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施密特,一事無成布魯諾,這句話您怎麼看?

2019-10-31     北京主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兩句話就在國安球迷群體里流傳開來。施密特帶著三連敗下課,落後恆大4分,布魯諾·熱內西奧倉促接手,目前國安落後恆大2分。

按說,熱內西奧填坑的功力還算不錯,填了至少一半,但在不少球迷心裡,他還是不如施密特。

因為施密特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十連勝。

  • 再看十連勝


一切都得從施密特十連勝的「豐功偉績」說起。

十連勝,對於北京國安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是國安球迷沒見過的。並不是說很多國安球迷「沒見識」,而是在中超的歷史上,開局連勝的球隊,最終都拿到了冠軍,更何況開局十連勝,本身就是中國職業足球以來的第一次。




在這十場比賽中,國安客場戰勝武漢卓爾、重慶力帆、北京人和、河北華夏幸福和廣州恆大,主場戰勝江蘇蘇寧、河南建業、大連一方、深圳佳兆業和天津天海。在短暫的輸給了上海上港之後,國安又客場戰勝了天津泰達,主場戰勝了上海申花和廣州富力。

聯賽下半年開打,國安三連主:主場勝武漢卓爾,主場勝重慶斯威,主場勝北京人和。也就是主場同北京人和的比賽中,比埃拉受傷,成了聯賽的轉折點。


施密特執教的比賽中,國安僅僅輸了上港和魯能的兩場球,其餘比賽里,一個10連勝,一個3連勝,接著又一個3連勝。然後就是聯賽和足協杯的雙線三連敗。

16場勝利可喜可賀,但確實很多人都沒有發現這16場勝利的「水分」著實不小。

國安在中超賽場這麼多年,有三個客場最難打,上海的虹口,廣州的越秀山,河南的航海路。在虹口,國安歷史上就在曼薩諾時期贏過那一次。在越秀山,主要原因跟天氣太熱有關。而河南隊的主場,每個中超球隊都不好打,最主要的原因是「菜地」。

在虹口,去年國安到手的3分被韋世豪的驚天爆射踢沒。在航海路,卡蘭加完成了對國安的嗜血之戰。國安去年只是在越秀山占到了便宜。

而上半年的10連勝,或者說施密特贏球的16場比賽中,面對申花、富力和建業,國安全都是主場作戰。

施密特的16場勝利中,10場比賽是在主場進行,而且這10場比賽都不是亞冠級別的對手。6個客場勝利,對手是武漢、重慶、河北、天津、人和與恆大。

武漢和重慶今年表現不錯,不過國安與這兩支球隊的客場交鋒,是在聯賽第一輪和第二輪,當時這兩支球隊還沒有起勢。

國安這波連勝里含金量最大的比賽是同直接競爭對手廣州恆大,但不可否認的是,恆大該場比賽只有保利尼奧一名外援。

從對手方面來看,上半年的10連勝也好,或者說施密特手下的16場勝利也好,國安遇到的困難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而國安自己卻付出了較大的消耗。在10連勝的比賽中,于大寶、張稀哲、奧古斯托三個人踢滿了10場首發,鄒德海、李磊、比埃拉踢了9場首發,張玉寧、池忠國踢了8場首發,金玟哉和李可踢了7場首發。換句話說,這10個人在10連勝的比賽中幾乎沒有得到什麼休息,而且這10個人中除了李可之外,其餘在亞冠賽場也都是球隊主力。其餘首發出過場的球員,比如郭全博(1場)、張瑀(1場)、劉歡(1場)、王子銘(1場)、呂鵬(2場)、朴成(2場)這些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王剛、巴坎布、姜濤和于洋才算是基本的輪換。而金泰延、巴頓等球員1分鐘都沒有踢。

