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滑失控該如何避免?老司機:雨天行車要降低胎壓?

2020-09-20     星座中的小美女

原標題:水滑失控該如何避免?老司機:雨天行車要降低胎壓?

凡是開過車的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經歷,雨天行車,在車速較快的情況下一側車輪壓過路面積水,能夠明顯感覺到行駛阻力。

積水較深或者車速較快時,甚至會改變行車軌跡,方向盤也會出現一個明顯拖拽的力,這種現象,就稱為水滑現象。

當然,大部分的水滑現象都是可控的,只要扶穩方向盤,一般來說不會造成嚴重後果,但在高速路上,一旦發生嚴重的水滑,就要另當別論了。

01

為什麼會發生水滑?

了解這個問題之前,先要了解輪胎和胎面花紋,之所以輪胎需要胎面花紋。

原因有兩點,一是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力,為正常行車提供穩定的抓地力,第二點,就是排水。

排水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保證輪胎與地面的附著力。

這點很好理解,我們常說,一輛車動力如何如何、加速能力如何如何、爬坡能力如何如何,這一切都要建立在輪胎與地面有附著力的前提下。

試想一下,即便是一輛性能強悍的車型,在光滑的冰面上一腳油門下去,也只有空轉的份兒。

那麼此時,將一側驅動輪由冰面改為瀝青路面,附著力瞬間提升,那麼車輛勢必向冰面一側迅速轉向,並最終發生側滑導致失控。

同理,在高速行車時,比如左側車輪突然壓過較深的積水區域,輪胎將在瞬間失去附著力。

積水越深,車速越快,阻力也就越大,發生失控的機率自然就大大增加了。

02

高速行車如何避免水滑或降低失控風險?

首先一點,只要是雨天行車,就一定要降低車速,這是一個基本常識。

因為發生水滑現象,車速越快,失控風險越大。

這樣的正比關係也就意味著,較低的車速將大幅度降低後果的嚴重程度,這一點毋庸置疑。

在較低車速下,即便感受到車頭的偏擺,只要穩住方向盤,車輛一般都是可控的,並不會造成嚴重後果。

其次,就是避免發生水滑現象後,因為緊張而採取緊急制動,這會加劇車輛失控的風險。

正確的做法是,儘量控制住車速,以較為平均的車速平穩通過積水路段。

第三,不少老司機教導新手時說,雨天行車,應該刻意降低胎壓,以此來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

其實,這種方法並不可取,因為輪胎的接觸面積增大,那麼對地面單位面積的壓強變小,剎車時力量減弱。

不僅不能及時將輪胎紋槽的雨水排出,還會致使滑行距離增長,並且會加重水滑現象造成的滑移、漂浮效果,反倒會更危險。

最後,一定要時刻關注前方路面情況,一旦發現前方路面有大面積的積水反光,就需要提前降低車速,切不可無視路況貿然通過。

此外,在準備超車時,也需要提前觀察路面信息,確保在乾爽的路面條件下完成超車,否則在加速時突遇積水,後果將不堪設想。

總之一點,當開車發生水滑時,你一定會感覺到方向盤的轉向力度變小,甚至轉向不聽使喚。

此時,一定要克服緊張情緒,不要猛踩剎車,緩抬油門踏板,儘量把持住方向,等車速降下來,水滑現象自然就消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g5wqnQBd8y1i3sJiAg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