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銀耳發霉仍在出售,歐尚超市:黴菌部分挖掉不影響食用,蔬菜沒有保質期!

2020-04-30     中國食品安全網

隨著物質的豐富,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安全意識逐漸深入人心。

購買食材是否新鮮、是否已經臨期成為人們購物選擇的判斷理由之一。

近日,張女士在歐尚超市就購買到了已經發霉變質的鮮銀耳。

銀耳上架日期是4月9日,由於包裝的下半部分是黑色盒子,購買時只能看到銀耳表面。

沒想到回家取出一看,底部已霉變了。

張女士隨後來到歐尚超市進行交涉,提交給相關人員發霉的銀耳照片及購物小票等憑證時候,得到的答覆卻是「發霉很正常,銀耳木耳本來也是菌」:「黴菌部分挖掉並不影響食用」。


發霉銀耳如何處理?挖掉就可以食用嗎?

此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張所長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如果按照超市工作人員的說法,把黴菌部分挖掉再吃,但眼睛看不到的黴菌毒素會順著食物擴散到其他地方。

所以發霉銀耳最好不要食用。

這個季節潮濕微熱,氣候正適合黴菌滋生。歐尚超市作為經營零售業為主的商業集團,應該把控所銷售蔬菜的質量。

近日,廣東省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發布了當季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消費提醒。

鮮銀耳變質發霉就會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在當前季節中,容易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污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即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加熱煮沸可以殺死很多病毒,但是卻無法消除米酵菌酸毒素。指望靠炒菜的火候殺滅病毒是不可取的。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少數長達1-2天。

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無發熱。

吃木耳、銀耳一定要注意泡發當天食用完。不要採食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鮮木耳。

那麼歐尚超市出現變質銀耳的原因又是什麼?

購買食品過後發現發霉變質的情況屢見不鮮,難道是保質期過了?

歐尚超市方面對此回復是,蔬菜是沒有保質期的。

很多消費者購買蔬菜的時候可以看到蔬菜的保鮮膜上貼著一個標籤,但是卻很少有人去仔細閱讀,蔬菜銷售真的不用標註保質期嗎?

查詢相關法律法規可知,按照《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包裝農產品需要標註生產日期,確實是不需要標保質期。

對於販賣蔬菜等農產品可以不標註保質期的規定,汪鶇律師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表示:蔬菜本身是易腐的商品,流動過程受環境影響比較大,因此在銷售時的確不標註保質期,但這恰恰意味著商家有更高的品控責任。

綜合整理自: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中國質量新聞網、坊記新聞

編輯:劉洪美

中國食品安全網新聞線索E-mail:[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10-63703068

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請關注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ciqynEBnkjnB-0zy0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