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熱映:引導孩子愛國,真的很重要

2019-10-10     爸媽精讀

只注重個人發展的家長,很難培養出一個大氣的孩子。心中沒有集體沒有祖國的孩子,很難真正得到生命的滋養。

作者:天天展顏(爸媽精讀主筆)

01

心懷家國的孩子,有一種大氣

這幾天,朋友圈被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刷屏。

七位導演,用七個代表性的歷史片斷,講述了普通人和國家之間密不可分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

共和國成立前、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女排奧運會奪冠、香港回歸、奧運會開幕式、女飛行員參與閱兵、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

充滿歷史感的鏡頭,讓我們的心裡,洋溢著熱騰騰的情感。

愛國,是印刻在心底里,很久未曾提起的一份情懷。

看過一則新聞。

大雨天,一個孩子正在操場上往教室跑。

突然,他聽到國歌聲響起,立即停下了奔跑的腳步,就那樣佇立在雨中,面向國旗的方向,立正、行禮……

這一幕,感動了很多人。

孩子的心是最單純的,孩子的情感也是最真摯的。

曾看過這樣一組數據:近70%的孩子承認沒有觀看過有關愛國主義教育的電影和電視;有90%的孩子不知道「張思德」、「羅盛教」等國家英雄人物的事跡。

不得不說,這些,都是教育的一種缺失。

很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成績和特長,卻忽視了對孩子愛國情懷的薰陶。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是對孩子真正的人格教育。

沒有國,哪來家!

和平年代,愛國更體現在生活中的各種小事。

愛護國旗國徽、唱國歌,對歷史了解,對家鄉、集體熱愛等等,不一而足。

只注重個人發展的家長,很難培養出一個大氣的孩子。心中沒有集體沒有祖國的孩子,很難真正得到生命的滋養。

02

心懷家國的孩子,有一種大愛

記得我讀書那會兒,教室的牆上,掛著周總理的名言: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胸懷大志的人明白,真正的學習,絕不只是為了個人。

除了個人,心中更有集體、有家鄉、有祖國,這樣的讀書,才更有奮發的動力。

幾個月以來,香港一部分廢青多次發表「港獨」言論,製造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動盪不安。

在他們心中,根本沒有中國這個概念。

導致這一步,與這部分青年從小缺乏愛國主義教育,有很大關係。

香港一所學校,曾經發生過一起港獨學生侮辱國歌的事情。

港專學院的畢業典禮上,兩名畢業生,在奏國歌時拒絕肅立。

國歌播放10秒後,突然停止。

學校老師表示,有人不尊重國歌,違反守則,令典禮無法在莊嚴的環境下進行。

兩位拒絕起立的畢業生及其聲援者,被要求離場。

這所學校的校長說道:

港專作為一個愛國愛港的學校,必定高舉愛國旗幟,這個是沒有任何妥協餘地的,即使殖民地時代都沒有退縮過。

有些父母認為,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的任務;還有些父母認為,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不是那麼重要。

這樣的父母,並不十分明白,愛國精神其實與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懂得愛國的孩子,才能真正做到愛父母、愛親人、愛朋友、愛集體。

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養成大格局觀。

愛國精神能讓孩子學會不拋棄不放棄,做事有韌性,懂堅持。

宋代的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文天祥,曾在《過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少年強則國強,這不是空談。

03

從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地心懷家國

培養孩子愛國情懷,要讓他們知道,祖國曾經的輝煌和恥辱,知道我們如今能夠仰望沒有硝煙的藍天,無憂無慮,是因為我們身處和平的國度。

因為,在我們身後,是強大的中國。

愛國教育,不是填鴨式教學,而應該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對孩子們進行引導。

生活中,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以下5方面著手:

引導孩子熱愛國旗、國徽、國歌。

成都地鐵上,一個小男孩,看到電視中唱到「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他表情莊重,神態嚴肅,默默舉起了小手,對著電視螢幕敬了個禮。

這一幕被網友拍了下來,「敬禮」的小朋友瞬間火了。

評論區一片讚美。

引導孩子愛國旗、國徽,唱好國歌,是愛國教育的第一步。

每天聽新聞,關心時事。

初中時的地理老師非常有趣。第一堂課,他就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

老師說,這個作業不是當天完成,而是希望我們能用一輩子時間都堅持:看新聞,了解時事。

一個人,如果整天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身邊和國家的事情漠不關心,那他的世界就會很狹小,精神世界也會貧瘠。

引導孩子看相關題材的電影、紀錄片和書籍。

口號式的愛國主義教育,並不能真正深入孩子的內心。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才能真正引發共鳴。

前年熱映的電影《戰狼2》,把中國軍人身上的陽剛、英雄與擔當,展現得淋漓盡致。

很多中國公民在遭遇非洲戰亂後,被護送回國。

片尾處,中國護照上出現了一句話:

無論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樣的危險,請你記住,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讓人由衷地產生一種自豪感,叫做「我是中國人」。

豐富孩子的歷史和地理知識,多遊覽革命聖地或歷史博物館,多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歷史和地理是緊密相連的,每個地方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

帶孩子了解歷史,帶他們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們才會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兒子學校今年春遊,去的是韶山毛主席故居。

在對革命聖地的遊覽中,近距離地接觸歷史,是他覺得最開心,最有意義的一次。

回來後,他意猶未盡,又找來很多相關書籍,從書中去了解那段歷史。

如果一個人不熱愛自己的土地,不熱愛自己的國家,他身上就缺乏一種前進的動力。

引導孩子熱心公益,愛護環境,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熱心公益的孩子,他們能更懂得換位思考,更能替他人著想。

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個公益組織:「蓮城志願者服務中心」,辦得非常好。

每年寒暑假,都會組織孩子們去敬老院陪伴孤獨的爺爺奶奶,也會組織孩子們給貧困的孩子進行義賣,參與各種形式的愛心公益活動。

原本一個個在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能夠通過公益活動,看到很多平時不曾感受過的人間疾苦。

熱心公益的孩子,心裡才能更有他人,更有集體。

拿破崙曾說:

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麼?那就是愛國之心。

愛國,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引導出來的。

沒有國,何以為家!

作者簡介:天天展顏,富書專欄作者,愛傻樂、愛閱讀、愛分享的寶媽一枚。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WXZtm0BMH2_cNUglK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