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兩座都在河南,你知道哪兩座嗎?

2019-06-05     踩線兒旅行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從古以來,無論哪朝哪代,中國人都把讀書看作一等一的大事。而「四大書院」的說法始於唐代,唐朝滅亡後,我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官學遭遇破壞,於是我國開始出現了一批私人創辦書院。

四大書院中,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三大書院無爭議,而嵩陽書院與石鼓書院是有爭議的。不過,在1998年,國家郵政局舉辦了「四大書院」郵票首發儀式,郵票所選書院為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其中,應天書院和嵩陽書院都位於河南。

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位於河南省商丘古城南湖畔,史載「州郡置學始於此」。北宋大中祥符七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為南京,成為宋朝的陪都,應天書院又稱為「南京書院」。宋仁宗時,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同時也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座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

應天書院在北宋立國初期時已聲名遠播,天下文人士子不遠千里慕名前來求學,其中就有范仲淹。范仲淹曾在應天書院求學,後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而隨著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應天府書院也逐漸成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居北宋四大書院之首。北宋書院多設于山林勝地,唯應天府書院設立於繁華鬧市之中,人才輩出。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嵩陽書院始建於北魏,是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組成部分。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其建築群反映了「禮樂相成」的儒家思想,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

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嵩陽書院講學,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鑑》有一部分就是在完成的。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時,常在此同司馬光、范仲淹論證學說。書院還有著名的唐代遺蹟,重達80多噸重的「大唐碑」,乞求中嶽嵩山神免除武則天皇帝一切罪名的「武后金簡」等。

你最喜歡哪一個書院呢?去過哪一個書院旅遊嗎?說一下你的看法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OjSD2wBmyVoG_1ZhS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