在各方面困難不大的情況下,全主力拿下聯賽十連勝,確實讓國安球迷有點為勝利沖昏了頭腦。

  • 面對強隊 不及格


施密特到底冤不冤,這個事情其實已經無需爭論。十連勝的成績很耀眼,但真正對考驗施密特的時候,他其實並沒有及格。

第一個考驗就是同強隊的交手。亞冠賽場國安面對全北現代和浦和紅鑽,四場比賽1平3負,而且只進了1個球,卻丟了7個球。聯賽和足協杯麵對big4中的另外三支球隊,施密特1勝1平2負(足協杯90分鐘內打平)。綜合來看,國安在三條戰線上與亞冠級別球隊交手,1勝2平5負,進4球丟12球(足協杯魯能加時進球未計算在內),全面處於劣勢。

今年聯賽後半段熱內西奧連續輸給恆大和上港之後,很多人開始懷疑施密特。但是可能大家都忘了,去年國安也是在衝刺階段連續輸給了恆大和上港,兩場比賽,兩個0比1。


去年國安面對魯能兩場全敗,面對恆大1平1負,面對上港聯賽1勝1負,足協杯兩回合絕殺打平後淘汰上港,足協杯決賽面對魯能,也是在沒有贏球的情況下,客場進球多淘汰對手。換句話說,施密特兩年來面對亞冠級別球隊,就贏了2場球,即客場在浩克傷退的情況下贏下上港和客場戰勝了保利尼奧單外援帶隊的恆大。

從這個角度來說,施密特的國安,並不能令人滿意。

兩年來,國安重回爭冠行列,施密特確實是第一功臣,但國安戰績的飆升,主要是建立在面對中下游球隊能夠保證拿足分數,尤其是客場不再成為國安的軟肋。但很顯然,這些分數是國安「努著打」得到的,國安在面對中下游球隊時,也沒有做到遊刃有餘。

  • 夢中前行


在面對亞冠級別的強隊時,國安顯得無所適從,一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國安的打法整體性有所欠缺。

施密特執教國安整整兩年,這兩年里,球隊的防守被詬病最多。直到施密特離開國安,國安也沒有一個明確的防守體系,這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邊後衛在沒有邊前衛協助的情況下經常性的被對手邊路進攻二打一,誰來協助邊後衛防守,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交代;第二,後腰位置施密特一直都在嘗試中,但都沒有找到一個穩定的組合。

2018年,施密特較多使用的是池忠國單後腰,李磊和姜濤分居左右,張瑀和于洋坐鎮中衛,球隊的防守核心是于洋。進攻的時候,李磊和姜濤會較多的插上,池忠國作為防守中場托在後面,保護後防線。但問題是,李磊和姜濤前插留下的身後空擋時常被對手利用,于洋和張瑀(尤其是張瑀)並不是防守面積十分大、橫向移動速率很快的中衛。而池忠國單後腰又不可能覆蓋整條後防線。因此,國安的邊路成了「漏勺」。


2019年,李可、金玟哉的加盟解決了很多問題。無論是李磊還是王剛(或姜濤)助攻上去以後,邊後衛身後的空擋一如既往的大。但金玟哉和于大寶的移動速度比去年的兩個中衛快,加上池忠國身旁有了李可,雙後腰對後防線有了更好的橫向保護,因此,國安的防守一度變得似乎「固若金湯」。

可施密特自己似乎卻沒有意識到這種人員安排對自己的幫助。在十連勝後期,施密特開始頻繁的調換後腰配置,池忠國和李可被拆開,池忠國單後腰、呂鵬單後腰、李可單後腰、張稀哲+朴成雙後腰,甚至奧古斯托又回撤到後腰位置,施密特在調整後腰的過程中,國安的戰績也開始出現了下滑。在面對申花和富力的比賽中,國安的勝利其實已經有了較多的運氣成分。

2019年施密特手下的國安,在防守上主要依賴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前場的高位逼搶,從中鋒張玉寧、巴坎布、王子銘開始,到張稀哲、比埃拉、奧古斯托等人。這種高位逼搶經常能夠造成對方的直接失誤。第二層則是李可和池忠國雙後腰的擠壓、攔截和保護,他們結合前場的逼搶會把球直接搶斷攔截下來,並且對後防線進行保護。第三層則是四個後衛李磊、王剛、于大寶和金玟哉個人的移動速度和身體對抗上的優勢。

