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2019-12-10     烏鴉電影



壹 | 老北京豆汁兒


中國,北京,東城區。


天壇北門附近胡同里,藏著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美食:豆汁。




豆汁,老北京傳統小吃,已有300多年歷史,據說乾隆年間曾是宮廷美食…



綠豆洗凈,泡發十幾個小時,加水磨成稀糊,倒入大缸,經過一夜沉澱發酵…


街邊支一小攤,架一口銅鍋,小火熬煮…


配上燒餅、焦圈、不收錢的鹹菜絲,就是一頓地道的老北京早餐…



豆汁兒是什麼味兒?


不愛喝的說:像泔水,有一股子酸臭味…


愛喝的說:那股酸香,別有一番風味…



據說,只看你怎么喝豆汁兒,就知道你是不是老北京人…


老北京喝豆汁兒,不使勺子,轉著碗邊喝,幾圈轉下來,一碗豆汁兒,就下肚了…



豆汁,是真正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有人瘋狂迷戀,有人極度厭惡,有人讚不絕口,有人掩鼻而罵…


老奶奶用純正的京腔說:豆汁兒,是綠豆做的,去心火…


另一個老奶奶說:天天來吃,就算人不舒服,都得爬起來…


還有一個老奶奶說:愛吃榴槤,就愛吃豆汁兒…


但是,我那愛吃榴槤的老婆卻說:真吃不了!光聞那味兒,就想吐…



北京小男孩,只喝了一口,五官就擰成了一團...


臉上浮現出複雜的表情,身體不由自主的拒絕…


氣鼓鼓的說:也太難喝了吧!我一聞那味兒,就不想喝!



但是,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無論是蜜糖抑或是砒霜,也無論是臭還是香…


豆汁兒都和老北京,和老北京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永遠無法分開。



貳丨長沙嗦粉男孩


中國,湖南,長沙。


米粉店裡,端坐著一個乖巧的小男孩,稀里呼嚕嗦粉…


他端碗的手勢標準,嘴形老道,神態生動,儼然是一個嗦粉老手…



小男孩說話了:我從四歲開始吃粉,有一天,爸爸跟我說「崽啊,你咋是吃粉呢,要改成嗦粉,曉得不」


吃粉和嗦粉,有啥區別?


這麼說吧,就像天和地那樣遠…


吃粉,是咬;嗦粉,是吸。


吃粉,沒有聲音;嗦粉,稀里呼嚕。


吃粉,吃得慢;嗦粉,嗦得快。


吃粉,慢條斯理;嗦粉,酣暢淋漓。


吃粉,是外地人;嗦粉,才是湖南人…


吃粉


嗦粉


豬後腿骨,三四套,從凌晨兩點開始熬煮,高湯打底,肉絲碼子…


肉絲米粉,肉絲麵,通通8塊…


開店22年,貨真價實,長盛不衰,全靠回頭客…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這碗8塊錢的肉絲米粉,在漫長的22年,在一個個寒氣襲人的清晨...


冒著熱氣,飄著肉香,溫暖了萬千食客的腸胃…



叄| 貴州凱里酸湯粉


中國,貴州,凱里。


這裡有一句土話: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


老闆莫亮雲,做酸湯粉已經15年,聲名遠播…



話說,多年前,莫亮雲開店第一天,賣了四碗粉…


經過15年苦心經營,靠著回頭客,以及食客們的口口相傳…


現在,莫亮雲一天要賣400碗…



莫亮雲性子急,脾氣暴,經常跟老婆吵吵鬧鬧…


但是,在這15年里,他從來沒跟顧客吵過嘴…


這是最樸素的生意經:和氣生財



肆| 潮汕豬血湯


中國,廣東,汕頭。


凌晨五點,李德海就要騎著摩托車,穿過清冷的街道,去屠宰場採購豬血…



豬血湯的好壞,關鍵是看豬血…


新鮮豬血,顏色鮮紅,手感紮實,小火煨煮成型…



配料是:大腸、粉腸、豬肺、豬肝、瘦肉…


青菜要配:枸杞葉、益母草、真珠花菜…


你猜,一碗多少錢?


