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民國巨匪,長得像個洋人,可專門綁架洋人,當時三個國家抗議

2019-07-27     關河南望

作者:漢宣團隊 無授權禁止轉載​

張慶,有個外號叫做「老洋人」,這主要因為他身形高大,鼻樑高挺,眼窩深、眼睛泛黃、頭髮也是微黃,長得像個洋人,不過,對於這個外號的由來還有另一個說法就是,張慶聽別人夸洋人怎麼怎麼很厲害,張慶不服就回道:我比你們說的洋人還厲害,我是他們的老子。這兩種說法,究竟哪種是真的,我們無從考究,不過,這個「老洋人」的綽號確實是張慶的。

張慶,是河南臨汝人,清光緒十二年出生。家裡面幾代人都是貧苦農民,家裡只有一破房子,兩畝地,可以說日子過得勉勉強強。十歲那年,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張慶和自己的哥哥相依為命,四處乞討。就是在這麼一個環境下,造就了張慶的粗野性格。

1911年的時候,張慶參加了白朗帶領的起義軍,對抗當時官府的橫徵暴斂。1914年,起義失敗,張慶又到了河南宏威軍中當兵,這時,張慶搖身一變,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張廷獻。1922年,張慶已經當上了宏威軍的連長,可惜的是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宏威軍被擊敗,並被遣散。部隊遣散後,張慶與三百多名散兵一起落草為匪。一路沿西行至當時的陝豫交界,一路上不斷擴大規模,隊伍激增上千人。後因官兵征繳,張慶又率領隊伍回到了豫西,前前後後有很多小股土匪加入,規模竟擴大到七、八千人。這些匪患很是猖獗,一路上無惡不作,搞得當地的老百姓們人人自危。

豫西這一帶的動靜,引起了河南督軍和直系軍閥的重視,準備對其實施圍剿計劃。不過沒想到的是,張慶居然率隊伍突破包圍,橫穿到了皖西,甚至還拿下來了皖西重鎮阜陽。張慶把阜陽洗劫一空,帶著大批彈藥、財物、女子重返到了河南,甚至當時阜陽天主教堂的神父、義大利人馬福波也被一同綁架帶走。

到了河南,張慶又綁架了基督教牧師、美國人巴牧林父子以及基督教倫敦會牧師、英國人賀爾門。為何綁架這麼多洋人呢?遇到了官兵前來剿匪的時候,張慶就會把這些洋人們推出來,這些官兵看著這些洋人不好辦,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只得眼睜睜的看著張慶的部隊揚長而去。

這傳教士被綁在那時候是大事兒,更何況是三個國家的傳教士一起被綁架,這引起了西方列強的不滿,北洋政府很是惶恐,對該事件表示非常重視。北洋政府動了真格,飛機大炮正規軍,都齊上陣,面對如此炮火,張慶只好向四川逃竄,張慶部隊所到之地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後來,張慶攻入了棗陽城,又綁架了美籍女傳教士吉倫,還擊傷了剛結婚的的美國傳教士賀福夫婦,甚至致使賀福教士死亡。這一事件,更是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次事件,加大了北洋政府的剿匪力度。

後來,在各路軍閥的窮追猛打下,張慶匪部已經彈盡糧絕,人心開始浮動,有的想要早日投降,以求厚待,被張慶知道後,想要穩定軍心。在一次議事會上,當張慶想要用手槍威脅手下的時候,一名土匪搶先下手,對著張慶開了一槍。這個敢於綁架洋人,又罪惡多端的匪首,終於倒地身亡。這股土匪終於在官兵的圍剿之下,日漸消滅。

張慶帶領的這土匪,是當時民國時期最為猖獗的,人數眾多、持續時間最長、殺人數之多,都在當時創下了不少記錄。

張慶本身,在那時候,無惡不作,沒辦幾件好事,不過,綁架洋人證明了張慶的一點硬氣。張慶死了,但這並不重要,還會有其他「張慶」站出來。新中國肅清剿匪,才能給人們帶來安定的生活,讓老百姓們享受好日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Ax3X2wBUcHTFCnfFv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