施密特的三個防守層次,第一層建立在充沛的體能基礎上,因為前場球員的高位逼搶必須統一協調到一定的強度才能夠見效。第二層建立在雙後腰的體能和默契基礎上,池忠國和李可都很能跑,但如何把握對球線路和落點的攔截,以及協防保護的自然性,這需要一定的磨合積累。第三層則是建立在四個後衛的個人能力,尤其是個人身體上的優勢。

可是,當聯賽進行到中段的時候,前場球員的高位逼搶效果隨著體力的衰減有所下降,雙後腰又被施密特拆來改去,結果就完全變成了四個後衛靠身體跟對方硬碰硬、一對一。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任何球隊都不能保證球永遠控制在自己腳下,自己還能很快的就從對手半場把球搶回來。尤其是面對同級別同實力的球隊時,對手拿到球權的時候,球隊怎麼組織防守,尤其是陣地防守,至關重要。但施密特的國安,顯然在這方面沒有過什麼交待。


當前場兩層防守無法遏制強大對手的時候,僅僅依靠四個後衛的個人能力,試圖在局部利用個人完成一對二的防守,是不現實的。王剛和李磊都是國家隊主力的邊後衛,但即便這樣,被對手在邊路二打一,他們也不可能保證每一次一防二都是成功的。

過去李可和池忠國搭檔雙後腰的時候,兩個人會各有分工的去幫助邊後衛防守肋部空擋。但很奇怪,施密特自從朴成傷愈復出後,就開始不斷調換後腰組合。這一點就足以說明,施密特其實對於國安本賽季上半段失球減少的原因,並沒有做到「心中有數」,很可能只是人員使用時「碰到了死耗子」——趕巧了。

防守端的體系沒有建立起來,進攻端又何嘗不是如此。

自從確立了奧古斯托和比埃拉的雙核以後,張稀哲越來越成為「場上觀眾」,朴成除了跑動數據居高不下之外,其餘作用微乎其微。反正把球交給奧古斯托和比埃拉,他們倆有的是辦法讓對方禁區產生混亂,有了混亂前鋒就有機會,再不行碰到誰的手上,還能落個點球。




外界一直質疑國安的進攻過分集中中路,邊路緊靠邊後衛的傳中騷擾。其實並不是比埃拉、奧古和張稀哲沒有邊路的能力,西班牙人在西甲經常出任邊鋒,張稀哲打左前衛成名,奧古斯托本身就經常去左右兩側游弋。但在施密特的手下,似乎他們誰去了邊路,誰就沒有執行自己的戰術一樣,邊路成了國安中前場球員的「禁區」。

在這個進攻體系里,比埃拉的作用比奧古斯托重要。因為比埃拉他是國安能夠把球順利疏導到對手進攻三區里的核心環節,實際上肩負著「最後一傳」的重任,全中超所有外援中,比埃拉是在對手進攻三區里能力最強的球員,這一點奧古斯托也比不了。




所以,當比埃拉出現傷病以後,施密特只是機械的讓朴成去頂替比埃拉的位置,試圖繼續保證中場的運轉,但是,中國國腳和西班牙國腳之間的巨大落差,讓施密特的想法變成了「白日做夢」。

問題是,這種「白日做夢」其實是顯而易見的,施密特做這樣的夢,而且一夢不醒,就連老闆找他談話,他也仍舊認為用「朴成取代比埃拉」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了巴坎布身上。

可巴坎布的問題施密特也要付很大的責任。著名足球記者徐江在亞冠時期的時候就說,施密特讓一個賽季進球15+的前鋒坐板凳,這會復出代價的。

代價就是,當比埃拉受傷以後,已經做了「三個月球監」的巴坎布被推上前台,成為了施密特的救命稻草。但久疏戰陣的他,怎麼可能馬上就力挽狂瀾呢?




