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歷經259天的建設,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去年11月份國家開始布局以科創板為先導,註冊制替代審批制的資本市場改革,讓資本市場更市場化,讓資本市場更具活力,來推動中國科技的進步和製造業升級。
首日秀全線飄紅 成績靚麗
科創板開市首日,成績非常喜人,首日掛牌的25支股票全線飄紅,合計成交485億元,16家科創板公司漲幅超100%,平均漲幅140%,最高漲幅達400%,最高動態市盈率達1347.85。科創板開創了中國股市的新局面,從25支股票構成來看,晶片製造、智能交通、人工智慧、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與高科技相關的產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產業板塊和涉及領域符合科創板的目標和創辦精神,祝賀中國的科創板、中國的納斯達克橫空出世!並在首日取得了非常靚麗的成績。
成績背後 三點值得反思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表示:由於科創板前五日不設漲跌停,所以未來一周的走勢非常值得大家關注。但在關注未來走勢之前,我認為對於科創板開市首日的市場表現,有三點值得我們反思:
反思一:科創板紅,主板綠,資本市場節奏是否合適?很多博主、水軍不斷發聲說「科創板不會對主板產生明顯分流,不會造成主板的下跌」,但是一天走下來,聽到的是啪啪打臉的聲音,上證指數下跌1.3%,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對衝掉了科創板首日靚麗的成績單。
中國股市有個口訣:「五窮、六絕、七翻身」,本來7月份是A股翻身的好時機,G20峰會中美談判的利好,我國上半年經濟數據的利好,使得中國A股主板市場已經進入信心恢復和逐步上行的關鍵期,但是剛剛翻身就被科創板的風頭搶占了過去,打壓了下去。因此,科創板的推出有2點值得反思:一是推出的時間點太匆忙。二是第一波上市公司數量過多。時間上可以延後一個月,避開7月份主板翻身企穩的關鍵期,穩固主板,恢復資本市場信心更重要,所以等上證指數占據3000點以上,夯實基礎後,再有節奏、有步驟、有安排的展開科創板也不遲。A股主板的大跌使得科創板首日的意義大打折扣,科創板和主板搞了一個蹺蹺板。這就給主管部門留下了一個課題,在保持科創板良好勢頭的前提下,如何讓A股主板市場反轉,觸底反彈走向上升通道。
反思二:原新三板公司退市再到科創板上市,身價翻倍,到底是新三板有問題還是科創板估值過高?嘉元科技新三板退市前市值26億,科創板上市首日收盤時高達131億;天准科技新三板退市前市值18億,目前在科創板為92億;西部超導新三板退市前市值47億,如今243億。從新三板退出再到科創板重新包裝上市,身價斐然,正如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說道:「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包裝和位置很重要。新三板設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火,翻到科創板就身價翻倍,到底是新三板有問題還是科創板估值過高?還是說場景、機制發生了變化?
反思三:科創板大漲,如何再避免過往的造福效應和割韭菜效應?作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經營者,藉助股價的大漲,如果不把企業經營好,給股民帶來利益,而是不斷減持,不斷套現的話,如何避免廣大股民再被割韭菜?
胡景暉表示:未來我們要做好科創板的示範效應,引領核心資產的升值,讓老百姓建立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相信中國股市慢牛的到來,讓科創板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成效真正延續出來,所以我們的管理層應該對中國資本市場負責,對股民負責,而不僅僅是為了向上級交差。
7月底,我們將迎來美聯儲關於降息的確切消息,美聯儲降息將成為大機率事件,由此推斷,我們也很有可能通過降息或降准等手段進一步釋放流動性,為保證釋放的流動性能夠透過股市直接融資的形式,真正進入到實體經濟領域,帶動IT、高端製造、人工智慧等高端科創產業發展,我們已經建立了多重防火牆,比如斬斷信託、發債等,嚴防流動性進入房地產市場。
再次祝賀科創板首日開市,成績靚麗,後續還有很多的工作和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努力,最後祝中國的股民在中國納斯達克真正來臨的未來,能夠享受到經濟增長的收益,享受到中國資本市場的紅利,享受到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