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曹操,在聽到孫權把一個地方給了劉備後,為何嚇得筆都握不住

2021-03-21     包翠紅聊生活

原標題:梟雄曹操,在聽到孫權把一個地方給了劉備後,為何嚇得筆都握不住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曾經有這麼一段描述。大意是說在「赤壁之戰」以後,孫權開始越發地倚重魯肅,並時常把他稱作是劉秀時期的重臣鄧禹,對魯肅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有一次劉備派人到東吳,向孫權借「荊州」,孫權麾下的大臣幾乎全都不同意,這其中也包括「赤壁之戰」的大功臣周瑜。

但魯肅卻說,主公你雖然法力無邊、壽與天齊,但是荊州這個地,咱畢竟是剛占,很多人還無法感受到您的溫暖,咱們不如先讓劉備先去鋪鋪路,然後咱們再等吃現成的,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荊州和曹操的防區接壤,這樣劉備在給咱們分擔火力的同時,還會念咱們的好。孫權一聽魯肅這麼懂自己,於是就答應了劉備的請求。而這個消息傳到曹操那的時候,他正在拿筆寫字,聽到消息之後,他一驚之下,竟然把筆都給掉在了地上。

了解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曹操從一開始就是個大膽的主,當年「倒董聯盟」成立以後,真敢跟董卓動刀子的,除了江東之虎孫堅之外,就是曹阿瞞。後來他徐州打呂布,官渡退袁紹,千里奔襲烏桓……一生歷險無數,什麼大風大浪大火沒見過,為什麼一聽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直接就驚的連筆也握不住了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駱駝先來解釋一下「劉備借荊州」。一般人(包括曾經的駱駝),都認為荊州是一座城,但實際上,荊州其實是一個地區,在當時它包含有七個郡,從北向南依次是南陽、江夏(和南郡差不多同一緯度),武陵(和長沙差不多同一緯度),零陵,桂陽。

赤壁之戰以前,這些地方出了江夏的一部分(孫權打黃祖時,臨時占了一下)外,其餘都算是在劉表名下。等到劉表病逝以後,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在荊州士族的挾持下,把荊州獻給了曹操,而當時的劉備則逃到了江夏,也就是說,曹操巔峰時,也不過占了荊州七郡中的六郡。

等到「赤壁之戰」曹操敗北之後,曹操選擇戰略性的撤退,他最後只占據了荊州北部的南陽、南郡(部分)、江夏(部分);劉備則占據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江夏)部分;而孫權則是占據了南郡(部分),江夏(部分)。為什麼孫權出力最多,而最後占便宜最大的卻是劉備呢,駱駝在前文《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孫權出力最多,為何劉備獲利最大》中已經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看看。

從上述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自始至終,曹操、劉備、孫權,其實都沒有能擁有整個的荊州,那麼「劉備借荊州」借的到底是哪呢?答案是孫權占據的南郡部分,更確切地說,他想要的其實是一座城,這個城的名字叫江陵。那麼為什麼劉備會對這個地方那麼感興趣,而曹操為何一聽劉備得到了江陵又會大驚「失」筆呢?

駱駝前面說了,荊州其實包含七郡,而七郡其實是七個地區,而在古代,要想控制住地區,必須要有城池。而在荊州,最為重要的兩座城池,分別是位於南郡的江陵,和歸屬曹操的襄陽。雖然江陵現在歸了孫權,但在「赤壁之戰」剛結束時,這個堅固的堡壘還歸屬曹操,如果不是孫劉聯軍不要命的打了一年,這個地方將會是曹操南下的橋頭堡。

孫劉聯軍為了拿下江陵,不光花費了近一年時間,還差點把周瑜給搭上(周瑜中箭就是在這)。這個地方出了是弦控荊州的軍事重鎮之外,它還是西去益州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那是十分的顯赫。當年周瑜在「赤壁之戰」結束以後,曾想滅了劉備,然後和曹操劃江而治,但是孫權和魯肅沒有同意。於是周瑜就想以江陵為跳板打益州,孫權雖然同意了,但是因為周瑜箭傷過重,以及一些其它原因,提前駕鶴西去了。

江陵除了是控制荊州的重鎮、西取益州的跳板,它其實還有一個象徵性的意義,那就是孫劉的徹底聯手。江陵地處一線,如果孫權掌控江陵,那麼孫權就有機會去奪取益州,如果這種情形發生,那麼劉備只能困守實用價值極低的荊南四郡。以劉備的個性,他勢必不會滿足,早晚都會和孫權產生矛盾,這樣孫劉聯盟就名存實亡了。

但是,孫權一旦把包含江陵的南郡(部分)借給劉備,那麼劉備就有了發展的空間,而且這種情況下,劉備將會背依荊南四郡,再和孫權聯手在一線和曹操對峙。也就是說,三分天下的關鍵,其實不光在「赤壁之戰」,還在於戰後,孫劉兩家的防守以及合作空間。而且曹操尤其不願意看見劉備的發展,因為他是劉備的老領導,非常了解劉備的能力。

本來在曹操的夢想里,孫權霸住江陵不放,然後孫劉就會窩裡亂,然後不管剩下哪一家,自己都會容易擊破(當然最好剩下的是孫權),但是孫劉一旦結成鐵桿聯盟,那麼曹操就很有擔心的必要了。所以當曹操聽說孫權大度地把江陵給了劉備以後,才會大驚失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XG2UHgB9EJ7ZLmJ16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