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庫完成簽約後,權威媒體《轉會市場》出台專題報告指出:盧卡庫成為足壇歷史上所有常打中鋒位置的球員中,累計總轉會費最高的一個。
盧卡庫職業生涯經歷了5次重要轉會。
2011年,他以1350萬英鎊加盟切爾西;隨後他以3500萬英鎊轉會埃弗頓;2017年他以7620萬英鎊加盟曼聯。今夏他以約合6750萬英鎊的價格加盟國際米蘭。
五大聯賽範疇內,盧卡庫5次轉會的總轉會費達到2.036億歐元,超越了1.8億的姆巴佩(打過突前中鋒)、1.79億歐元的莫拉塔,成為累計轉會費最高的中鋒。
當然,C羅、內馬爾這樣的邊鋒球員不在統計之列。
各界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簽下盧卡庫當然對國米有利,但盧卡庫顯然不能算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藍黑軍底子太薄,需要補強的環節太多。為一個前鋒耗去所有預算會不會風險太大?從財政角度上看,得到盧卡庫後,國米還有沒有空間去完成其他收購?足球財經類權威媒體C&F分析指出:國米還有足夠的空間去完成其他的明星級收購。
7月份時,國米已經順利走出了FFP諒解協議,遵循和其他球隊一樣的財政公平法案的規則。
根據FFP的要求,一支俱樂部的賽季攤銷支出,與財政收入的比例,控制在70%以內,算是達標。
這個支出,並不是計算一筆轉會的總計轉會費,而是計算當賽季的財政成本(比如分期付款的當年費用、租借交易的租借費、當賽季年薪稅款總和)等等。
簽約方面,國米本賽季花費1.55億歐元引進10名球員(包括引進、買斷等等,盧卡庫,波利塔諾,薩爾切多,拉杜,布拉臧,拉扎羅,戈丁,阿古梅,巴雷拉以及森西)。
但因為國米有意識的用較長的支付周期、先租後買等方式降低本賽季成本,所以在這一環上,國米本賽季的財政支出壓力約為8110萬歐元。
出售方面,儘管國米其實並未賣出什麼高價重將,但是出租納因戈蘭、解約米蘭達降低了薪金,出售普斯卡什、卡拉莫等人則換回了資金,也還是減輕了一些支付壓力。
根據意媒算法,國米本賽季所有球員的轉會攤銷壓力約為1.162億歐元,所有球員稅後薪資額約為6820萬歐元,所有球員含稅薪資額約為1.21億歐元,總計的本賽季轉會、薪資攤銷成本為2.37億歐元。
這一數字較之上賽季(1.982億歐元)多出了近4000萬。
上賽季國米財政收入是3.7億歐元;本賽季的財政收入,保守估計將突破4億歐元。
FFP要求國米將攤銷/收入的比例控制在70%以內,目前這個比例預計是57%,雖然比上賽季47%要高一些,但是仍然有空間去繼續在球市上收購。這就意味著,即使國米無法在清洗球員方面(比如伊卡爾迪)回籠大筆資金,球隊完成哲科的收購仍然綽綽有餘;如果國米出售球員方面有一定收入的話,那麼完全可以在不違反FFP規則的前提下,繼續簽下另一位明星級球員。
早在今夏轉會期開始之前,南京方面就傳出消息:藍黑軍準備了一筆引援預算,完成巴雷拉、盧卡庫、哲科等孔蒂確實需要的組隊骨幹成員。
這一點現在已經得到證實。
但若只完成「必答題」,馬洛塔、張康陽當然覺得不過癮。堂堂的冠軍CEO入主球隊第一個大展拳腳的夏窗,他當然希望博得更多彩聲。
國米野心勃勃的決策團隊的藍圖,就是通過出售球員募集資金、拉長支付周期減輕壓力,再去完成其他明星收購,做一道「加分題」。
事實上,從夏窗開啟至今,人們能清楚的感受到,在國米很多筆轉會中,其談判難點一直不是轉會費總價格,而是壓低本賽季成本。
比如森西的先租後買。
比如巴雷拉的分期支付。
再比如,盧卡庫的轉會拖了一個多月。轉會完成後,經紀人帕斯托雷洛證實,國米合計三次正式報價。其實,前兩份被拒絕的報價,總額也有7000萬左右,只是支付方式不被曼聯所接受(比如2年租借附加強制買斷,比如1+3+3的支付周期等等)。
不可否認,馬洛塔拉長支付周期、壓低本賽季成本的策略,確實增大了不少轉會談判的難度,也拖慢了國米的引援節奏,對球隊夏季備戰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保證了國米財政的健康,同時,讓藍黑軍有餘力在今夏製造其他轉會,尋求更多位置的補強。這是有利有弊的選擇。
綜合目前的資訊來看,馬洛塔期待的X先生,有一些傳聞。比如比達爾,甚至可能是迪巴拉——尤文既然在盧卡庫交易上給國米製造過障礙,那麼以馬洛塔的性格,當然也會擇機反擊。
此外,藍黑軍轉會期還有一個大任務:轉出。
伊卡爾迪的問題總要解決。
德國多家媒體透露,拜仁在薩內受傷後放棄了引進他的計劃,主帥科瓦奇希望引進佩里西奇,儘管拜仁高層有人擔心佩里西奇一對一能力和年紀問題,直接買下風險偏高,但德甲南大王仍然試圖嘗試用300-500萬租借費附加1800-2000萬買斷權的方式引進佩里西奇。克羅埃西亞人在孔蒂麾下打邊翼衛和前鋒都效果不太好,顯然不是國米非賣品。
總之,距離轉會窗關閉還有幾周時間,簽下盧卡庫後國米不會就此打住,無論引進還是轉出,藍黑軍還有很多文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