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又一地升級為高風險地區!專家提醒:別碰這兩樣東西

2020-06-20   瀋陽網

原標題:注意!又一地升級為高風險地區!專家提醒:別碰這兩樣東西

記者從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疫情風險等級查詢」上了解到,截至19日15時,北京大興西紅門(地區)鎮從中風險地區升級為高風險地區

此外,北京又有2個街道升級為中風險地區,分別為西城區展覽路街道大興區清源街道

至此,北京有2個高風險地區、33個中風險地區按照規定,北京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整至二級後,中高風險街鄉、新發地市場相關人員禁止離京,其他人員堅持非必要不出京。確需離京的,要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19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6場新聞發布會上,昌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彬介紹,6月18日,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為6月14日海淀區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此病例為該院急診科護士,在確定為密切接觸者之前處於工作狀態。

迅速對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採取封閉管理措施

昌平區接到報告後,迅速對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採取封閉管理措施,現將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通報如下:

一是組建工作專班。工作組進駐醫院,統籌調度防控工作,制定並嚴格落實有關措施,堅決切斷傳播途徑,有效控制傳染源。

二是做好醫療救治。將確診病例第一時間轉運至定點醫院及時治療。

三是切斷傳染途徑。對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進行全面封閉管理,分區管控。同時迅速展開流行病學調查,擴大環境採樣檢測和密切接觸者排查範圍。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圍繞病例的活動軌跡,追蹤所有密切接觸者,落實隔離觀察措施。

四是提升醫院防護等級。對醫院進行全面消毒和終末消毒,對院區門、急診暫時停診,相關病房暫停收治新入院患者,降低人員密度。

多名餐館員工確診!涉及這些餐廳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6月18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5例,其中多人為餐館員工。

涉及餐館包括: 新發地冰鮮海鮮市場附近的面面俱到餐館員工(共8例)、北京老楊特色燒烤店(共2例),都有經常去新發地採購的經歷。

發布會直播截圖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6月18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5例,有8例病例均為面面俱到餐館員工,其中病例2為餐館採購員,定期從新發地市場進貨。該餐館位於新發地冰鮮海鮮市場附近,就餐者多為附近冰鮮海鮮市場營業者。綜合流行病學調查情況,考慮為一起與新發地市場相關聯的聚集性疫情。具體情況為:

病例1.男,陝西人,35歲,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5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男,25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7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3.女,48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6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4.女,50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7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5.男,55歲,四川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4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6.男,49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7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7.男,49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8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8.女,24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北水嘉倫面面俱到餐館。6月16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此外,北京老楊特色燒烤店有2例確診病例。具體如下:

病例9,男,34歲,河北人,住大興區高米店街道,工作單位為北京老楊特色燒烤店,冷葷師傅,店主經常去新發地採購。6月16日發病,6月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0,男,43歲,河北人,住大興區高米店街道,工作單位為北京老楊特色燒烤店,服務員,店主經常去新發地採購。6月17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來自中疾控及江蘇等各省疾控的流調隊員支援北京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說,為進一步做好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加強區域協同,分享工作經驗,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安排,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派10名流調人員,已抵達北京協助開展流調和分析工作。

國家衛健委明確:6月16日後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離京人員,各地不應設限

19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有關情況。

國家衛健委:2省市連續5天以上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鬍強強介紹了最新疫情情況。

胡強強表示,6月18日,2省市連續5天以上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現有重症病例數連續5天增加,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仍然增長較快,病例救治和流行病學調查仍面臨較大挑戰。要毫不懈怠抓好各項工作,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實阻斷疫情傳播。

中國疾控中心:儘量不接觸生魚生肉,食物處理前後要徹底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強調,目前還沒有發現通過食用食物,包括海鮮產品經過消化道感染的證據。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傳播感染的主要途徑還是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和間接的接觸傳播。

馮錄召表示,為了降低可能的風險,建議在購買食物時,儘量不要接觸生魚、生肉;在日常處理、烹飪、食用食品過程中,應該注意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包括食物處理前後要徹底的洗手;生熟案板分開,以及食物和飲用水要徹底的加熱煮熟、煮透;水果需要去皮食用,使用潔凈的餐具,餐具可以採用蒸15分鐘方式消毒。

6月16日後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離京人員,各地不應設限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介紹,近期北京疫情發生後,一些地方出台了政策,對於來自北京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開展集中觀察、核酸檢測等措施。

王斌明確表示,針對6月16日以後,持有離京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者能夠出示包括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健康碼的離京人員,到達目的地以後體溫測量正常,並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是可以自由有序流動的。各個地方也不應該再針對這樣的人員出台一些或者是設置一些限制性的措施。針對一些因特殊情況,在離京前沒來及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到達目的地後,應進行核酸檢測,檢測陰性,體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也可自由流動。

▍內容來源:北京日報、紅星新聞、央視新聞、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