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情報史上無數的先烈與前賢,以其信仰、執著、機智,更是以大無畏的精神化飛出了一隻只在暴風雨中飛翔的海燕。
中央特科,一個迄今為止中共情報與政治保衛系統的鼻祖;一個說不清,很神秘的神秘傳奇。有關於它的故事累累見諸各種文體和影視作品之中。很遺憾的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今天只能見到的是冰山一角,且故事往往雷同。
實事求是的說,從護送鮑羅廷那三十位護衛進入契卡學習,從顧順章、陳賡,陸留特意前往蘇聯契卡學習情報與政治保衛技術起。中共早期的諜報與保衛組織不可避免的就打上契卡的烙印。捷爾任斯基雕像碑座上那句話,也正是那個時期最好的寫照:無情便是最好的忠誠。中央特科更是在血泊中誕生,又是在血泊中遠去。
經過了顧順章的叛變,中共在上海的全國指揮中樞包括情報中心幾近癱瘓。中國近代史上無可爭議的偉大者周恩來義無反顧的擔負起了重建之責,在同樣是三個傳奇色彩的助手趙容(康生)、陳雲,潘漢年的協力下,中央特科從癱瘓到生機勃發,只用了短短半年有餘的時間。
只是,在看不見的戰場上,那種廝殺往往更加殘酷,每一個人的注意力稍有疏忽,意志力稍有衰退,便會產生一系列連鎖的破壞效應。終於,到了一九三五年,叛徒!尤其是高級叛徒的量化湧現!中共上海中央終於失去了他們在城市中的立錐之地。而中央特科擔負著善後的任務,也將消失在1935年那個深秋之中。
但特科的火種默默的隱藏並延續了下來。此後無論是上海,還是全國的中共諜報系統中,無不閃現著特科成員的身影。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周恩來是特科創建人,共和國元帥中有特科領導人的身影,共和國大將中,有特科指揮者的英姿,共和國經濟決策人中,由特科重建者的光輝。誠然,特更內疚和痛苦的看到,共和國的冤獄中,由特科人的冤魂;共和國被掩蓋的一些歷史中,更有特科人的血淚,斑斑。
中央特科末期,實際上已經改製成為上海中央局軍委情報科,屬於中央軍委情報系統,主要負責情報工作及秘密任務。
上海中央局軍委情報部
1933年2月,上海中央執行局成立,同時建立軍事委員會,書記武胡景。王世英任軍委委員,代理中央特科情報科,負責情報工作。1934年後,王世英任中共上海臨時中央局軍委代理書記,主持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軍事、情報和聯絡工作。
1935年春節前,上海的地下黨組織遭到空前規模的大破壞,三十六名中共黨員被捕。3月,劉仲華從原上海中央局軍委系統幹部組建「上海臨時中央局」,任書記,王世英負責軍委系統的工作。
上海中央局軍委與上海中央局保持橫向關係,而不是隸屬關係。極少參加社會街頭活動,人員精悍,因此,沒有遭受重大破壞活動,一直堅持到抗戰初期,轉交八路軍辦事處劉少文領導的秘密情報系統。
劉仲華
軍委情報部由原中央特科第二科人員組成,負責人劉仲華(劉子華)、謝甫生,主要情報人員盧志英、謝茲山(謝華)、宣俠父、孟非等。
謝甫生,1927年10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後在河南、陝西、湖北、天津、上海從事兵運、情報聯絡工作,有三次是很有貢獻的。第一次是將情報轉給上海中央局,對紅25軍勝利進行長征,起了重大作用。第二次是在1936年,通過電台將情報發陝北,溝通了中共北方局和中共中央的聯繫。第三次是提供了日軍情報,為台兒莊大捷做出了貢獻。他還及時準確地向黨中央提供重要軍事情報,為保衛第三國際駐遠東代表的安全做出了貢獻。建國後,任海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海軍軍事檢察院檢察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宣俠父烈士
宣俠父(烈士),化名楊永清,1934年在上海參加中央特科工作,曾為特科負責人之一。公開身份是上海申報的記者。不久被人盯梢。他是中共歷史上最著名的烈士之一,抗戰中被國民黨特務暗殺。其事跡最近編成電視劇《密查》
王超北,1925年加入共產黨,主要從事秘密戰線的情報工作,解放前任中共西安情報處處長。建國後,歷任西安警備區副司令、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中國國際旅行社副經理、對外貿易部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總公司顧問等職。
1933年,王世英負責情報工作後。找到張慶炎作助手。張慶炎是湖北秭歸縣人,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共組織,此時已打入公共租界老閘巡捕房,成為華籍探員。不久,地下黨員劉秉林作助手。
