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盪湖,美食之湖,尤以水中「八鮮」而享有盛名,「八鮮宴」堪稱江南美食一絕。「八鮮宴」皆選湖鮮上品,精心烹調,香氣濃烈,鮮嫩誘人,品嘗者皆讚嘆不已、回味無窮。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年四季,長盪湖畔都飄溢著濃郁的香味,那是生活的味道,那是家鄉的味道。辛棄疾云:「柳邊飛鞚。露濕征衣重。宿鷺驚窺沙影動。應有魚蝦入夢。」溧陽長盪湖便是圓滿的入夢之所。
大閘蟹(毛腳蟹)
長盪湖大閘蟹是中華絨螯蟹中的名貴品種,蟹體肥滿、鮮而不腥,蟹黃厚實、回味無窮,蟹膏肥糯、肥而不膩,腳毛金黃、肉質細嫩飽滿。金秋時節,人們在豐收的喜悅中辛勤勞作,日落而歸,蒸上幾隻毛腳蟹,聞著蟹香沐浴更衣後,便可享受這來自大自然的美味了。
剝開蟹殼,橙黃的蟹黃便映入眼帘,讓人忍不住就想一口吞下去,就著加入了生薑絲、醋、白糖和香菜的調味料,二兩小酒抿一抿,那滋味,怎可一個「美」字了得?
詩仙李白早就有詩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而另外一邊,婆娘已準備好一盆放入了香菜末的清水,凈手過後,沁人的清香帶領著淡淡的腥香包圍著指尖,頓時又有了入了《紅樓夢》中賈府的滿足感,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青蝦(沼蝦)
「長盪湖,一斛水中半斛魚。大魚如柳葉,小魚如針鋒。水濁誰能辨真龍?」張籍的詩讓常年住在長盪湖邊的人口耳相傳,並以居住於此而自豪。
青蝦最方便的做法
就是清水放鹽煮熟,但遇到個頭大的,也可以做蒜泥青蝦。下面鋪上一層龍水粉絲,將背上劃了口子的青蝦平鋪其上,再涮上蒜泥,清蒸七、八分鐘,便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三尺。孩子們總是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撈一隻,又一隻……還沒到大傢伙兒正式上桌吃飯,盤子裡的青蝦已所剩無幾了……
甲魚(團魚)
小時候,甲魚是稀罕物,每回吃甲魚那都肯定是在酒席上,或者遇上了什麼好日子。女人和娃娃照例是沒份的,只有待家中男人吃罷,才能撿些殘羹冷炙,風卷蠶食般一掃而光。
而今,甲魚已然擺上了日常餐桌,老百姓只要想吃,沒有吃不著的。甲魚看起來難以下手,掌握訣竅,實際上是很容易燒的。首先,劈開背殼;然後,將甲魚其他部位切成塊,並放入大蒜子、生薑,入鍋煸炒;再加入醬油、鹽等調味品紅燒至熟;最後裝盆成型,蓋上背殼,一盤讓人垂涎欲滴、入口即化的紅燒甲魚就可以上桌啦!
桂魚(魢婆子)
高中畢業出遠門上大學,
最想念的,是父親燒的桂魚。
哪怕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海邊,
周圍是吃不盡的海鮮。
桂魚的肉,很勁道,極富韌性,是父親難以言表的愛,堅強而有力;桂魚的肉,很細膩,沒有刺,是母親綿綿纏繞的愛,柔情而包容;桂魚的肉,鮮嫩爽口,酸酸甜甜,是那憶不盡的童年,令人回味無窮。
昂 公
昂公魚是長盪湖邊長大的孩子們最熟悉的美味,它肉質細膩,極富營養,能有效幫助人們補充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昂公豆腐湯是抱在手裡的小娃娃最貼心的下飯菜,操作簡單又美味可口。
當然昂公也可以紅燒,將鍋燒熱,放入昂公煸炒,放入水和生薑、蒜子等調味品,最後加入事先煎好的小塊豆腐,一刻鐘後撒上蔥花起鍋,滿滿的農家味道便充滿了鼻息。
白 條
白條是春末夏初時節上市的名貴淡水魚,肉白如玉、形似彎刀,在水中倏忽游弋,充滿了仙俠氣息,宛如湖中小白龍。白條是接待貴客時的一道佳品,據做廚師多年的姑父說,白條要用鹽水、生薑、蔥泡兩個小時,因為它容易縮水,可能出鍋時的大小會讓人大跌眼鏡。
鲶 魚
鲶魚雖四季都有,但以金秋時節的鲶魚最為肥美,且鲶魚有補虛催乳的作用,特別適合產婦食用。豆腐作為最佳搭檔,是錦上添花的好材料,飽滿的豆腐里充滿了鲶魚的香味,而鲶魚緊緊偎依著豆腐,兩者相得益彰,讓人百吃不厭。
痴 魚
當春姑娘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向我們盈盈走來,萬物復甦,痴魚像個福氣團團的胖娃娃,也出現在了長盪湖裡。它體態小卻虎頭虎腦,頭大尾細,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是開春時不可多得的一道菜肴,可紅燒,可清蒸。要想取得河鮮的原汁原味,還是清蒸更為妥當。痴魚用鹽水浸泡後清蒸7-8分鐘,澆油,撒蔥花一氣呵成,滑嫩的白色魚肉上,鮮綠的蔥花更顯蒼翠欲滴;開裂的魚肉中蘊含著著蔥花的清香,眼鼻所至,滿心歡喜。
另外,還有痴魚燒菜苔、痴魚燉雞蛋,那自然又是另外一番風味。
另外,還有痴魚燒菜苔、痴魚燉雞蛋,那自然又是另外一番風味。
只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平常人家難以企及的「八鮮」, 現已走入了尋常百姓家,皆美味獨特,讓人食之難忘。長盪湖不僅為人們提供滋補的湖鮮,還因著人們對它的有效保護,回饋給我們一幅幅優美的圖景:湖面寬闊遼遠,湖水碧波蕩漾,湖下水草繁茂,蘆葦樹林間,白鷺點綴其中,形態各異,唯美靈動,讓人移不開眼,挪不動步,恨不能在此悠然築廬,揮灑餘生。
融自|上黃
小栗|青青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