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遠洋科考隊員出海3個月返抵舟山後堅持隔離

2020-03-24     浙江新聞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獲悉,自然資源部赤道東印度洋和孟加拉灣海洋與生態聯合研究計劃(「JAMES」計劃)冬季航次從2019年11月出發到近日返航,一共歷時110天,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科考隊積極應對,調整航次路線、航段數量,停止人員輪換,抓緊時間推進工作進度,把疫情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航次首席科學家、海洋二所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周鋒研究員說,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考隊全力推進工作進度。在斯里蘭卡專屬經濟區執行聯合科考時,「向陽紅06」科考船一部主機故障。科考隊及時做出調整,既保證完成工作量又及時趕回科倫坡修理主機。

在科考隊完成修理離開科倫坡的當天,當地就發現了斯里蘭卡第一例輸入性的新型肺炎案例。「如果晚幾天,不僅隊員可能受到疫情傳播影響,後續的調查任務更是無法保障實施。」周鋒說,這一次和新冠肺炎的最近「接觸」可用有驚無險來形容,都靠各方努力節省時間才得以免除被干擾的風險。

科考隊及時調整了國際合作思路和方案。2月12日,「向陽紅06」停靠緬甸,中緬合作聯合海洋科考航次啟動儀式調整了地點,縮短儀式時間,同時取消除緬甸科考隊員以外的人員登船。

科考隊在評估疫情影響以及航段所需時間和工作量的前提下,通過和上級部門聯繫,臨時黨支部討論決定,合併第四航段和第五航段工作量,取消在仰光和丹老期間的人員補充計劃,改為一部分人員單向回國,留下的大部分科考隊員繼續堅持完成剩餘所有科考任務。周鋒說:「留下的人中很多都是從舟山出發一直堅持到最後,完成了所有航段;從仰光和丹老返回的人員也都是在海上堅持了兩個月以上了。沒有全體科考隊員同心協力,要在疫情期間完成中緬合作是很難想像的。」

在丹老、廈門,甚至抵達舟山後,科考隊員們都保持自我隔離狀態,非必要情況不下船,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去購物或者餐飲場所。「這對於習慣了都市生活的人來說或許比較簡單,但是對於在海上生活了3個多月的人而言,其實是個很難抗拒的誘惑。」周鋒說,隊員們都忍住了,要麼選擇在靠港期間補一覺,要麼繼續進行實驗,要不就是忙乎科研項目的申報。直到在舟山卸完所有儀器設備,就直接登上了海洋二所安排的返家隔離的大巴,所有船員和隊員們都保持高度的自覺。周鋒說:「這正是我們科研人的日常——心靈雖海闊天空、行為卻簡潔自律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T4qDHEBnkjnB-0z_P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