張慶炎,又名張曉峰,湖北省宜昌秭歸香溪喬家壩人。1928年8月,由白海潛、劉子和介紹加入共產黨。1929年4月,中共巴歸興聯合縣委決定,由工運委員張慶炎到香溪開設茶館和利安客棧,建立鄂西香溪聯絡站。後因叛徒告密,轉移至宜昌,被特委推薦到上海參加中央特二科,打入公共租界老閘巡捕房,成為科長王世英的助手。
1934年9月份開始,為了配合中央蘇區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王世英加緊了對包圍江西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隊的情報工作。他首先布置張慶炎在法租界八仙橋租了一間房子,建立了一個秘密通信聯絡點。一天,王世英領著張慶炎去馬霍路中德醫院傳達室,找到一位叫小王的同志(化名王世傑),說以後就由老張來取信。從此,每隔兩天,張慶炎就去馬霍路中德醫院取一次信。信封上寫的全都是王世傑的名字,發信地址也多是南昌、武漢、南京。不久,張慶炎在老閘、四馬路、虹口、提籃橋等捕房建立了通信處。為了慎重起見,王世英還同意張慶炎在蘇州河邊烏鎮路派出所、他的拜把子二哥李風林處建立了一個通信處,用於最機密通信。這一時期,王世英提供給江西中央蘇區的情報內容,主要是國民黨軍隊的進攻計劃、進攻路線、兵力分布、部隊番號、指揮官姓名、武器裝備、戰鬥力、口令、燈號、電台呼號、波長密碼等。
在加緊收集敵人情報的同時,王世英還和國民黨的一些高級將領和政府要員建立聯繫。當時,駐紮在武漢的一位國民黨高級將領有意和共產黨聯繫。王世英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派夫人李果毅(湖南瀏陽人)隻身去武漢聯絡。建立聯絡後,改由打入國民黨武漢行營當科長的謝甫生(解放後,任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負責經常聯繫。王世英還派張慶炎每星期一去法租界一位南京政府高級要員的家去取情報。
王世英還介紹許多著名人士恢復了黨的組織關係,著名愛國將領吉鴻昌就是其中之一。1934年春,王世英介紹吉鴻昌恢復了黨的關係,並代表上海中央局給吉鴻昌布置了任務,派他返回天津,組織反帝同盟。
1934年10月,胡風辭去左聯行政書記職務,由左翼作家轉入特科工作的吳奚如委派為中共與魯迅之間聯繫的「機要交通員」。
促成紅軍長征的「鐵桶」計劃
盧志英(烈士),中共情報戰線上的多面手,最著名的莫過於和莫雄合作,取得了國民黨軍的「鐵桶計劃」,可以說,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
王學文,1895年生,1927年6月的中共黨員。
王學文
1933年後,調到中共上海中央執行局工作,是傳奇女諜沈安娜進「中央特科」的介紹人及單線負責人。他還啟蒙並發展了中西功(中共黨員)、西里龍夫(中共,日共黨員)等日籍情報人員。
沈安娜,1935年至1949年,以速記員身份潛伏國民黨軍政最高中樞長達14年,真正的『深海』。其中11年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最高機關。
上海軍委行動科(紅隊-部分人員名單)
龔昌榮,化名鄺惠安、鄺福安,人稱「鄺哥子」。1933年6月,擔任上海中央局保衛部部長,負責紅隊行動。1934年11月被捕。1935年2月被處以絞刑,壯烈犧牲。(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楊立青調回上海擔任紅隊領導情節便是出自其原型。)
鄺惠安
孟華庭,曾任紅隊副隊長。1934年12月6日被捕,1935年2月被殺害。
趙德興,紅隊隊員,參與擊斃中統特務黃永華的行動,1933年11月6日被捕。
趙興才,紅隊隊員,1933年11月6日被捕。
王子玉,紅隊隊員,1933年11月6日被捕。
趙軒,紅隊組長,1934年12月6日被捕,1935年2月被殺害。
祝錦明,紅隊組長,1934年12月6日被捕。
胡陵武,紅隊組長,1934年12月6日被捕。
陳傑明,紅隊後期骨幹成員,1934年12月6日被捕,1935年2月被殺害。
陳玉明,紅隊後期骨幹隊員,1934年12月6日被捕。
湯萬選,紅隊後期骨幹隊員,1934年12月6日被捕。
劉錦塋,紅隊後期骨幹隊員,1934年12月6日被捕。
據「中統」高級官員王思誠回憶,在1930年到1934年期間,有100多名叛徒與特務骨幹倒斃在「紅隊」的槍下。
1934年10月,由於叛徒張阿四出賣,中統掌握了鄺惠安的行蹤,得悉新閘路的鴻祥旅館和北京路的老鳳祥銀樓是「紅隊」的秘密聯絡點。
