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一直是圍繞在老師-學生-家長,這個三角形里的禁忌話題。
家長把孩子拉扯大,哪個都是心頭肉掌中寶,誰把孩子送到學校,是期待孩子被老師"體罰"的呢?
而體罰卻總是老師對付孩子的"秘密武器"。
廣州小學生受體罰吐血,老師體罰界限在哪
終究,因為個體素質不同,在廣州,老師的體罰,變成了傷害,大家都在等著有人站出來給家長一個交代。
5月30日,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名患有哮喘的一年級學生,因老師體罰跑圈,造成兒童吐血、手抖等問題,目前廣州教育局已經介入調查。
這種事,並不是個例。
2019年6月,天津一中一名13歲的初中女生,在老師的體罰下,造成了橫紋肌肉溶解。
孩子受罰的理由是,該女孩兒中午擅自出教室玩耍,老師責令其做蹲起10分鐘,造成了孩子的傷害。
對於某些教育者來說,老師要管理幾十個學生,可能各個都性格鮮明尖銳,想要把孩子們帶的紀律嚴明,令行禁止,似乎不用一些嚴格的手段是不行的?
雖然三令五申,老師不得以任何理由體罰學生,但體罰,一直是部分老師的秘密武器,因為它"管用"。
想想看,"殺雞儆猴"耶,只要抓個典型,讓所有的學生看到他別懲罰的樣子,刺頭不就按下去了嗎?
當然,在大城市裡,老師的體罰相對某些偏遠地區,反而看起來更"合理",有些偏遠地區,老師上手就是巴掌或者腦瓜崩,哪有這些大城市的老師來得"斯文",又是跑圈又是蹲起的。
但對於孩子來說,能不能承受的了,老師並不能很好把握。比如這個廣州的老師,讓幾個一年級學生圍著操場跑十圈,你讓她自己試試?
她心裡只會覺得,反正體育課也是跑,體罰也是跑,還能把孩子跑壞了?
這下是真跑壞了。
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長,親手把孩子送給老師"罰"。
為什麼有些家長支持老師體罰學生
相信有朋友或者聽過,或者自己說過:老師你只管放心管教孩子,只要不打壞,隨便您教育。
這句話聽起來很順耳,抬高了老師的身段,也顯得自家恭謙。言下之意是,只要孩子能學好,老師在不傷害孩子的基礎上,稍微懲罰一下,是可以的。
聽上去很有道理嘛,孩子天性貪玩,甚至有孩子有些"頑劣",一般的教育手段,當不了那頭上的緊箍咒,降不住這些潑猴。
家長下手,重了捨不得,輕了沒作用。
教給老師,多自在,反正罰是老師罰的,由父母授權而已,能教出好來,皆大歡喜。
如今看看廣州這個一年級學生吐出的血,不知道這些家長作何感想。
要知道,讓渡自己孩子的安全,就是給孩子埋下隱患。你怎麼保證老師能合理的控制他的懲罰手段,一定對孩子沒有傷害呢?
說穿了,很多支持老師"體罰"的家長,不過是自己不知道怎麼教,也教不好自家孩子,索性,把教孩子的責任推給老師,"棍棒底下出孝子",自己沒打出來的"孝子",讓老師幫著收拾。
就是這種思想,加上老師在大家心中偉岸的形象,讓"體罰"成為老師教育你家孩子的"捷徑",還有什麼比令人痛苦,更容易讓人屈服的呢?
所以,老師體罰學生這件事,根本不應該允許,老師的責任是"教育"而不是"懲罰"。
若是孩子頑劣不肯學,憑什麼指摘老師?分明是家長在"家庭教育"環節出現了問題。
至於孩子們,當你遇到了"體罰",不要因為自己的過錯而感到心慌,被迫接受它。
還有什麼能比安全更重要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PA1ZXIBnkjnB-0zJW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