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小鋼炮的救贖!布萊德索如何成為字母哥的另一條堅實臂膀?

2020-04-13     理性說籃球

作為東部賽區的領頭羊,密爾沃基雄鹿在聯盟停賽之前輪休字母哥以一波三連敗收尾,看得出來,常規賽對他們已經失去了足夠的吸引力,如何在季後賽取得突破才是他們的終極難題。

字母哥憑藉強大的個人統治力,蟬聯常規賽MVP幾乎板上釘釘,米德爾頓也成為了聯盟最好的二當家之一,而去年以四年7000萬和球隊續約的布萊德索本賽季卻一直沒有太大的存在感,場均得到15.4分4.6籃板5.4助攻,相比上賽季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但不管布萊德索是借常規賽之便韜光養晦還是真的就此停步不前,雄鹿隊想在季後賽征途中達到更高的上限,這位「二代小鋼炮」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拒絕淪為雞肋,血布的救贖賽季

布萊德索之所以被稱作「二代小鋼炮」,除了身高僅有1.85米而體重卻高達97公斤之外,個人打法極度剛猛是原因之一,和「初代小鋼炮」凱爾-洛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生涯初期在快船隊作為保羅的替補,他就以極強的內線衝擊力和血性十足的球場風格獲得了大批球迷的喜愛。

有能力的人總是渴求獨當一面的機會,以奪冠為目標的快船無法給予布萊德索充足的成長空間,而彼時處於「後納什時代」的太陽隊則欣然接受了他,獲得解放的血布猶如蛟龍入海,個人得分水漲船高,和德拉季奇在菲尼克斯延續著快打旋風的華麗篇章,16-17賽季,他打出了場均21.1分4.8籃板6.3助攻的巔峰表現,但可惜的是,這些剛剛露出的曙光都被傷病的陰霾籠罩,決心以德文-布克為建隊核心的太陽隊果斷將布萊德索送到了處於上升階段的雄鹿。

上賽季,雄鹿隊一躍成為了常規賽頭名,他們在布登霍爾澤團隊型理念的灌輸下,以新科MVP字母哥為核心打造了一套攻防俱佳的「一星四射」體系,布萊德索在這個體系之內轉型成為了攻防一體的輔助型控衛,一向不以三分球見長的他,通過刻苦的訓練將三分命中率一直穩定在35%左右的合格水準,是字母哥之外雄鹿隊最好的持球主攻點。

年過而立的布萊德索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定位,一路高歌猛進的雄鹿成功打進了東部決賽,不過倫納德以極強的防守將字母哥牢牢限制,在米德爾頓缺乏頂級持球能力的情況下,布萊德索也徹底迷失了,他在系列賽的前四場中,於無人防守的情況下16次出手只命中了其中1球,堪稱是雄鹿隊被猛龍連扳四場,最終和總決賽擦肩而過的罪魁禍首。

相比以四年8500萬加盟步行者的雄鹿舊將布羅格登,合同看似更加廉價的布萊德索卻沒能以超越預期的表現征服球迷,外界開始質疑他的價值,認為他的存在並不能最大化字母哥的能力,縱然布萊德索的防守能力依然是一陣級別,突破和三分也都處於中上游的層次,但是進攻端處理球簡單粗糙,突破一根筋以及打法較為盲目等特徵往往令球迷們又愛又恨。

雄鹿隊以字母哥進攻+外圍掃蕩+側翼隨機協防的打法確實能夠決定極高的實力下限,而漸漸淪為雞肋的布萊德索必須緊迫進入自我救贖的階段,在防守強度更大的季後賽中,他的持球突破和外線防守都是破敵制勝的法寶,以三當家的身份需要承擔更加關鍵的責任和作用。

布萊德索的攻防到底是什麼水平?