12月6日上午,中統幹將韓達指揮特務,抓獲鄺惠安為首的「紅隊」大部分成員,共37人。孟華庭、趙軒、陳玉明、陳傑明等人均遭到逮捕。下午,其餘「紅隊」隊員也全部在馬路上被捕,並集中被押往戈登路巡捕房。鄺惠安等被引渡後,遭到上海警備司令部軍法處審判。最後判決鄺惠安、孟華庭、趙軒、陳傑明四人為死刑,鄺惠安之妻有期徒刑六年、趙軒之妻有期徒刑三年,其他「紅隊」隊員均被判處無期徒刑或三年至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1935年春節(2月4日)前夕,鄺惠安、孟華庭、趙軒、陳傑明四人被執行絞刑處決。
幾年前,影星孫紅雷曾出演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楊立青一角。其中,立青在上海紅隊的片段便是取自鄺惠安事例,無獨有偶,中統大特務史濟美部分事例,則由黃志忠飾演的楊立仁一角表現。
這裡要說一句,因為當時中央對敵鬥爭的政策處在盲目暴動時期,甚至連中樞指揮機關都改名為行動委員會,試圖以城市奪取政權,這是導致中央特科被重創的主要原因。
1934年11月,鄺惠安等人被捕後,上海中央局命武胡景負責中央特科,王世英重組「紅隊」。
武胡景
武胡景,兼任上海中央局保衛部部長。1932年1月,任上海 「臨時中央」軍事部部長,1933年1月任上海中央執行局軍委書記,1934年春任中央保衛部部長。在蘇聯,受到誣陷迫害去世,時年37歲。
孟用潛,上海中央局保衛部副部長。建國後,歷任政務院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局長,中華全國供銷社總社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外交部黨委委員、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兼中國對外文化友好協會副會長等職。1985年病逝。
王世英,行動科負責人,代理上海中央局軍委書記。建國後,歷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常務委員兼統戰部部長及政治委員會主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兼山西省省長等職。1962年任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專職委員。1968年3月26日在北京不幸逝世。
左三朱軍少將
朱軍,原名朱大鵬,中共上海中央局保衛隊(紅隊)隊長。1955年授少將(海軍)。
紅隊曾成功地在被特務們包圍的劇場中,擊斃帶著特務搜查的叛徒,營救上海中央特科負責人武胡景,又曾策划過營救方誌敏的行動。
中央特科警報站
孟非,1914年,生在江蘇邳州市鄒莊鎮南孟村一戶農家。1928年,到上海一家襪廠當學工,跟著 「三姐」程邵貞(共),多次參加我黨組織的遊行集會活動。1932年春天,加入共青團。12月加入共產黨。1933年春,調入中共特科,化名張靜(對外)、莫非(特科上層領導掌握的名字),與三哥孟星野夫婦在上海八仙橋開了一家炒貨店作為黨的秘密聯絡點。直接領導人叫徐強,接頭人齊建(朱嘉明,後在北京某部離休)、邱吉夫(後犧牲)以及後期的徐漢光。
1935年9月,被派往中央特科下屬的一個警報站工作。警報站設在現延安東路75弄3號樓(已拆除)的一亭子間,警報站領導人是徐強,孟的上線領導是丘吉夫,秘密聯繫人是情報科交通員老丁(上海市公安局離休幹部)。
由孟非送警報營救脫險的隱蔽戰線成員有:齊建(原名朱嘉明,北京某部離休幹部),吳競(原大連市委統戰部部長),陳克寒(原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金樹望(原國家計委主任),施月琴(原江蘇省紡織廳副廳長),孟星野(孟非三哥,1946年犧牲時任泗洪地區公安局局長),李辛(孟非嫂嫂,原南京農業大學組織部部長)等。
上海軍委秘密電台
1934年底,毛齊華重建秘密電台,劉仲華派來了兩個報務員,一個陝西人,外號老陝;一個河南人,外號老豫。為了掩護又把聶榮臻的妻子張瑞華和女兒聶力調來,與老陝組成一個「家」,張瑞華也學起報務。毛齊華在助手們幫助下,夜以繼日地乾了近十天,終於裝配成一套收發報機,經試驗性能良好。電台工作是流水作業的.毛齊華將收發報機和電台呼號由劉仲華轉給上海黨組織領導。上海黨組織費了多時呼叫,一直沒有和中共中央聯繫上。
毛齊華接管的中共上海秘密電台設備。一直堅持到1935年9月,因組織上要他們撤到天津,移交給從中央蘇區來的梁廣。
另外,梁廣領導的電台工作在1935年12月遭到國民黨的破壞,上海電台與中央電台中斷,直至抗戰時期恢復。
當關押在南昌百花洲監獄中的紅十軍團長方誌敏的一封密信。方誌敏在信中說,經過他的宣傳教育,百花洲監獄看守願意配合他越獄,方誌敏建議黨組織搞一艘汽艇,帶上武裝去劫獄。王世英急忙找到張慶炎共商對策,決定派出四名隊員前往南昌營救方誌敏。但「紅隊」尚未來得及組織實施劫獄計劃,蔣介石即下令南昌行營於8月6日槍殺了方誌敏。
