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外媒消息稱,日本初創公司FPV Robotics正在利用無人機技術來滿足全球市場對於老化基礎設施檢修的需要,以避免像橋樑倒塌等意外出現。FPVRobotics公司執行長兼創始人Masaki Komagata展示了他公司生產的Waver無人機,這是本周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 2020上的首次亮相。
Waver是一種兩棲無人機。它是一架八旋翼無人機並且還可以使用其浮子沿水體表面飛行。這種兩棲無人機特別適合解決日本鐵路(JR)所面對的問題。
日本鐵路橋樑的倒塌的問題隱患早已存在。2011年在忠田河沿岸受損的橋樑就是因為新瀉和福島的洪水。另外日本的新幹線和日本其他本地火車所依賴的橋樑年齡也非常大。這種因為使用時間長帶來的磨損會因環境災難而更加惡化,因為氣候變化導致環境災難的發生頻率更高。
FPV Robotics雖然不能神奇地修復這個老化的基礎架構或預防自然災害,但與當前方法相比,它可以按需提供靈活的監視和檢查功能,並且成本大大降低。Komagata與日本鐵路和傳感器公司OKI合作開發了Waver,專門針對此用途進行定製設計,因此Waver不僅擁有兩棲能力並攜帶了多光束傳感器。
OKI提供的這項多光束技術安裝在Waver無人機的底部,並提供聲納成像功能,從而使無人機可以從水面準確繪製河流或海床的底部。Komagata說,此信息可用於預測在實際倒塌或損壞之前何時需要更換或加固包括橋樑和道路等基礎設施。
Waver可以自主繪製河床的預定區域,像Roomba一樣在分段掃描中跨過水域移動以構建完整圖片。八旋翼的設計增加冗餘度,使其在意外情況失去多個槳葉動力的情況下,也可以繼續有效地飛行。
除了檢查海床和河床外,Waver還可以使用更傳統的攝像頭對橋樑本身以及從其延伸的支撐土地進行近距離的目視檢查。Komagata指出,以前這種多部分檢查可能需要專門的船隻以及專業人員,諸如臨時搭建腳手架以進行近距離觀察的方法等等。他根據FPV所做的研究估計,他們的無人機可以將檢查成本降低到現有方法成本的1/20倍。
據估計,僅考慮橋接器,每年就有大約2500萬美元的潛在市場,它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獲得約4%的市場(大約100萬美元的收入)。然後在接下來的兩個會計年度中每年增長200萬美元左右。該公司目前大部分資金自給自足,該創業公司現有的30,700,000日元(300,000美元)的種子資金,其有90%來自Komagata本人。有了這筆資金,該公司已經將原型機轉變為在CES上首次亮相的更加精緻的生產版本。
Komagata是一名專注於無人機開發的工程師,他認為Waver不僅能夠應對日本乃至全球範圍內老化的基礎設施挑戰,儘管FPV最初將重點放在國內的市場機會上。最終,他希望Waver和其他FPV Robotics無人機技術帶入市場有助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並且應對諸如基礎設施檢查之類的挑戰絕對是一個不錯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