當一支球隊擁有以一名超級巨星的時候,確實會掩蓋身邊隊友的閃光點,本賽季的布萊德索在個人基礎數據上基本沒什麼太大的改變,不過基於字母哥和米德爾頓大量持球的情況下,他的個人使用率卻略有上升,從去年的22.9%漲到了24.0%,這說明他在布登霍爾澤的戰術體系中地位並未出現下降。

從布萊德索的投籃熱區可以看出來,他的出手包含了相當一部分的突破上籃和三分投射,這其實也大體上符合小球時代的「魔球化」套路,在製造內線殺傷方面,3.4次罰球相較以往略有增加,而罰球命中率更是創造了81.3%的生涯第二高紀錄,間接提升了球隊的整體取分效率,除了籃下和外線,血布的中距離投籃占比也達到了35.4%,整體的出手分配十分均勻。

在常規情況下作為字母哥「一星四射」體系中的一員,布萊德索於三分線左側45度角和底角區域的表現確實不太穩定,尤其是底角區域,命中率只有區區15.4%,習慣性的打鐵和強調外線空位投射效率的戰術體系顯得格格不入,這也是他被球迷長期詬病的最大軟肋。

而在進攻之外,布萊德索作為上賽季最佳防守一陣的成員之一,本賽季的防守數據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在衡量外線球員防守水平的搶斷數據方面,從去年的1.5次降到了0.9次,防守貢獻值則回落到不夠驚艷的2.9,但這在雄鹿全隊高達101.6的防守效率之下也無傷大雅。

總的來說,布萊德索在雄鹿隊當下征程中所作出的貢獻,暫時是肉眼難以明顯看到的,這種中規中矩的表現,僅僅讓他成為了一個強大團隊中的合格零件。

真正成為字母哥的另一條堅實臂膀

有望連續兩個賽季達成60+勝場的雄鹿隊早已不需要用常規賽去證明自己的實力,他們有層次結構十分鮮明的陣容搭配,字母哥是球隊不變的最強核心能源,但其自身的三分能力並未完全開發出來,所以才最大程度上體現了二當家米德爾頓的外線投射能力和無球跑動能力。

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布萊德索其實比米德爾頓更適合第二進攻點的角色,他攻防一體的特性加上更加穩健的運球技術,在需要單打效率和攻堅能力的季後賽中顯然更加具備威脅性,這是雄鹿在現有的資源下,在打法安排和人員調整上可以做出的最佳改變。

一、布萊德索有個人單核帶隊的經驗,突破型的打法是驅動體系的最佳源泉

當初在太陽隊的時候,布萊德索就是第一主攻點,在小球時代的背景下,以中路突破吸引防守壓力為整個體系賦予投籃空間是最普遍的進攻方式,字母哥已經擁有了全聯盟最好的初始策動能力,在他間歇性交出球權的時候,同樣可以作為賦能點的布萊德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本賽季初期的時候,布萊德索帶領第二陣容的效果並不是十分理想,但雄鹿隊想要在字母哥之外尋找第二個體系驅動點,以突破型打法見長的血布顯然是唯一的人選。

二、空位投射會放大布萊德索的不足,雄鹿為他拆解陣容勢在必行

數據已經很好地說明了布萊德索作為一名空位投手是十分浪費資源的,而他也並不是那種可以作為第六人,領導輪換陣容大殺四方的指揮者,此時的雄鹿隊繼續把布萊德索和字母哥長時間放在一個陣容裡面確實有暴殄天物的嫌疑,而解決辦法也並不是沒有。

以投射為主的球隊中,三分射手往往是供大於求的,米德爾頓本身的定位處於頂級3D球星和標準持球型球星之間,而其餘類似馬修斯、大小洛佩茲、伊利亞索瓦和科沃爾等優秀的射手都需要更多的炮彈等待發射,字母哥一個人的努力顯然無法將這麼多的火力點全部填飽。

雄鹿隊完全可以為布萊德索拆分原本的陣容結構,以字母哥+米德爾頓+射手的搭配和布萊德索+希爾+射手的方式交替存在,不但避免了因字母哥一人受制而導致的體系停滯,同時也將全場比賽中各個時段的陣容實力最大化。

總結

雖然布萊德索本賽季的表現依然可以打上「不穩定」的標籤,但是在以製造空間為首要目標的小球時代,一支球隊還是需要至少兩個以上的持球強點,而布萊德索的存在恰好是解放字母哥持球壓力的最佳答案,在年過三十時候,曾經以衝勁聞名的他如今也需要及時證明自己在心態上的成熟,扭轉外界眼裡「有勇無謀、衝動魯莽」的印象。

因為停賽的關係,此前膝蓋因疲勞作戰而積液的布萊德索正好可以藉此機會休養生息,相信以救贖心態繼續征戰的「二代小鋼炮」,會以屬於自己的方式幫助雄鹿在季後賽走得更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TDec3EBfwtFQPkdCd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