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3日訊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建立山東省城鄉失業人員就業服務制度的通知》,要求建立全員登記服務制度、人員動態服務制度、分級分類服務制度、定期聯繫服務制度、信用承諾服務制度等五大制度,並明確勞動年齡內、有就業要求、處於無業狀態的我省城鄉勞動者,均可辦理失業登記。
其中,「勞動年齡內」是指16周歲(含)至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年齡內;「有就業要求」依據個人申請;「處於無業狀態」依據山東省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信息系統記錄。在山東省就業後失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和台灣地區居民可參照執行。符合登記對象條件的勞動者,可在戶籍地或常住地辦理失業登記。
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台自2020年7月1日起,啟用失業登記全國統一服務入口,受理勞動者失業登記申請,並按照登記失業地將勞動者申請轉交各地辦理。《通知》要求各級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創新服務方式,按照分級分類制度,主動通過數據比對、走訪調查等方式聯繫登記失業人員,變「人找服務」為「服務找人」,保障登記失業人員享受登記地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服務。
據了解,定期聯繫服務制度要求各級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加強對失業人員的日常聯繫、月度追蹤及即時響應。具體表現為:一是加強登記失業人員日常服務,實時記錄服務情況及結果,幫助其儘快就業創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同步指導登記失業人員主動報告求職經歷和就業狀態,及時更新登記失業人員相關信息。二是通過信息比對或工作人員電話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每月至少進行1次跟蹤調查,了解登記失業人員的就業失業動態,對跟蹤調查的情況要在山東就業信息系統中進行記錄。三是登記失業人員可通過當地12333電話等線上渠道提出服務訴求轉交登記地的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由登記地的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及時提供「12333」式服務,即:1年內至少開展2次政策對接、提供3次職業指導、推薦3次崗位信息、提供3次免費技能培訓信息。
此外,《通知》強調各級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應即時受理失業登記申請,對材料或手續不全的,經申請人書面承諾後先行容缺辦理,7個工作日內採取信息比對、實地調查等方式辦結,並以適當方式向申請人反饋辦理結果。不得以人戶分離、戶籍不在本地等為由不受理相關就業服務訴求。要優化經辦服務,通過建設智慧就業服務大廳,推行智能化認證、電子化簽章、不見面服務,實現全程網辦、全省通辦。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okEdHEBnkjnB-0zOn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