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全球經濟: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

2020-04-08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網4月7日訊 《南華早報》刊文稱,中國已深深植根於全球供應鏈的中心,成為了緊密連接世界的樞紐。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造成的衝擊,使得許多跨國公司和外國政府開始關注高度依賴全球網絡中的單個國家所帶來的影響,甚至出現了關於「脫鉤」的討論,這或許會使世界變得越來越逆全球化。

  文章認為,現在下結論不僅為時尚早而且過於狹隘。當歐美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震中」,中國已逐漸復工復產。而「脫鉤」論調顯然忽視了中國在促進供應鏈全球化、推動世界貿易發展和維持全球增長中所起到的作用。



  《南華早報》表示,實際上,圍繞中國所發展的供應鏈必須繼續發揮作用,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的今天。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進程中,中國的優勢顯得尤為突出,例如其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相對低成本的熟練勞動力。

  前段時間,中國製造商和供應商關閉工廠和辦公室,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這也影響了包括技術和製藥在內的行業。文章指出,供應鏈另一端反應過度的典型表現是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的講話:「我們必須減少對某些大國,特別是中國的某些產品的供應依賴」和「在戰略價值鏈中加強我們的主權」,例如汽車、航空航天和藥品等。

  但是,中國的陸續復工將刺激供需雙方,對其他國家的經濟也將產生連鎖反應,而這反過來又是中國恢復正常營業的主要動力。這將重申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中心地位。

  《南華早報》指出,在全球貿易供應鏈中,中國的核心地位根深蒂固。面臨嚴重經濟下行的局勢,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

來源:中國網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xySWXEBfwtFQPkdPG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