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晚報訊(記者 賀雪梅)科學飛天,知識探海,用發明成就夢想;大膽假設,嚴謹求證,以創造奔向未來。12月21日上午,由運城市科學技術協會、運城市教育局主辦,山西寰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35屆運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會暨獲獎作品展示會,在鹽湖區高新區舉辦。
參觀者在體驗展品「感應垃圾桶」 賀雪梅 攝
參加活動的有運城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儲祥好,市教育局局長李明,市科協黨組書記張建波,大賽各類項目評委,各縣(市、區)科協、教科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部分市直學校的校長,獲獎集體和獲獎老師、學生代表等。市科協主席孫艷主持活動。
會前,儲祥好一行參觀了本屆青少年科創大賽的獲獎作品展,觀看了部分獲獎學生的優秀科創成果展演。展示會上,一等獎獲得者市實驗中學七年級的學生周舒彤、楊梓萌向儲祥好一行講解並演示了她們的作品——盲人智能語音導盲拐杖。儲祥好對其作品表示了肯定,並寄予期望:「很有理想,祝你們以後都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市明遠小學四年級學生隋卓璇的作品「室內移動垃圾桶」,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設計巧妙,令人讚嘆。儲祥好殷切寄語:「這就是動腦子的結果,人腦潛力無限,越動腦就越聰明,人類的大腦有很大一部分還未開發,經常動腦,就會越來越聰明,也祝你越來越聰明,小朋友。」
現場展品不僅綠色環保,而且科技感十足,易拉罐、礦泉水瓶、一次性紙杯,廢紙盒、雪糕棍……甚至廢棄的自行車、垃圾桶,都被利用了起來,「固液分離垃圾桶」「升降電梯」「3D列印花瓶」「手搖升旗台」「風力摩天輪」「多功能水杯」等發明創造讓人目不暇接。繪畫作品類更是令人腦洞大開,《未來科技之城》《森林再植技》《太空城市》《自動撥瓜子器》《會飛的公交車》……300餘幅科幻繪畫作品充滿童趣。
活動展示了我市第3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選出的各類項目獲獎作品。與會者觀看了本屆青少年科創大賽展播紀錄片《壯志凌雲向宏圖》,實踐活動類、科學影像類、科幻繪畫類等大賽評委老師分別點評了一等獎優秀代表作品,張建波宣布了大賽評獎情況,與會嘉賓為各類項目部分一等獎獲獎者、優秀指導老師和優秀組織單位頒獎。會後,大家參觀了機器人、3D列印、航天主題等創客教室。
儲祥好在會上對獲獎師生表示衷心祝賀,並肯定了我市青少年科創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他指出,我市正處於「兩轉」基礎上不斷拓展新局面的關鍵時期,推進轉型跨越、增強競爭優勢,需要自主創新的引領。有鑒於此,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創新這一騰飛的翅膀,根本是要從青少年抓起。各級科協、教育部門、各類學校要不負眾望,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和推進青少年科創工作,為我市培養後備人才。
據了解,全市13個縣(市、區)和市直學校共90餘所中小學校,參與本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師生約1萬人次,參賽項目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十餘個領域,共徵集作品1168項。其中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260項,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17項,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11項,科學影像作品21項,少年兒童科幻繪畫作品859幅。大賽第三階段為省級大賽階段,將於2020年1月至2月實施舉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N2AMm8BMH2_cNUgSI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