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對所有境外來浙人員實行集中隔離?浙江有哪些援僑、助僑措施?省防控辦一一解答

2020-03-23     浙江發布


  3月23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三十八場),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省民政廳副廳長李潔,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單錦炎出席發布會,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陳廣勝就對所有境外來浙人員實行集中隔離,浙江援僑、助僑措施,取消統一的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提問:浙江原先是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實行集中隔離健康醫學觀察,在二級響應下調為三級響應的情況下,為何要對所有境外來浙人員實行集中隔離措施?

  應急響應降級,是浙江根據疫情防控總體情況所作的適時調整,充分體現省委、省政府確保「兩手硬、兩戰贏」的信心和定力。但在每一個具體關鍵環節,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始終要有底線思維。當前,浙江正處於防境外輸入的緊要關頭,對所有境外來浙人員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是充分評估、審慎決策的結果。


  首先,目前對疫情嚴重國家的界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由於境外疫情擴散蔓延的速度很快,至今已覆蓋160個國家和地區,有6個國家確診病例突破萬人大關,不少國家每日新增病例都在三位數甚至四位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相對穩定地劃分哪幾個國家和地區屬於高風險或較高風險等級,必須隔幾天就要動態調整。


  其次,也是更難防範的是,不少來自疫情嚴重國家的人員通過繞道低風險國家或地區入境。這勢必極大地增加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和複雜性。事實上,浙江的境外輸入病例中,多起是由第三國入境的。


  第三,基於對近期入境來浙人員結構的分析,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即高風險、較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人員比例已占80%左右,將相關措施作適當擴展,在實施層面總體上屬於平穩過渡,也便於政策透明和具體操作。此外,集中隔離較居家健康觀察,也有利於減少漏洞。


  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浙江對入境人員的管控措施作了適當的調整和完善。集中隔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是針對病毒傳播的風險,而不是針對返鄉的僑胞和回家的留學生,也不是針對來浙的外籍人士。從公共安全角度,接受健康觀察14天是所有境外來浙人員應一視同仁履行的義務,也是先前浙江對本地和國內涉疫情重點人員所採取的一項公共政策,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但隔離不隔感情,在實施中要妥善處理各種關切。


  新冠肺炎有極強的傳染性和隱蔽性,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疫情反彈。因此,在三級應急響應的情況下,仍然要用最嚴格措施防控境外疫情「輸入」,這也是精密智控機制的題中之義。隔離終究會給人帶來一些不便,但大家從海外回浙江、來浙江,一定都希望浙江這片土地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提問:浙江在外華僑有200多萬,許多都分布在疫情嚴重國家。尤其是義大利,目前在海外累計確診病例最多,浙江籍僑胞也有30多萬。能否介紹一下浙江的援僑、助僑措施?

  海外僑胞是與我們同根相連的一家人。在國內疫情暴發的時候,浙江籍僑胞萬里馳援,跨越山海為我們捐款捐物。對此,家鄉人民心懷感激。現在,不少僑胞遭遇了疫情蔓延的衝擊,我們當然要全力予以支援。


  首先,加強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口罩、洗手液、預防性中藥等,都是僑胞迫切需要的。從3月11日首次包機寄送防疫物品,到3月18日再次運送應急物資,浙江累計有35.4噸醫療防護物資發往義大利,以解僑胞燃眉之急。浙江還將繼續動員各界力量,計劃對浙籍僑胞較多的國家展開援僑工作。


  第二,向義大利派出醫療專家組。浙江派出由12人組成的抗疫醫療專家組,已於3月19日抵達義大利米蘭。專家組除了與意方開展防疫和診療經驗交流外,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為當地僑胞和留學生等提供醫療衛生專業指導和幫助。


  第三,加強健康指導。浙江搭建了浙籍海外僑胞公共服務平台,在線提供就醫問診、心理疏導、政策諮詢、信息告知等服務。僑胞們使用微信比較普遍,浙江有700多名醫務人員當上了「駐微信群醫生」。有僑胞表示:講溫州話的醫生一開口,我的心就安定下來了。


  同時,鑒於浙江在義大利僑胞眾多,為便於確需回國的僑胞和留學生出行,民航開通了從義大利米蘭至溫州的臨時航班。這也是利僑惠僑舉措,為確需回國的僑胞開通一條返鄉的路;相比原先多方中轉、繞道回國,也有利於減少因無序流動導致的隱患。當然,遠途旅行有被交叉感染的風險。按照世衛組織的專業建議,倡導就地防護,保護好自身健康。浙江將積極與駐外使領館和僑團等加強溝通聯繫,盡力做好對浙籍僑胞的服務和援助。總之,雖然遠隔萬里、遠隔重洋,家鄉人民與浙籍僑胞的心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提問:浙江已經取消統一的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這基於怎樣的考慮?是否意味著影劇院、娛樂場所、體育場館等都能開放營業了?

  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是浙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之所以稱為負面清單,意味著非禁即許可。不斷縮小直至取消負面清單,是堅持「兩手抓」的必然要求,標誌著浙江復工復產復市的廣度和深度正加速拓展。


  隨著三級應急響應的實行,按照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要求,已沒有必要保留全省統一的負面清單。另一方面,各地精密智控網不斷健全,完全由各市自行決策哪些公共場所應該開放開業的條件已經成熟。取消全省統一的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是浙江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一個重要信號。影劇院、娛樂場所、體育場館等,確實都可以有序開放營業。當然,具體由各地統籌把握。


  但必須強調,取消負面清單不等於取消疫情防控的警報。尤其當前浙江仍處於防境外輸入的攻堅階段,所有開放開業的公共場所,必須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要繼續把好「小門」。無論是加強通風換氣,還是對場所內人員密度的合理控制,以及衛生防疫的各項內部管理,每個環節都要盯緊。健康碼管理機制也仍然要繼續運用。對個人來說,到人員密集場所仍需保持必要的防護意識。各級政府更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總之,要以積極的姿態抓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又要以穩健的步調將這盤大棋切實下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5QNCHEBiuFnsJQVcz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