10塊。



伍| 福建福安水煎包


中國,福建,福安,賽歧鎮。


鎮上,有一條路名叫:二十四米路。


這條路上,有一間煎包店。


沒有名字,沒有招牌,食客就幫它取了一個名字:二十四米路煎包店。



林惠松,62歲,經營這間煎包店20多年...


凌晨3點起床,早上8點開店…


只做七八鍋,賣完即止,中午11點關門停業…




這20多年,林惠松堅持用土灶,燒柴火,發麵團,剁肉餡…


林惠松說:柴火燒灶,有柴火的香味…



煎一鍋包子,五六十個,需要15分鐘…


先買先得,一鍋賣完,請再等15分鐘,七八鍋賣完,打烊關店,明天請早…



開鍋前,食客們圍站鍋邊...


手上拿著塑料袋,雙眼直勾勾盯著煎鍋,望眼欲穿,偷咽口水…


鍋蓋一掀,熱氣蒸騰,七手八腳,七嘴八舌:我要三個,九個,兩個…


幾分鐘時間,一鍋煎包就被搶光了...


搶到的心滿意足,沒搶到的遺憾不已,還有憤憤不平者在念叨:明明是我先來的…



陸 | 濰坊火燒


中國,山東,濰坊。


院校街,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王記肉火燒


別看店不大,凌晨四五點,就有飢腸轆轆的客人,頂著晨露,等著火燒出爐…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山東火燒,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里軟韌,鮮美多汁…


兩個火燒,再加一碗豆腐腦,就是山東濰坊人的早餐標配。



餡料葷素都有:豆腐木耳,青椒火腿,韭菜茄子,豬肉大蔥…


傳統的火燒,得用土爐先煎後烤…


據說,這樣的火燒,才能外酥內潤,撕開,滋滋冒油…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客人們坐在矮桌前,吃得又猛又急...


一邊被燙得齜牙咧嘴,一邊又大張著嘴,或撕或咬,囫圇吞下…


濰坊人會告訴你:就得燙的時候吃,涼了,就不好了!



柒丨蘭州牛肉麵


每個蘭州人,都有一句話憋很久:



我們蘭州,只有牛肉麵,沒有所謂的「蘭州拉麵」!




據說,一碗好的牛肉麵,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


湯要清,蘿蔔要白,辣椒油要紅,香菜和蒜苗要綠,麵條要黃亮…



蘭州牛肉麵根據麵條粗細,分為:三細、二細、細的、毛細、大寬、寬的、韭葉、小寬、蕎麥棱…


如果,你想在牛肉麵里加個雞蛋,就叫:肉蛋雙飛…


這些,都是蘭州人才能心領神會的秘語…



捌丨南京蟹黃包


中國,江蘇,南京。


蟹黃包,是南京早餐界的頂流明星…


它是在小籠包基礎上,加入蟹黃和蟹肉,以及皮凍,鮮美多汁…



眾所周知,每個在南京吃蟹黃包的外地人,都曾被燙過嘴…


想要無驚無險的吃一屜蟹黃包,記一下口訣:



慢慢提,



輕輕移,



先開窗,



後喝湯…



什麼叫「先開窗,後喝湯」?


就是用牙齒在包子上咬個口子,就像是在包子上開了一扇「窗」,然後再從「窗」里,慢慢吸出湯汁…


據說,記不住這套動作的人,都保不住自己的舌頭…



玖丨順德生滾粥


中國,廣東,順德。


有一家小店,一碗普通的生滾粥,要價20多塊。


江湖人稱:粥店裡的愛馬仕。



黎禮煊,62歲,年輕時在深圳做過私房菜,在餐飲界摸爬滾打幾十年…


老爺子說:我60好幾了,退休不做事,好悶的,隨便賣幾碗粥算了…



黎禮煊賣的粥,是順德生滾粥…


黎禮煊說:生滾粥,就是客人想吃什麼,就滾給他吃…


牛肉、豬肝、排骨、豬心、魚片、粉腸、魚球…


十多種食材,任你滾…



做一碗粥,能有多難?


為啥要賣這麼貴?



前一晚,淘好米,浸水過夜…


第二天,撒鹽,放油,撈勻,下鍋,燒滾火,再加清水,重新沸騰…



生滾,廣東話就是「現煮」的意思…


新鮮食材,逐碗滾熟...


