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江蘇南京開幕。吸引了全國5000多名創業型新農民和1000多家創新型新企業參加,集中展示了我國農村創業創新最新成果和最高水準。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江蘇省省長吳政隆出席開幕活動。
本屆博覽會將新農民新技術、新功能新價值、新產業新業態、新平台新載體充分展示,形成「成果展示、高層論壇、創意大賽」三大板塊,各板塊環環相扣、精彩紛呈、亮點頻現。
在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論壇上,關於社會資本投入的前景、瓶頸與發展,韓長賦作出主旨講話:
壹
社會資本前景廣闊
論壇上,韓長賦介紹,鄉村是投資興業的熱土,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空間廣闊、前景光明。
從政策環境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將農村列為全面小康補短板的重要領域,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更加有力,制約城鄉資源要素公平配置的藩籬逐步被打破。
從市場容量看,我國有2800多個縣、近4萬個鄉鎮、58萬個行政村,還有5.6億人生活在農村。鄉村振興大幕已經拉開,城鄉差距正逐步縮小,未來如果中國農村都能建設得像歐洲那樣,農民過上城裡人一樣的日子,將孕育多大的投資空間,帶來多少投資機會?
從市場需求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城鎮人口已超過農村,營養健康、優質綠色的特色農產品,綠水青山、小橋流水的田園風光,鄉愁濃郁、民風淳樸的農耕文化,日益成為稀缺資源,受到越來越多青睞。近年來農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高於GDP和城市居民收入,廣袤農村消費市場蘊藏著無限商機。
從投資潛力看,農村資源豐富,領域廣闊,社會資本既可以投資鄉村產業發展,又可以參與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高標準農田、農村污水處理等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建設,還能發展村莊規劃、教育養老、鄉村旅遊、電商消費等服務業。
從投資條件看,農村交通、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物流運輸更加便利,加上人工、土地等成本相對較低,發展二三產業的條件越來越好,還有1500萬高素質農民和350萬家新型經營主體,有能力有熱情,與社會資本有效對接、高效承接。
這些都為社會資本下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貳
破解瓶頸制約
韓長賦介紹,現在不少地方反映下鄉創業項目不好選、用地不好拿、資金不好籌、人才不好聘。
如今,農業農村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出台政策措施,依靠強化投資引領、研究完善「人地錢」支持政策、搭建平台強化服務破除這些瓶頸制約。
叄
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韓長賦強調,老闆下鄉,應該是帶動老鄉,不能代替老鄉,不能農業現代化,農民邊緣化。
一要多辦農民「辦不了、辦不好、辦了不合算」的產業,把收益更多留在鄉村。
二要多辦鏈條長、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產業,把就業崗位更多留給農民。
三要多辦扶貧帶貧、幫農帶農的產業,帶動農村同步發展、農民同步進步。
據了解,目前全國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850萬,在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3100萬,形成要素聚鄉、產業下鄉、人才入鄉和能人留鄉的良性互動局面,農村創業創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編輯\\\\李眾
責編\\\\康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