施密特在巴坎布和金玟哉之間,鑑定的選擇了後者,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後防線需要金玟哉這樣有身高、有體重、有對抗,速度也不算慢的個人能力。因為他實在不知道,除了一個超高水平的後衛,還有什麼辦法去讓國安的後防線更穩圖。

「沒有什麼是一對一防守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我就換個更牛逼的中後衛」,相信這一定是施密特認定的防守準則。

從理論上來講,施密特的4321陣型,在邊路攻防上有著天然的弊端,邊路的進攻依靠邊後衛,邊路的防守也依靠邊後衛。從防守角度來講,邊後衛的身後到底是同側的後腰協防還是同側的中衛協防,應該有明確的分工。但在施密特手下的國安,卻並不明確。

邊後衛助攻的窟窿堵不住,就上金玟哉,上了金玟哉就不能上巴坎布。在比埃拉和奧古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國安的中場運轉順利,張玉寧、王子銘都能進球。但比埃拉不在了,中場運轉不暢,張玉寧、王子銘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就得寄希望於巴坎布。可是,一方面巴坎布狀態調整不回來,另一方面中場失勢後,金玟哉也堵不住邊後衛的窟窿了。

其實,只需要一點點的變化,就能夠解決邊路的問題——比如,在比埃拉上不了的情況下,球隊改踢442,讓巴頓、奧古斯托出現在邊路去協助邊路的攻防。這一點北京主場(ID:bjzhuchang)在國安三連敗期間就撰文呼籲過。

事實證明,熱內西奧就是這麼做的,而且一度很有成效。

  • 施密特不冤


現在再回想起來,施密特的下課冤嗎?並不!施密特兩年來並沒有為國安打造出一個更為嚴謹的攻防體系,他只是完成了一個基本的架構。靠這個大概的框架,國安在客觀因素比較趨向自己的時候,可以虐掉中超剩餘的14支球隊,但要想跟亞冠級別的球隊交手,這個框架顯然支撐不住。

客觀來說,本賽季開始後,施密特帶領國安已經一年半以上,這兩年國安的補強動作歷史罕見,在這種情況下,施密特結合自己的戰術打法,將國安從2016、2017年的中游球隊帶回到爭冠球隊行列,這是施密特的本事,也是他的功勞。戰績的飆升,主要是國安在面對中下游球隊的時候,能夠保證拿足分數,尤其是客場不再成為國安的軟肋。

但施密特終究是個粗線條的教練,他的訓練強調強度和力度,卻不講究細節,對於球員的的站位、跑位很少深究。他認為防守的時候,重點是在前場的高位逼搶,只要逼搶強度上來,能夠解決防守的一切問題,就算解決不了,後衛也能靠一對一保證萬無一失。同理,進攻的時候,他的重點也是在前場的核心球員身上,只要核心球員能夠把球拿住、導起來,進攻就不存在問題。使用球員怎麼搶點,怎麼接應,怎麼扯動,都不重要。

應該說,到去年年底施密特已經完成了他在國安的歷史任務——構建一個強隊的基本框架——將國安從低谷拉上來重回爭冠行列。但是至於下一步的添磚加瓦,乃至雕龍刻鳳,他不去考慮,也不會。「房子建起來就行了」。

所以,施密特在國安爭冠季的下課,並不冤。更談不上奇冤。完全是能力和性格使然。


要說冤的,是國安。很明顯施密特沒有能力帶領球隊拿下聯賽冠軍,但國安卻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了換掉他的好機會,結果給自己帶來的就是無法彌補的被動。

  • 熱內西奧做成了什麼?


