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Hitesh Choudhary on Unsplash
說到最近熱門的話題,就不得不提及AI、5G。在華為提出的萬物互聯的世界構想下,這一「萬物」的範圍也覆蓋進了智能工廠。
說到智能工廠就不得不提到的是,廠房的升級歷程。因為從廣義上來講,倉庫也是廠房的一種類型。因此,我們這裡所提及的變化,包括倉庫。
自動化立體倉庫
從傳統廠房到自動化立體倉庫。這是目前的發展階段。
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美國就出現了採用高架存儲模式的立體倉庫。隨著後面網際網路的發展,逐漸出現了由計算機控制的高架倉庫,進而自動化立體倉庫出現。
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生產規模的擴大,傳統的廠房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產需求了。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與產能,自動化立體倉庫就開始在國內被頻繁提及。
自動化立體倉庫是指有自動傳輸揀選帶,窄巷道揀選機,高位倉儲及自動送裝貨,揪差,打包直至裝車等一些列自動化流程的倉庫。
目前,我國的生產廠房與倉庫均出現上述的幾種自動化設備。這表明,我國的自動化生產廠房已經普遍使用了。
傳送帶
早在21世紀初,機器人概念在國內被普及,機器人代替部分勞動力就成為了一個趨勢。而在千禧年,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更是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狂熱時期。協作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的不斷出現,不斷打破著生產車間的布局與生產方式。
而隨著我國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會造成巨大的成本。
2018年,我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只有35.7%,60歲及以上占比達到了17.9%(註:老齡人口占比達到了10%則認為這個國家已經步入了老齡化階段)。
圖片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富士康、蘋果、服裝廠房紛紛往東南亞轉移。成本與市場需求變化的背景下,生產廠家也不得不做出應對策略。
當然這是對於國外的企業來說,那麼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說,轉移,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在生產力成本上升、人才需求結構變化的情況下,許多企業紛紛轉型升級,這也是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的一個重要時期。
我們以奇瑞汽車生產車間為例,來看看,國內的廠房到底是怎麼轉型升級的。
1.現場5S的管理。有嚴格的指導文件與操作程序,是產品質量保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與保證。廠房能夠採用5S的管理,才能為廠房進行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的一個軟體支持。
2.引入自動化操作機器人。奇瑞在各個環節都採用了加入機器人提高動作效率與工作精準度。甚至,在一個焊裝線上會有三個不同需求的機器人:義大利的COMAU柯馬、日本的NACHI那智和國產的EFORT埃夫特。可以說,操作留給了機器人,機器程序問題,則留給了技能型人才。
3.積極的管理模式。在奇瑞隨處可見的TPM管理模式,也就是全員生產模式。在這個模式下,責任到人,全員維護。
4.完善的流程分工與檢測。奇瑞會把不同的操作流程做一個大致的劃分,在劃分之後,對操作步驟有著嚴格的質量檢測程序。在這些程序上,起到很重要作用的是AGV小車:可以搭載著令人愉悅的音樂,隨現供貨的小機器人。不僅能夠讓工作人員心情愉悅,還能實現精益化生產。
5.對人才的重視。以人為本一直是我國的重要文化之一,一個生產廠房能夠重視人才,才是這個廠房發展升級的根本。廠房的升級伴隨著的,是人才的需求,對技能型人才的重視,是奇瑞能夠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因此,從傳統廠房升級到智能工廠,不單單是引入機器人那麼簡單。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從軟體與硬體兩方面綜合升級,這樣才能夠在智能製造的浪潮中,激流勇進!
Photo by Franck V.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