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7月23日是大暑節氣,也是中伏第一天。大眾網陸續派出多路記者探訪烈日下的一線勞動者,通過體驗式採訪,以講故事的方式和全媒體報道形式感受這些最美青島人工作中的火與熱。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7月29日訊(記者 劉宇昕 見習記者 孫秀青)夏季高溫來臨,身居室外有如在桑拿房,即使這樣,仍有一群人堅守高溫工作。在青島地鐵11號線高架站上,264扇地鐵安全門、106部電扶梯,王建和他的門梯檢修小組每天都要保障他們的正常運營。7月26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青島地鐵11號線枯桃站,熱浪相伴,體驗他們的「高溫工作」。
即使再熱,王建和他的工作小組仍會奔走在維修的路上,保障電梯的安全運行。
王建躍進扶梯上部機房。
王建正在進行電梯的日常維護。
上午10點,王建和他的工作小組來到11號地鐵線枯桃站做電梯維護,大眾網記者看到,身穿工作服的王建,帶著安全帽,正跳進扶梯上部機房內查看,機房空間狹小、不透風,幾分鐘的時間,王建的額頭上就滿是汗珠。「現在這裡應該有40多度了,天氣更熱的時候,能達到50度。」王建表示,11號地鐵線不同於其他地鐵,很多站處於高架上,站廳沒有空調,站台處於室外,電扶梯一旦有故障,這個天氣維修,基本就是在蒸桑拿。
機房內部空間狹小,不透風。
夏季維修工作經常是大汗淋漓。
檢修工作中,王建臉上滿是汗珠。
「作為門梯檢修工,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保障安全門和電扶梯正常運行。」今年30歲的王建,已經工作兩年了,他表示,青島地鐵11號線苗嶺路站到廟石站的264扇安全門,以及苗嶺路站到北九水站的106部電扶梯都是他們的職責範圍。「我們日常的工作會對電扶梯進行巡檢,看看電梯是否有抖動、有無異響、線路是否老化等。」每一個設備和元件,甚至每一個螺絲的鬆緊,都在他們的「火眼金睛」之下無所遁形。王建告訴大眾網記者,日檢、周檢、月檢、養護以及隨時對故障進行維修,每天微信步數都是1萬起步,這個天氣,背著維修設備走在路上都渾身是汗。電扶梯小的故障可能幾分鐘就搞定,遇到比較難的,維修一個小時以上也是常有的事,工作服像泡在水裡的,濕了又干,乾了又濕,基本夏天都這樣度過。
王建查看扶梯扶手是否有晃動等。
王建查看室外垂直電梯溫度。
王建將溫度超40攝氏度的電梯進行停梯處理。
王建每天背著的維修工具都很沉。
「對室外電梯測溫度是我們每天的一項工作。」王建表示,地鐵垂直電梯內部溫度如果超過40攝氏度,我們會停梯處理。「這個溫度,一旦人困在裡面幾分鐘都會有危險。」大眾網記者隨王建來到11號線海洋大學站,在檢測過程中,電梯內部溫度超過40攝氏度,王建立即停梯,用黃色的圍欄將其圍住。大眾網記者用手觸摸了下電梯門,能感受到溫度很高。
「為了保障白天地鐵站廳的正常運作,很多垂直電梯我們會在晚上進行養護維修,晚上工作比白天更熱。」同時,王建告訴大眾網記者,夏季不僅要對抗高溫天氣,遇上強降雨天氣,他們的維修工作量更大,在室外的地鐵電扶梯,都要進行檢測維修。「不僅僅是夏天,處在高架橋上的地鐵站,冬天維修工作也比較困難,我們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都感受到了。」王建笑著說。
王建表示,他們的工作很普通,但每一個細節都可能關乎乘客的安全。即使再熱、即使再冷,他們仍會奔走在維修的路上,保障每一處電扶梯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