再來看看熱內西奧來到國安以後,都做了什麼。他到底是一事無成,是小有所成,還是即將大成。

布魯諾·熱內西奧來到國安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補上施密特留下的問題:防守體系與缺失比埃拉之後的進攻體系。

熱內西奧的訓練與施密特完全不同,他更強調細節,當球員站位和跑位不符合要求的時候,他會立即叫停,對球員予以指導。




熱內西奧針對國安攻防兩端的問題,改變了施密特時期的4321陣型,而是變成了442或者4231、433,說白了就是增加了邊前衛。這樣防守的時候,邊前衛就會回防幫助邊後衛。而進攻的時候,則邊前衛可以去邊路接應邊後衛,通過邊路配合製造一些機會。

所以,在熱內西奧手下,他重用了巴頓,啟用侯永永踢右前衛,還讓王子銘踢過邊鋒,奧古斯托和張稀哲也較多的去邊路活動。

細心地人會發現,在熱內西奧帶隊的時候,巴頓、侯永永作為右前衛,經常會防守的很深,退到王剛身旁協助防守。左側的防守張稀哲也會比較多的參與進來。

熱內西奧用最簡單的方式堵住了國安的漏洞。但整個攻防體系的打造,並不是這麼容易成型。

如果給熱內西奧更多的時間,或許他能夠為國安建立起一套不錯的攻防體系,但偏偏熱內西奧沒有這個時間。對於熱內西奧來說,最大的考驗就是他對國安球員並沒有實質的了解,對於中超對手的了解也不夠深入。這還不算,在熱內西奧接手期間,中超聯賽三度為國家隊讓路,每次集訓和比賽都超過兩周,可是這三個間歇期,國安都是國家隊和國奧隊的大戶,每次間歇期,國安都有6、7個主力不在隊里,這讓熱內西奧根本沒機會去打造更為細緻的防守體系。

很多人質疑熱內西奧為什麼看中劉歡、呂鵬這些替補球員,以及重用了很多施密特時期踢不上球的人,比如巴頓和侯永永。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這些球員是跟熱內西奧接觸最多的,也是熱內西奧在打造國安的攻防體系時手把手教出來的,熱內西奧顯然會認為,這些替補球員對於他的戰術思路更了解,執行的也會更好——因為,這些替補跟他訓練的時間,是那些國腳主力們的幾倍以上。

況且,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教練,看中球員在訓練中的表現和狀態,本身也無可厚非。

可是,這就造成了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比如同恆大比賽劉歡被爆。因為雖然劉歡可能對熱內西奧的戰術和攻防體系更加熟悉,但受限於能力上的巨大差距,他成為了對手主攻的對象。而一個再完整的鏈條,隨著最薄弱的環節斷裂,整個鏈條也就停止了工作。

說白了,就好像是木桶原理,最短的那塊板太短,就算木桶扎的再緊實,也裝不了多少水。而哪怕木桶扎的不夠緊,稀了咣當,但木板都足夠長,也還是能裝著水堅持一段時間,不至於馬上就都漏空。

  • 熱內西奧沒做成什麼?


從戰績上看,熱內西奧接手國安後,止住了比埃拉傷退後的三連敗(聯賽兩連敗),他主場2比0艱難的戰勝了河北華夏幸福,客場2比0和3比0相對輕鬆的戰勝了大連一方和天津天海,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戰勝了天津泰達。如果從這幾場比賽來看,熱內西奧還算是成功的。

但客場打平深圳,以及主場連續輸給兩個直接競爭對手,是熱內西奧最大的敗筆。

打平深圳的比賽,所有人都記住了巴坎布的空門不進。輸給恆大,所有人都記住了劉歡三次失誤造成的三個失球。而輸給上港,于大寶在兩個禁區里的拙劣表現更加讓球迷口誅筆伐。

說起來,這三場比賽國安沒有拿到想要的分數,都是在細節上出了問題,可偏偏熱內西奧還是被認為比施密特更注重細節的教練。可想而知,國安這前後兩任教練,與真正的冠軍之間差距在哪。

熱內西奧執教國安的比賽,說起來戰績並不差。在同樣沒有比埃拉的情況下,熱內西奧4勝1平2負,比起施密特的2連敗肯定是好了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熱內西奧並沒有解決國安遇強不強的問題,面對恆大和上港這樣的亞冠級別球隊,熱內西奧和施密特一樣吃癟。


