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冬天,家長就進入備戰狀態,給孩子準備了各種防寒保暖的設備,生怕孩子一個不注意就感冒生病。可計劃的越好,結果卻並不給力,即便給孩子重重禦寒,發燒、流鼻涕一個都沒見少。看來在育兒上也不是處處都要精心準備,反而那些有點馬大哈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身體會更好。想要孩子在冬天適應能力更好的話,有些事兒上家長不妨懶一懶!
1、懶的給孩子額外補營養
貼秋膘是為了冬天身體有充足的脂肪對抗寒冷的天氣,但是冬天可沒有要特別進補的說頭了。孩子們冬天本來就活動的少,家長再額外給孩子增加營養,就會超出孩子們身體本來的需要,給腸胃無端的增加負擔。
為了消耗這些多餘的能量,孩子們就會食慾減退,反而讓抵抗力下降。即便那些在冬天常常感冒的孩子,也不用再多的營養來增加他們的免疫力。只要孩子不挑食、飲食上能保證營養的均衡,孩子們的身體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2、懶得阻止孩子出去玩兒
孩子們愛玩兒的天性斷不會因為冷冽刺骨的寒風而減少一絲一毫。可是家長們自己想想冬天的氣溫,都會情不自禁的把脖子縮起來,想著孩子也會怕冷,與其跑著玩著生病了不如就少到外面去。家長的這種偏見,是把孩子當溫室的花兒來養了。孩子們冬季只有更多到戶外活動,才有機會讓身體去適應寒冷的溫度,從而讓身體更好的調節和適應這樣的天氣。孩子們玩兒的開心了,不僅僅能增強體質,情緒的愉悅對提高免疫力也是大有益處。
3、懶得給孩子捂太厚
家長們喜歡把自己的感受帶入到孩子身上,比如有種冷叫做「你媽覺著你冷」。原本應該依著溫度的變化來給孩子增減衣物,家長在冬天卻不管天氣狀況一致以寒潮來襲的標準來給孩子穿著。孩子們被捂的太厚,活動起來不僅不方便,還很容易讓體溫升高,汗如果不能及時散出去的話,感冒生病也跑不了。所以不是說冬天給孩子穿的越多就對他們越好,一來要看天氣狀況來穿衣,二來要根據孩子們的活動量來決定穿衣多少,別給孩子活動帶來額外的負擔就好。
家長不需要包辦孩子的一切事物,偶爾的懶懶能讓孩子自己有機會去探索、學著為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