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應該上各種補習班的不是孩子們,而是我們家長

2019-10-16     老家許昌

最應該上各種補習班的不是孩子們,而是我們家長‖老家許昌

文‖陳艷萍

01

看電影《銀河補習班》,演到感人的情節時,我看到有觀眾在悄然拭淚,當鄧超主演的父親馬皓文對兒子說了一句「對不起,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學習做爸爸 」時,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睛。

馬皓文因替單位背黑鍋入獄七年,兒子馬飛因他的入獄而變得叛逆,學習成績墊底,讓班主任頭疼,閆主任甚至嘲諷馬飛:「煤球再怎麼洗,永遠成不了鑽石」。

學校欲勸退馬飛,這時馬皓文刑滿出獄,他懇求學校給孩子繼續上學的機會,並鼓勵兒子:「你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爸爸的欣賞和鼓勵就像一束光,幫助孩子找到心中渴望並付諸實踐,最終馬飛實現航天員的夢想。

02

父母的陪伴和愛讓孩子有安全感,安全感讓孩子敢於應對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孩子最初接觸外界有一個適應過程,他膽子小,怕陌生人,怕探索、怕一切……這個階段如果處理不好,孩子就很容易受傷。

如果父母無條件地愛他,能夠分享他的每一個新獲得的技能和體驗,能夠發自內心地理解他和接納他,那麼他在實踐中的受挫感就會消失,他會變得自信起來。

父母的作用就象是一個安全島,有了這個安全島,孩子會放心的四處探索,因為他們深信,當自己遭到新的挫折時,強大的父母會及時出現在他身邊。

03

父母無條件的愛並不是包辦一切,父母需要關注和保護孩子,但又不要替他們完成任務,這個程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自主性也在成長,及時對孩子的情感進行捕捉和理解,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他就勇於學習新的內容並在新的領域挑戰自己。

父母如果沒有陪伴孩子,放任自流,而聽任自己探索,那麼孩子勢必會遭受太多的打擊,並最終形成「我不行,並且沒有人愛我」這樣一種意識。

反之,如果父母太害怕孩子受傷,什麼都替他完成,那麼孩子的自主性就會受到傷害,並最終形成種種不良意識,如「什麼都有人替我解決」「我什麼都做不好也沒有關係,有父母啊,他們很能幹」等等,孩子就會形成依賴症。

親子關係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沒得選擇。好的父母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理基礎,而糟糕父母很容易養出問題孩子。

你屬於哪一類父母?

一、對孩子放任不管。

二、對孩子太過溺愛。

三、對孩子過於嚴格,從不顧及孩子的具體感受。

四、通過學習培訓,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和孩子相互影響,共同進步。

04

親愛的家長不要總是想著給孩子們報各種補習班,最應該上補習班的是我們。

上了補習班的家長未必成為最好的父母,但不上補習班的家長一定不是最好的父母。

補習班什麼時候上都不算晚,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閱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從而解困惑、找答案、療內傷……無條件地幫助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無私地愛,讓孩子一想到家一想到父母就有一種暖流和力量。

未來優秀的父母再用不著對孩子說:「對不起,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學習做爸爸 」。

【作者簡介】陳艷萍,筆名陳靜靜,河南許昌人,畢業於江南大學,愛好文學、舞蹈、旅行。現居新疆。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IC photo,版權歸IC photo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5eR0m0BMH2_cNUgl8O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