上海軍委轉移到天津
1935年7月,上海臨時中央局遭到大破壞。此後,王世英領導的軍委特科系統暫時代理上海臨時中央局工作。8月初,根據莫斯科中共代表團指示,決定結束上海臨時中央局,轉移天津。
1935年9月起,王世英開始率領上海臨時中央局機關向天津轉移。為了安全,王世英決定分批轉移。9月初,他先帶了一批人去天津聯絡工作,成立華北聯絡局。王世英任華北聯絡局書記。1937年春,彭雪楓繼任。
10月2日,張慶炎帶領第二批人赴天津。中秋節過後不久,原上海臨時中央局破壞部部長毛齊華和張瑞華(聶榮臻愛人)也離開上海,轉移到天津。
上海臨時中央局所屬黨員幹部共有五百餘人,陸續轉入北方局系統。其中有毛齊華、王學文、南漢宸、劉道衡、陳雷、王超北、劉貫一、金城、楊松青、陳克寒、肖明、張友漁等。
中央特科上海辦事處
1935年9月初,王世英率中央特科轉移到天津的同時,設立特科上海辦事處(或稱交通站),丘吉夫(邱吉夫,化名小張)為負責人,繼續保持同南京、浙江、福建、香港等地的工作點的聯繫。徐強負責情報,徐強之妻李雲(李秋雲)負責與中央的聯繫的秘密電台。11月18日晚8時,國民黨特務在上海進行大抓捕,丘吉夫等10人被捕。至此,在上海的中央局、江蘇省委及所屬區委、互濟會黨團等外圍組織幾乎全部被破壞。
但是,當時在上海的中央各系統黨組織尚有中央文委、中央軍委、中央交通局、赤色工聯、團中央上海臨委、中國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中共中央印刷發行部門等基層組織。黨員200人左右,共青團員300人左右,仍然繼續留在上海工作堅持鬥爭。
丘吉夫被捕後,徐強成為中央軍委在上海的領導人,與其愛人李雲堅持工作。1936年3月,馮雪峰從延安到上海,成立中共中央上海辦事處。徐強直接受馮的領導,仍然負責情報工作,原中央特科在上海的情報工作系統全部移交給辦事處。
特科老戰士,徐強,李雲夫婦
徐強,原名徐乙威,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1月到上海。1931年12月中央特科派赴河南從事兵運和軍事情報工作,1932年2月,獲取國民黨河南省全套軍用地圖和偽80軍用密碼上交我中央軍委。後又通過策反對象偽80師少將副旅長兼學兵營營長惠東升從蔣介石總司令部總參議楊永泰處獲取國民党進攻我江西根據地的第四次「圍剿」計劃和「圍剿」行動密碼,中央曾與表揚。後由於叛徒出賣,惠東升被何應欽電令處決,徐強等人潛身回上海,先後擔任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警報工作。
1936年,馮雪峰來上海,指定徐強負責中央特科工作,直接領導沈伊娜夫妻。抗戰前後,徐強通過黨內兩位日本同志利用在日本情報機關內的合法身份,收集了日本侵略中國期間的御前會議記錄、日本大本營決議、對華作戰計劃,進攻方向和各戰場兵力部署等重要情報。1937年之後又收集了長江以南敵偽頑三方各派軍事組織的指揮官名稱、兵力與武器裝備、占據區域與活動規律等軍事情報交到陳毅處,得到高度讚揚。
1939年,徐強被康生以開會為名叫到延安,旋即被無理關押,直到1944年獲釋。解放後,進入上海,歷任華東貿易部黨委書記兼政治室主任,上海市第一、第三商業局辦公室主任、市人民委員會視察委員等職。1959年,周恩來指示中央調查部對徐強受審查的事件複查,作出關於撤銷中央社會部對徐強同志審查結論的決定。1985年,徐強受審查的問題得到國家安全部黨組的徹底平反。1989年,徐強逝世,享年90歲。徐強妻李雲,曾是宋慶齡秘書,解放後曾任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
1935年的秋天,陰冷的秋風抽打著簌簌的梧桐葉。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中共上海中央特科,這個威震國民黨中央政府的組織,就此告別舞台。其後,它的星星之火在黑暗中隱匿,在風過後再度熊熊燃燒,直將國民黨政府燒得倉皇南渡。
中央特科所有的烈士,前輩們永垂不朽。
借用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那段碑文:黑暗裡,你堅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陽;長夜裡,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負重,周旋待機;搏殺中,你悄然而起,斃敵無形。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你們,在烈火中永生。很形象的概括了那段不朽的傳奇,以及血雨腥風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