的各類矛盾糾紛。正因為群眾工作做的出色,「汪排」的村支書生涯原本計劃1年,卻在村民們的多次挽留下做了近2年。當他卸任時,星華村的整體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時至今日,村民們也依舊把他當成「第一書記」。
汪東曉一直紮根在基層,他愛管「閒事」是眾所周知的,但凡群眾有事找到他,他從不推辭。去年6月,村民陸偉康因一次意外,兩條腿粉碎性骨折。由於涉及多家單位,賠償款無處可討,走投無路的陸偉康想到了汪東曉。「他打我電話,我就過去了,到他家一看,行動不便的他在一樓門廳鋪了張床,特別可憐。他看到我後,講了沒兩句,就在那裡像小孩一樣哭。」那個畫面讓汪東曉很心疼,他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全力幫助陸偉康。
汪東曉在之後的3個月里,數十次上門,找專業律師了解相關法律、和企業主要負責人溝通對接,同時又為陸偉康請了一名律師,進行協商談判。經過多番努力、協調,去年10月底,陸偉康的賠償金全部到位。汪東曉再一次去看望陸偉康時,陸偉康握著汪東曉的手,泣不成聲。
從警21年,汪東曉收穫了許多榮譽,他是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浙江省勞動模範、嘉興市公安局模範警察,他也一直是群眾口中那個親切的「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