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評|惡俗,招來的是嘴巴,毀的豈止是相聲

2019-08-14     北青文娛

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可以允許指丑為美,以惡為善,以無恥為必然,以低俗為人性——這也包括了相聲。

明明知道合作搭檔是位女性,還用涉及性意味的語言來嘲弄,這位捧哏男演員的行為,用天津衛老太太的話形容——「您吶,那是缺了八輩子德了」。這句話也是個包袱,前輩大師常寶霆,就用過。

常寶霆(左)

前輩不僅留給人們包袱,還留下了藝德,留下了規矩,留下了一個文明的相聲。不知道什麼時候,小劇場裡的一些說相聲的「狗子」「學徒」給忘了,又開始撿拾起了前輩大師們不要的東西——不說人話的相聲。

相聲有不說人話的嗎?有,舊社會撂地的不就有嘛。逛街的嬸子大娘想聽聽相聲,學徒的就給攔住了:「我們這玩意兒不說人話,您進去不合適。」的社會不說人話的嗎?有,過去放前「狗子」「學徒」給忘了,開始見識

從不講人話到講人話再到如今說相聲挨嘴巴,這做人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啊。很簡單,前輩們知道「不說人話」就遭人輕賤,什麼是遭人輕賤?就是拿你當個樂子,「賞」你錢等同於賞寵物一塊雞胸肉一樣,那滋味兒好受嗎?

但更可悲的是,在一些網友的評論里有人居然會津津樂道這樣的觀點:「相聲本來就不適合女演員」。言下之意,「屎尿屁」是相聲應當的,逗樂嗎,就應該拿這種惡俗的東西來逗,要不然誰樂得起來啊。

「相聲本來就該這麼低俗」,在這些人心中,鐵板釘釘了。這難道不是一個無形的嘴巴嗎?這個嘴巴恐怕比王小遒得那記嘴巴的威力還要大。

任何一位知道「文明」二字的人肯定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觀眾或者網友會有這樣的認知?為什麼這樣的演員就能堂而皇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說這麼骯髒的段子?是誰把這股子風帶起來的?

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人就刻意把相聲分為主流和非主流,把「反三俗」說成了相聲同行之間的打壓,把「凈化舞台」說成了反對傳統;把髒口葷口捧成了藝術特色……不僅把個別後輩演員培養成了「屎尿屁」演員,還把個別觀眾培養成了不懂相聲之美,只愛庸俗之惡的腦殘粉。

這個責任應該誰來當?

拿那些江湖的道兒來「圓粘子」(吸引觀眾),竭澤而漁,從正路走到邪路,讓後輩人難以為繼,這個責任,誰當?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挨嘴巴」的相聲很容易成為毀一鍋湯的蒼蠅。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出台了《曲藝傳承發展計劃》,要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重點,扶持曲藝開展駐場演出,鼓勵和引導曲藝項目進入城市和鄉村旅遊演藝市場。

顯然,把曲藝發展與旅遊開發相結合,產生良性互動,這是一個戰略性的計劃。但是這種挨嘴巴的相聲能夠給當地的旅遊帶來良性作用嗎?讓遊客看什麼?聽什麼?難道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散德性還不夠,還要把德性散到更遠的地方嗎?

惡俗,毀的不只是相聲,更是一個地方的形象,一個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該是拿惡俗開刀的時候了。

文/水滿則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mAWkmwBvvf6VcSZy9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