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鐵龍PHEV就像榴槤,氣味總會勸退一些人,而能包容這份味道的人,才會體驗到果肉中令人上頭的香甜。
當我空耳聽到這次去內蒙古要試駕的車型是tian yi(天逸)時,第一反應: 沒聽說電信開始造車啊?!這樣一個冷笑話不僅能說明我平時深受電信廣告的洗腦毒害,還能表現東風雪鐵龍天逸在我腦海中小透明的處境。但在錫林郭勒草原上和天逸插電四驅版「策馬奔騰」之後,小透明讓我路轉粉。
如果不是長時間的相處,天逸的長相其實是會讓我路轉黑的。貫穿式設計的前臉給我留下了一個微笑大嘴怪的印象,特別是前進氣格柵中亮色鍍鉻裝飾,神似那一排牙齒。吃藕這個形容天逸是逃不脫了,但是圓咕隆咚的車頭和圓咕隆咚的屁股讓天逸的吃藕升級為 丑萌。側面的雙色車身、D柱的C型鍍鉻裝飾和燻黑的輪轂,則讓顏值再升級,成為了時尚的丑萌。特別是遍布車身的圓矩形元素,給這份時尚又撒上了一層精緻的糖霜。
我對天逸的「粉化」始於我坐進車內的那一刻。看似常規平淡的布局中卻處處隱藏著驚喜和精細, 這種內斂的強大著實撩人。棕紅色的應用對高級和閏土的界線拿捏十分到位,不僅擺脫了紅黑搭配的「街」感,獨特的阿瑪尼#206棕紅色更是時刻散發著高級感。
中控布局雖是傳統的兩屏+按鍵組合,但無論是凸起的8字形空調出風口,還是琴鍵式觸摸按鍵, 都像Mojito中的那片薄荷一樣,清暢提神,為之一亮。略帶運動感的平底方向盤最獨特的地方不在於D字造型,而在於沒有順應縫線設計的「大勢」,逆流而上大膽地採用了雙色拼接設計,好在優秀的做工沒有讓這份獨特翻車,方向盤手感值得一個大拇指。
還有很多細節努力證明著法系車和設計感之間的必然聯繫:形似奢侈品包袋的副駕中控,方便手握卻仍然能充當手機儲物格的鏤空扶手,門板上的「搖滾鉚釘」裝飾,雙8字造型的後尾燈組,前格柵下部的藍色進氣口等等。這些看似瑣碎沒有關聯的設計,卻都遵循著統一的圓矩形設計語言,這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美感需要時間成本,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顯得珍貴和高級, 就像對於一盅佛跳牆,誰會吝嗇那6個小時呢?
就像佛跳牆將盛極的鮮美都隱藏在瓷罐下的內斂一樣,天逸的魅力都隱藏在那個START按鈕下面。
1.6T發動機+2台電動機的組合貢獻了300Ps最大馬力,520Nm最大扭矩和7秒的百公里加速。動力並不會因為油電驅動來源的切換而產生懈怠,在E-ATN8電動自動變速箱的配合下,中低速段動力隨叫隨到,高速段也底氣十足。但起步階段並沒有電動車魯莽的加速感,油電驅動方式的轉換也沒有任何的阻隔感, 其實我一直認為電驅動的應用是為了使用的舒適和能源的節約,沒有存在感就是最好的存在。
官方稱作「大師級調校「的底盤雖然多少使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但底盤所帶來的駕乘感受其實也和這個形容相差不遠。同燃油版不同,天逸PHEV後懸架升級為了多連杆獨立懸架,前懸架依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在連續顛簸的草原碎石路段,通過座椅可以感受到石塊的起伏,但卻沒有任何的不舒服, 就像力道剛好的馬殺雞,你能感受到每一次按壓,卻從來不會在服務結束前想要起身。至此我算是明白了法系鐵粉為何如此狂熱,牛逼 (破音)!
在狂熱的深層含義中,你能找到忽視缺點和包容不足。設置在方向盤後方的自適應巡航撥杆「恰到好處」地被方向盤完全遮擋,使用前一定要熟讀並背誦操作方法,因為你一定不想在駕駛途中為了貓腰看它而讓車輛處於「無人駕駛」的狀態。在0202年的當下,雪鐵龍獨樹一幟地走起了復古風,模糊懷舊的倒車影像讓人誤以為是攝像頭剛被潑上了一層泥。 法系設計的獨到還真是一以貫之呢。
All in all,雪鐵龍天逸PHEV是一輛你需要「揭開蓋子」才能發掘到鮮美的寶藏車型,對他的喜愛需要門檻和成本,但你的付出天逸PHEV會「加倍奉還」。 就像榴槤,氣味總會勸退一些人,而那些能包容這份味道的人,才會體驗到果肉中令人上頭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