這一方面的原因在於,比埃拉離開後國安整體實力受到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熱內西奧所需要的更整體的攻防體系,因為間歇期國腳徵召的問題而根本無法打磨實現。還有一方面則是熱內西奧本身就缺失的,就是對於球隊心理狀態的鼓勵。

法國人並不是個戰鬥的民族,熱內西奧無論是行為舉止還是外貌著裝都透著一種儒雅悠閒。從目前來看,他並沒有帶給國安什麼性格上的標籤。

  • 純屬換手氣的換教練


很多人都會討論熱內西奧和施密特孰強孰弱。其實,北京主場(ID:bjzhuchang)一貫保持的觀點:兩個人基本屬於同一個檔次。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從兩人的執教經歷和成績來看的。




兩個人都沒拿過五大聯賽的冠軍,都是德甲3-5名、法甲2-4名這樣的成績。作為五大聯賽冠軍的挑戰者,他們都沒有成功過。

相比來說,施密特的優勢在於,他比熱內西奧有更多的海外執教經驗,而且畢竟他在奧地利拿過聯賽冠軍,雖然率領紅牛拿冠軍被認為是「栓狗贏」,但好歹他拿過。這就比熱內西奧從里昂退役後,直接在里昂拿起教鞭,只帶過里昂,要有一些優勢。

施密特的戰術理念能夠讓球隊比較快的上手。因為他的戰術理念要求比較粗線條,訓練里達到一定強度後,球隊在比賽中就能有不一樣的表現。球隊學個八九成,大差不差的也就能糊弄人了。

還是那句話,施密特是個搭框架的教練。而熱內西奧的優勢在於,他可以對球隊進行一些較為精細的調整和整體性的塑造。這種偏體系的教練,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積累,讓球員了解戰術體系,了解職責分工。一旦給他較長的時間,球隊的體系會更加完整。

可惜的是,本身對國安球員和中超賽場就不熟悉的劣勢,加上大量國腳不斷的徵調,讓熱內西奧的優勢根本無從發揮。當他試圖去精雕細琢的打造體系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只能收著劉歡、呂鵬、巴頓等人。練還是不練呢?練了,掌握體系的是他們,而不是張稀哲、李磊、王剛。不練,張稀哲、李磊、王剛還是不掌握體系,連帶著劉歡、呂鵬、巴頓也跟著廢了。

熱內西奧的優勢因為諸多原因沒有在國安發揮出來,但他的劣勢卻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全須全影的傳遞給國安。比如球隊氣質上的問題,心理狀態的問題等等等等。

現在如果要對「千古奇冤施密特,一事無成布魯諾」這句話做個總結的話,可以這麼來表述:施密特其實早在去年就完成了他在國安的歷史使命,他用他的方法把國安帶回到爭冠行列,但是若想更進一步的去爭奪中超冠軍,對於施密特來說是勉為其難的。所以施密特在爭冠路上下課,並不冤。而布魯諾本有機會在施密特搭建的框架下發揮自己的特長去精雕細琢,但由於時間和時機的問題,他的優點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缺點卻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結果布魯諾雖然難說是一事無成,但要真想有所成就,怕也十分艱難。用布魯諾換施密特,本來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進行了一次純屬「換手氣、碰運氣」的換人,國安寄希望於用「草花2」換掉「方片2」,試圖湊出一副順牌,但目前來看,面對對手不斷的「出單兒」、「出對兒」,而自己手裡的順排又總是差了那麼一張湊不齊,要想翻身,還真有點難。

未來三場,是對熱內西奧最大的考驗,虹口,只有曼薩諾贏過,其他任何教練包括施密特都沒贏下來過;越秀山雖然施密特贏過,但此前歷任教練都沒贏過;而魯能,更是施密特、曼薩諾、帕切科這些外教心中的痛。這三場球如果熱內西奧贏不下來,那麼他真的就算是一事無成。如果能贏下來,或許,「草花2」真的就湊成了一副順牌,讓國安能第一個走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S3MIW4BMH2_cNUgIm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