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巴爾幹:希臘秘境約阿尼納

2019-05-06   徐老游

又一次來到歐洲,這一次計劃用一個月時間,從希臘開始,沿著巴爾幹半島西部經阿爾巴尼亞黑山波赫克羅埃西亞到義大利,經瑞士德國到北歐,縱游歐洲。

一路迎著夕陽飛行,到達約阿尼納已經天黑,酒店的服務人員很熱情,開車來接我們,省去了黑夜中找酒店的麻煩。經過二十六七個小時的舟車勞頓,終於到達了穿越巴爾幹的第一個下榻處。

約阿尼納 (Ioánnina) 是希臘西北部伊庇魯斯地區最大的城市,距離雅典450公里。約阿尼納城市建立的確切時間是未知的。據歷史學家普洛科皮烏斯記載,約阿尼納是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但沒有任何考古證據。二十一世紀初的考古發掘,揭示了其防禦工事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公元前三四世紀)。而今天能看到這些防禦工事,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拜占庭時期的重建。拜占庭帝國的米海爾一世時期,城市規模得到擴大。三個落難的貴族家庭被安置到約阿尼納,隨後取得了在當地的政治統治權。1342年,趁著拜占庭帝國內戰的時機,約阿尼納被塞爾維亞統治者斯提芬·杜尚占領。1430年後,被鄂圖曼統治。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約阿尼納一直是個行政中心,並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繁榮。因一次發生於1611年的農民起義,城市遭受了很大破壞。之後鄂圖曼統治者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城內信基督教的居民全部趕出,而從外移入一批猶太人定居。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1913年),約阿尼納併入希臘。

城市圍繞Pamvotida湖而建,第二天一早就在酒店陽台上感受到了湖光山色。




鬼使神差地來到約阿尼納有兩個原因,一是要去天空之城邁泰奧拉,二是要去阿爾巴尼亞。其實一開始根本就不知道約阿尼納的存在,趕上五一,雅典到卡蘭巴卡(邁泰奧拉)的火車改點,卡蘭巴卡沒有前往阿爾巴尼亞薩蘭達的大巴,一系列的偶然又必然的因素使得我們最終選擇從雅典飛到約阿尼納,然後租車前往邁泰奧拉和周邊遊玩,最後從約阿尼納乘坐大巴前往薩蘭達。

與以往一樣,這個之前從不知道的歐洲小城毫無例外地帶來很多驚喜。

第二天辦理好租車手續,拿到車後駕車前往100公里外的邁泰奧拉。特意選擇走湖邊公路,不經意間邂逅了一個童話般的夢幻春天。





沿路有很多這樣大小不一的東正教供奉上帝的建築,不上鎖,裡面有很多捐獻的零錢,感覺有些像我國寺廟裡的功德箱。只是不知道除了捐款是否還有慈善功能,比如需要的人可否從中拿走部分零錢。


邁泰奧拉另作敘述。這篇先說約阿尼納。除了漫步城中,約阿尼納周邊可遊玩的地方不少,附近有一個帕拉瑪洞穴,鑒於對岩洞一類不感興趣直接放棄。另一個選擇是代表伊庇魯斯獨特山區森林景觀的扎戈拉村落(Zagorohoria),據說46個村莊分布在整個山脈地區。遊覽每個村莊,就跟進入山林中探險一樣,欣賞美妙的大自然景觀。在Monodendri村莊,還能近距離看到世界上峽谷深度排名第二的Vikos峽谷,除了險峻的地勢,近乎1700種植物和182種動物使這裡成為有著絕妙生態系統的遊覽勝地。因為時間關係只好放棄。最後選擇了南部70公里的Arta石橋。

石橋獨特構造而與眾不同,有12個拱門,長達145米,連接著Peranthi山和Arahthos河岸。這座古橋和布拉格查理大橋一樣,第一眼就會令人深深地喜歡上它。





一遍又一遍,走過去走回來,怎麼看都喜歡。在橋頭的餐館享用美食,靜靜地欣賞這美妙的建築。




稍微做些減法,去掉一些色彩,或者乾脆只有黑白,瞬間就有了一種穿越感。






午後從石橋返回約阿尼納,直接開到城牆下湖邊的公共停車場,烏雲密布,天色陰沉,剛下車就下起雨來,不過很快就停了。




漫步城中,約阿尼納城堡是最重要的景點,是希臘最古老的深受拜占庭歷史文化影響的軍事要塞。現存城堡共有四個部分:外牆,阿斯蘭清真寺城堡,Itch-Kale城堡以及一座帶有城牆的約阿尼納舊城堡。實際上是一個類似於西安城牆圍起的四方城裡還有兩座城堡,進入外牆後是迷宮般的老城,老城不大,沿著城牆耐心尋找,就一定能夠找到靠近湖邊的Itch-Kale城堡,這是最精華的部分。

宣傳畫中的Itch-Kale城堡



現存城堡大門



城堡內的遺址公園



鐵籠下是阿里帕夏的墳墓,旁邊是Fetiche清真寺






城堡內的博物館



湖邊小坐,靜享美景





明天將離開約阿尼納,乘坐大巴前往阿爾巴尼亞。希望有機會秋天再來這裡多住幾日,仔細探索周邊,慢慢享受伊庇魯斯峽谷秋色。


關 注 徐 老 游

跟 著 老 徐 看 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