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里」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一處名為「冷山監獄」的死囚區,因監獄裡的地板是綠色而得名。死囚區被稱為「最終之旅」,而冷山監獄的獄卒們卻取了另一個比較有詩意的名字,稱之為「綠色之旅」。
《綠里奇蹟》要從1935年的冷山監獄裡來了一個身材高大的黑人死囚開始講起,這個黑人囚犯將近2米。見的第一面時,保羅和他的獄卒同時以為他是一個很難搞很暴力的黑大個,但是和他交談相處的過程中卻發現,這個高大的黑人其實很溫和,很親切,甚至很善良,能無意間能感染身邊的人。
很難想像,這麼一個很和善的黑人怎麼會是一個殘忍的殺人兇手,是一個殺害了兩名少女的惡魔。
這個黑人名字叫做約翰·科菲,是一個有超能力的黑人,人們稱呼他為天使,他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可愛天使。
約翰·科菲被抓完全是一個誤會,他被誤認殺害了兩名少女而被捕入獄,並且被判處死刑。
他被押送到綠里監獄時遇到了幾個不錯的獄警,除了那個心理扭曲的關係戶佩西。E區(死囚區)的主管保羅·艾治科姆,副主管豪威爾和獄警迪恩三人對這個新來的死囚黑人都很不錯,不是科菲的原因,而是因為他們三個也有一顆善良和同情的心。
豪威爾剛看到科菲時非常驚訝,他告訴保羅把科菲關在E區要慎重考慮,他看起來就是只巨獸。
保羅第一次與科菲接觸時的第一句話是:「你不會給我惹麻煩吧,大個子?」
保羅和其他獄卒沒想到這個看起來的大個子不僅不會給他們惹麻煩,而且還是一個內心「住著一個小公主」的男人,性格溫和,膽小,怕黑的大男孩。
科菲登場時說的那句話「與咖啡同音,但拼寫不同」(這句話後面也出現過幾次),這句話很有深意,他是個黑人,咖啡色和黑色的膚色相同,因此很多人都把咖啡比作黑人,就像以前的那句玩笑話。「為何黑人不吃巧克力,因為他們害怕會咬到自己的手指。」這句話並非簡單的調侃,而是有含義來源的。
科菲在這部劇中非常可憐,不識字卻很善良,只會寫自己的名字。而且他很有禮貌,把每個獄卒都稱呼「BOSS(老闆)」。
他怕黑,問保羅:「晚上睡覺時會熄燈嗎,有時我很怕黑,特別是陌生的地方。」
保羅很意外很耐心地跟他說不會,走廊會很亮,並且一直都會亮著。
在保羅和其他人準備走時,科菲跟他們說的話不是為自己的「無罪」辯解,而是在為自己沒能救下那兩個被壞人殘忍殺害的女孩。
「我也沒辦法了,老闆,我試著挽救,但來不及了。」
科菲想用自己的超能力救那兩個女孩,結果太遲了,他已經無能為力最後卻被那兩個女孩的父親打一頓,被認為是兇手而逮捕入獄。
在監獄裡,他被真正的兇手比利抓住他的手時感覺到了比利就是兇手,最後他自己的超能力利用佩西殺了比利,同時也讓這個心理扭曲,欺軟怕硬的佩西得了精神病。
科菲把自己的超能力傳給保羅,讓他知道真相,知道真相後的保羅和其他獄卒非常震驚,保羅也很同情他,問他要不要放走他,而科菲卻說你為什麼要這種傻事。他知道放走他保羅他們會是什麼後果,他是個他人著想和付出而不求回報的人,寧願接受電刑也不連累他人。
約翰·科菲接受電刑前,跟保羅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他總是說自己好累,利用超能力幫助別人後說很累,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也說自己很累。
約翰·科菲:「我太累了,我不想再像孤鳥一樣單飛,我不想再過沒有朋友的日子,我希望能有人告訴我該何去何從,我不想再看到人間的爾虞我詐,我不想每日再承擔全世界的痛苦,世上的痛苦實在太多,像碎玻璃般無時無刻的刺痛我的腦袋,你明白嗎?」
這段話完美地詮釋他對這個世界的失望,對自己的無奈和痛苦,他不想在繼續承受了,所以選擇離開。
——天使來到人間最後失望地走了!
很多人都希望保羅他們為科菲翻案,只是在那個時代,他們也很無能為力,科菲自己對這個世界也很失望,所以結局很現實,很符合當年的那個時代。
《綠里奇蹟》電影改編自史蒂芬·埃德溫·金同名小說《綠里奇蹟》,另一部全球高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也是他的作品。《綠里奇蹟》和《肖申克的救贖》的作品是同一個人,拍攝的導演也是同一個人作家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
《綠里奇蹟》是一部直指人性和人心的現實魔幻主義影片,很現實,也很魔幻,也很感動,在故事的結尾中約翰·科菲說的那幾段話表達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失望,同時也讓大部分觀眾潸然淚下。
約翰·科菲用自己人生最後的時刻創造了奇蹟,而他自己卻沒有迎來奇蹟!或許在他看來,離開是最好的結果。
飾演約翰·科菲的演員邁克·克拉克·鄧肯於洛杉磯時間2012年9月3日因心肌梗塞引發的併發症病逝,享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