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野·莫干山民宿設計;新晉網紅打卡點

2019-12-31   羅先森開森


來野,是一種生活態度,
放下包袱,微笑面對世俗的目光;
來野,是一種生活方式,
放慢腳步,感受生活本來的樣子;
來野,是一種生活品質,
放棄苟且,尋覓自己的詩和遠方。
一起來野,生活才會更有趣兒!





民宿,作為近幾年來流行的休閒體驗,不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同時也能真正地將遊客引領至美麗的風景中。莫干山便是這樣一片地方,這裡山巒連綿起伏,是一個適合度假與避暑的優選之地。此時,來野民宿正安靜地隱匿在莫干山的一處,向遠道而來的人們慢慢傳達出生活氣息。


新的定義


拋開對傳統民宿固有的觀念,主人希望民宿能夠滿足游泳池、酒吧、藝術空間等需求。由於原本空間的局限性,設計師沈墨和張建勇分析規劃後,決定將整體建築拆除,重新構造了一個新的現代化建築。



水中的一棵樹


對「水中的一顆樹」的概念進行了詮釋與重組,讓建築像樹一樣自由生長,充滿生命力,以此來回應莫干山美麗的風景。材質的選擇與穿插構造的處理方式,建築在環境中變得純粹又孑然獨立,消除了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


建築設計手法受國際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五大要素的啟發: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長窗、底層架空柱、屋頂花園。

解放建築


不同於以往規矩的建築設計,將立面釋放,通過體塊的穿插讓空間變成多種可能,像是在森林中自由生長的樹木。在建築體塊中開出一道道水平玻璃窗,能從各個角落望見窗外的風景,盡最大可能地與自然進行對話。



屋頂花園


在建築的每層屋頂局部,天然生長出植物,色彩跳脫框架,在純白色外牆的映襯下顯得充滿生機與靈動,不時與倒映在牆上的樹影相應,呈現出一幅別開生面、動靜結合的自然景象。


廳內下沉的卡坐與泳池的水平線平齊,客人們可以在這裡邊品酒邊與泳池裡的人們聊天,此刻空間的邊界被消除,時間被放慢,只剩當下這份令人心馳神往的愉悅。




整個庭院被水系包圍,建築就像是懸浮在水面中,從泳池到汀步走道以及圍牆中不斷流動的瀑布,互相流通循環,設計師希望建築能在水中無限生長,賦予生命與自然的力量。

讓建築懸浮


步入室內,將一層公共空間做了下沉處理,底層架空,通過柱子進行支撐讓牆體解放,猶如一根根樹幹,空間瞬間變得通透、寬敞,四周大開窗的玻璃設計將景色引入室內,以景喻情,充滿了自然斑斕的色彩。








將吧檯放置在公共空間的中心,空間因此呈回形,動線被巧妙地規劃,人們得以自由穿梭其中。頂部的造型玩味性地做成了斜切狀,內里蜂窩狀鏤空格子不僅能夠隱藏燈的痕跡,也為空間增添了豐富的自然形態。







樓梯間的設計充滿著亮點與驚喜,圓形的白色裝置抽象了果實下落的軌跡,有著未來主義畫家馬塞爾· 杜尚(Marcel Duchamp)《下樓梯的裸女》中的構成感,空間的藝術性與現代性在此得到體現。同時在連通一層至頂層的空間中,將牆面留空並且做了挖空設計,以便作為一個小型的藝術展覽空間,傳達出民宿趣味生活與熱愛藝術的理念。
天窗的開設能夠將室外的藍天與陽光隨時引入室內,隨著光線的移動呈現出明與暗的相互交織,時不時給人帶來神秘感與驚喜感,充滿了時間的軌跡。




房間的設計中都暗藏著自然的生命意象,山洞、鳥巢、展開的羽翼等等元素,仿佛此刻棲息在森林中,至此空間中又多了一份奇妙的體驗。





整體採用暖白色的燈光與杏色做搭配,簡潔而自然。



衣櫃使用通透的茶色玻璃設計,為空間增添了色彩與朦朧感。





在落地玻璃窗邊放置榻榻米座椅,可以品茶觀景,十分愜意。



床邊的鳥翼造型牆體將空間的功能區劃分開來,延伸了空間感。



設計師將親子房設計成了一片「白色森林」,當陽光照射進時,一道道光影展現出來,牆面上的攀爬牆以及地上的小帳篷為孩子增加了玩樂的體驗,充滿著童趣。




頂層房間中,牆面塗上藝術塗料,模擬洞穴中岩石的肌理,並且開了一扇幾何形天窗,透出室外的藍天白雲,仿佛置身於野外,享受無盡的野趣。


圖紙呈現丨來野·莫干山民宿





項目名稱 | 來野·莫干山民宿
設計單位 | 杭州時上建築空間設計事務所
設計內容 | 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主案設計 | 沈墨 、張建勇
品牌設計 | 韓舒 、木美
項目規模 | 600㎡
項目攝影 | 葉松
項目地址 | 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庾村中村76號
完工時間 |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