雖然食材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粥底始終要綿密順滑,濃稠香醇…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拾 | 重慶小面江湖


2009年,中國,重慶。


有好事者,將重慶城大大小小的小麵館,分了三六九等,排了座次,搞了個排行榜…


美其名曰:重慶小面50強。



要知道,重慶大街小巷,麵館林立...


各有各的絕活,各有各的秘方,每家都有擁躉,每個老字號背後都有一群吃了十幾年的老食客…


如果,你硬要說,這家比那家好吃,東家比西家好吃,豌雜比牛肉好吃,必然引發爭端:


你說第一就第一?


你龜兒算哪根蔥?



趙伍面莊的老闆,當然名叫:趙伍。


趙伍,17歲入行,現在50多歲,爬滾打了幾十年,無師無派,全憑自己瞎琢磨,闖出了一番天地…



重慶小面這攤生意不好做,累死個人…


趙伍凌晨四點起床,一直要忙到下午三點,連撒尿的時間都沒有…



雖然名聲在外,顧客盈門,但在製作調料等關鍵環節,趙伍還是親力親為…


趙伍說:我個人做,放心些…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當導演問趙伍調料配方時,趙伍大笑一聲:我不得給你說!


他爽朗的笑聲,仿佛是一個江湖人物。



這部《早餐中國》,目前更新至第2季,共推出了70集,每集只有5分鐘,總顧問是陳曉卿和沈宏非,豆瓣得分達到了8.9分…


有網友說:再看看現在自己手上的外賣,氣得想甩碗回家!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沒有米其林,沒有高大上,沒有豪華的裝修和精緻的餐具,更沒有漂亮的服務員和優雅的用餐禮儀…


只有漆黑的鐵鍋、嘈雜的人群、粗糙的碗勺、蒸騰的熱氣...


煙燻火燎的牆壁、泛著油光的桌椅、毫無美感的菜單、兇巴巴的老闆、實惠的價格…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這裡的食客,顧不上吃相:


站著吃、蹲著吃、架在小板凳上吃、還有人邊走邊吃…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這裡很嘈雜:


少點湯…加個荷包蛋…


小面二兩…


你站著幹嘛?自己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這些店鋪,動輒就開了三五十年,那些只開了七八年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店…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這些客人,絕大多數都是回頭客...


從小吃到大,吃著吃著就長大了,吃著吃著就變老了,吃著吃著這輩子就要過去了…


進門時,還是個蹦蹦跳跳的小男孩小女孩…


出門時,已是年過三十,已經為人父母…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這些店鋪的老闆和老闆娘,有的和善可親,有的一凶二惡,有的慢條斯理,有的風風火火…


但是,無論哪種老闆和老闆娘,都改變不了凌晨兩三點起床,五六點開店,八九點忙得不可開交,下午兩三點才吃中飯的命運…


做餐飲生意的人命苦,做早餐的人尤其苦,睡不了一個囫圇覺,休不了一個公休假,熬著熬著,一輩子就過去了…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無論你是白領金領,販夫走卒,學生老師...


摳腳大漢或者文藝青年,達官顯貴或者升斗小民…


不管你開奔馳寶馬,還是騎一輛共享單車…


無論你挎著LV,還是菜籃子…


在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餐面前,花不了幾個錢,拉不開差距,裝不了逼,吃不出階層...



眾生平等…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但這就是滾燙的生活啊...


煙燻火燎,磕磕絆絆,嘈雜吵鬧,熱氣蒸騰…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在這個巨變的時代,有太多太多的新建築,新餐館,新車,新房...


這些古老的早餐店,仿佛我們心靈的最後一片故土,它在告訴我們:


無論怎麼變,我們的血脈,我們的味蕾,我們的記憶,我們的相信,我們所深愛的生活,我們所鍾愛的早餐...


還是數十年前的樣子,還是兒時的味道...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這頓故鄉早餐...


仿佛將我們拉回真實,告訴我們: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往何處去...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高能預警!這種片子,中國人拍了,就是不給別人活路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G_K9W4BMH2_cNUgX7F0.html