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次破產,從盲盒開始

2019-09-25   社長本色



撰文 | 怪力女

繼「現在出門,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後。

「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已成功入選當代社會第三大經典謊言flag。

很多年輕人就像著了魔一樣,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

有網友表示一旦入坑,便欲罷不能。


買盲盒就如同買彩票,只有「不買」和「停不下來」兩種可能。

當你拆開第一個盒子後,你就會想拆下一個。

泡泡瑪特的創始人兼CEO王寧曾表示:單價59元的Molly,一年能賣出400萬個,貢獻2億多的銷售額。

如今,盲盒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玩偶,它已經成了當代年輕人「硬核燒錢」的一種愛好。



-1-


一入盲盒深似海

從此錢包是路人


「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盲盒究竟是個什麼妖精,為何霎時間讓大家欲罷不能,心甘情願獻上自己的錢包。


盲盒,顧名思義就是你不知道裡面是什麼,只能買完拆開後才能「一睹芳容」的盒子。

一個盲盒的單價大約在39-69元之間,盒子裡裝著一個手掌心大小的玩偶,裡面的玩偶都是成套的。

一套盲盒通常有12個常規造型, 有一個隱藏款造型。



隱藏款的造型出現的機率會非常低,抽中的機率大約在1/144。

有的甚至更低,比如Molly的西遊金色特別款,出現機率僅為1/720。

許多盲盒的資深玩家都會為了隱藏款使出渾身解數。除了抽盒之外,他們也可能會「端箱」買走144個娃娃,剩餘重複的再賣掉。

總之,玩家為了抽到隱藏款,就會不停地買買買。


盲盒到底有多讓人上癮?


看國內最火的盲盒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就知道啦!


10年才成立的公司,硬是靠著無數上癮者的支持在17年就上了市!

他們曾經在天貓發布的第一個 Molly 系列(每套售價 708 元),200 套售罄僅用了 4秒。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4個月花了20萬在盲盒潮玩上,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費70多萬購買盲盒。


還有不少白領的真實情況是,工資到手一半給房東,一半給盲盒,為了集齊一個系列能吃一個月泡麵。

盲盒愛好者對集齊一整套有著強烈的心理需求,這種需求像極了集水滸好漢卡、集支付寶的五福卡。

小怪嚴重懷疑當年集乾脆面好漢卡的人,和現在抽盲盒的是一批人,但我沒有證據。

-2-


你要的隱藏款和稀有款

永遠都在下一個盲盒裡


你永遠不知道,拆開的乾脆面里藏的是哪個水滸英雄。

你永遠猜不到,旅行青蛙會寄給你什麼樣的明信片和伴手禮。

你也永遠想知道,英雄聯盟下次抽獎,會爆出什麼皮膚。

潮玩愛好者們,同樣痴迷於拆開下一個盲盒的興奮感,獲得一個「隱藏款」能驚喜到發狂。

盲盒的這種不確定性,撩起來年輕人們的無限興趣。

站在一堆盲盒面前,屏氣凝神心裡默念自己想要的那一款。


然後拿起面前的一個盲盒,搖一搖,捏一捏。

重複幾次以上動作之後,以自己相當無厘頭,但是自信的第六感迅速選中一個盒子。

結帳完成後,緊張刺激地拆開盲盒,直到拿出娃娃的那一刻,失落感湧上心頭。

竟然不是那個隱藏款,好氣!

如果剛好是自己想要的那款,就會連著興奮好幾天,並且立馬想要在網絡上炫耀一下自己的好運氣。


這種碰運氣的選擇模式,以及包裝拆開揭曉答案所帶來的巨大驚喜或是巨大失落,迎合了年輕一代的獵奇心理,讓盲盒迅速流行起來。

來源:社長本色粉絲@盧俊廷


氪金族千千萬,收集癖占一半。

買一個,你就想成套。成套之後,你又想集齊所有你沒有的系列。

然後在收集的這段時間裡,保不齊還會有新的系列推出。

更套路的是,有的盲盒娃娃設計本身就會有意引導用戶集齊所有的款。

比如小怪昨天買的這款 Molly 的小火車系列,娃娃坐車廂上有個小掛鉤,時時刻刻勾引著我再去買幾個盲盒。

小怪花費69元巨額抽的盲盒

-3-


比「炒鞋」門檻更低

而且更暴利

和球鞋一樣,盲盒除了令人驚艷的燒錢功力,「炒娃」也成了繼「炒鞋」之後,又一大「韭菜池」。

盲盒已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玩偶,光是在閒魚上,盲盒交易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千萬級的市場。

閒魚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裡,有30萬的盲盒愛好者在閒魚上進行了交易,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售賣的盲盒大多在40-70元左右。

雖然單價不高,但部分盲盒在二手市場上的標價卻令人咋舌,限定款和隱藏款被炒至上千元並不罕見,其漲幅空間已經遠高於「炒鞋」。

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 59 元。

現在已經賣到 2350 元的高價,狂漲 39 倍。

泡泡瑪特的 Molly 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漲幅也很高。

原價 59 元,現在閒魚均價 1350 元,漲幅 22 倍。

labubu 的太空人隱藏款原價699。

在閒魚的價格已經漲到 3000 元,漲幅 3.3 倍。


去年一位 30 歲的閒魚用戶,光是通過轉讓盲盒就賺了 10 萬元。


盲盒迷們的瘋狂,絲毫不輸球鞋迷。

其實不僅僅是閒魚盲盒交易火爆,整個社交網絡到處都是盲盒的經濟。

在B站上,很多UP主都直播拆盲盒,光是直播一個沒有感情的拆盒機器就有好幾十萬的播放。

觀看視頻的人也表示特別享受「雲拆盲盒」的過程,痴迷於拆開每個盲盒時候的感覺,興奮和驚喜、失望或沮喪。

小怪對盲盒不是特別痴迷,竟然用正常速度從頭到尾看完了。果然有毒,看完心裡竟然還有點想擁有。

不僅如此,抖音上的盲盒相關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 8.4 億。


微博上也有各種博主在線抽盲盒的 Vlog。


盲盒玩家們甚至為了方便交換娃娃,創建了很多自己的社群來交換盲盒,比如微信群、QQ 群等。

僅僅是在QQ平台上以盲盒命名的交流群就有150多個。

還有不少盲盒高手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抽盲盒的經驗和技巧。

技巧詳細程度簡直令人髮指,比如摸外殼、搖盒子的質感、看重量等。


不過,小怪要在這裡要辟個謠,網上這種猜重量這種方法基本上是沒用的。

因為泡泡瑪特防止大家掂重量猜盲盒,在盲盒中加入了配重的小圓片,保證盲盒的每個重量都一樣。


如今,盲盒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新型社交貨幣。

不少人表示不理解,覺得盲盒就是「韭菜盒子」,買盲盒就是在交智商稅。


但是真正熱衷於買盲盒的人卻不這麼覺得。


小怪的朋友小福就喜歡收集盲盒,她在工作之餘就會買一個盲盒來獎勵自己,加班的那些勞累感在打開盲盒的那一剎那煙消雲散。


他們通過抽盲盒找到了自己的解壓娛樂方式,通過收集盲盒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周杰倫和王寧

小怪要說的是,不過是每個人的興趣好愛不同罷了。


買盲盒與喜歡買包、喜歡彩票、喜歡美食一樣,本質都是花錢買開心。


儘管盲盒的成本低,交易差價的確很暴利,但有人願意為其買單又有何不可呢?

你覺得抽盲盒的人無聊嗎?

你有沒有為自己某項愛好燒錢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